第91章 催生植物(2/2)
1、组建“青石味道”直播团队,招募5名擅长短视频拍摄的年轻人,设备由村里提供!
2、引入智能滴灌系统,北山青种植人力成本从每亩1人降至每10亩1人
3、下月初组织十位“土专家”赴义乌电商村学习10月底前完成老油坊sc认证,
4、开闢商超直供渠道本周五开办直播带货培训班,包教包会!结业赠送手机支架+补光灯(限30人,贫困户优先)
二、民生保障工程
1、下周启动60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含三高筛查)
2、设立儿童奖学金:小升初全镇前十名奖励500元改造村委大院为空调教室,周末开放亲子共学活动。
三、环境整治行动
1、三日后清理青水河垃圾,参与家庭奖励化肥两袋。
2、彻底整治村內卫生死角,还原美丽乡村风貌申请50万专项资金,优先硬化村里余下的几条土路。(解决『晴天扬灰、雨天泥泞』问题)
四、村史文化徵集
为打造文化墙,现徵集:
老物件:纺车、粮票、传统农具老故事:知青岁月、土改往事1980年代前的全家福照片。
註:借用物品签正式借据,损毁照价赔偿。
五、文娱活动预告
今晚7点村头古樟广场:
露天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县文化馆专业老师教广场舞自备板凳可坐前排观影区。(现场提供wifi)
知道有叔伯觉得『丫头片子不顶事』,这样好不好——今晚我在大樟树下候著,所有疑问现场解答,方案细节当面说清!
悄悄透露:省里已拨200万『美丽乡村』资金,具体使用方案月底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表决!
——夏映秋敬上!
这位驻村干部到岗半个月才著手工作,效率確实不敢恭维。
通篇通告读下来,扑面而来的青春朝气让秦峰颇感意外——明明通知里明確標註对方29岁,怎么自己这个小两岁的反而生出些老气横秋的疏离感?
莫不是最近精神压力太大,透支了心气?
所谓300亩富硒梯田不过是山坳里的陡坡地,拋荒六年有余的地界早被杂树丛生成了野林子。
別说让村民重新开荒,单是恢復基本耕作层就够呛——贫瘠的土质扛不住作物生长需求,机械又上不了陡坡。
这样的土地不符合绿洲科技的要求,所以才没有人去復耕,现在驻村单凭富硒標籤就想盘活?底气未免太虚了。
客家米酒更不必提,出了北山县的地界连个水都溅不起来。
村里百年油坊倒真有些底蕴,古法压榨的茶油在客家民俗里堪称万能:润燥清热是基础,缓解便秘咽痛算日常,处理外伤烫伤也不在话下。
只是如今街上到处是药店,谁还费劲捣鼓这些说不清疗效的老方子?
最离谱当属青水河的五彩玛瑙石,名字听著金贵,不过是园林布景的普通卵石。
这些年河道被前任村长掘地三尺,砂石卖空不说,连河床石都粉碎当成建材贱卖,如今只剩些零碎玛瑙石,论车计价不说,卖出的钱还不够运费。
把这些吹成金山银矿,赵瘸子说得没错——纸上谈兵的,纯属扯淡!
別的不说,就拿北山青智能滴灌系统来说,真要能落地推行,他秦峰当场把脑袋拧下来给那丫头当球踢!
务实点还得看民生暖心工程还有环境整治,真金白银的落地项目和现金补贴才是乡亲们眼巴巴盼著的。
不过最后那段倒是值得玩味——新官上任竟揣著省里200万专项扶持,这手笔可比预想阔绰多了。
指节轻叩著通告末尾的鲜红公章,秦峰眯起眼睛:省里的支持力度不小啊。
秦峰没再理会,回到办公桌上,打开了电脑,將种源相关的信息快速输入进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