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强弱之辨(1/2)
第598章 强弱之辨
厅堂內,空气沉得能拧出水来。
几支粗如儿臂的牛油大烛在角落毕剥燃烧,昏黄的光线艰难地推开堂內浓稠的阴影,落在几张沉凝如铁的脸上。
弘农杨氏在京兆的代表人杨闕指节一下下叩击著身前的矮几,声音在寂静中格外突兀。
他自光扫过对面闭目养神的眾人。
河东裴氏、京兆韦氏、武功苏氏————还有许多比不得前几位那般显赫的汉人世家,也俱都派了代表过来。
端坐上首一直未曾开口的那位更是宇文泰的心腹一武功苏氏,苏绰。
“苏先生——”杨闕微微頷首,看到人差不多都齐了,这才第一个道:“丞相的意思我等自然明白,让我等汉家子嗣也能执兵刃、立军功、光耀门楣————这是泼天的恩典!”
“可代价呢?改姓!”可他话锋陡然一转,又紧接著道:“我弘农杨氏自前汉太尉震公起便累世簪缨,这代价是否有些太大了?”
裴蕴缓缓睁开眼。
他来自河东裴氏,面容清癯,观骨微高。
能出现在这种场合,就说明他在裴氏的地位绝不低。
“杨公稍安。”
唱白脸的唱完了,裴蕴开始唱红脸:“依丞相所言,仅是在军中另取一鲜卑姓氏,以求胡汉一体,倒也没要我们把原本的姓氏都丟了一—
”
“裴公说得轻巧,关陇一体?一体的是谁?鲜卑勛贵是主,我等汉人终归是附庸!改姓归化便是自绝於汉家血脉,自认低人一等!”
“杨闕!”一直沉默的韦家代表忍不住低喝一声:“慎言!慎言啊!”
其他人皆不语,眼神齐刷刷看向苏绰。
苏绰终於动了动。
他的身份委实有点敏感,既是武功苏氏的代表,更是宇文泰心腹谋臣。
苏绰放下手中茶盏,自光平静地扫过堂中眾人:“杨公之虑,丞相岂能不知?我也不妨与诸位透个底—一李柱国以汉人之身登柱国高位,绝非演给诸位看的儿戏!正是丞相为我等汉人豪强开路的先声!”
他环视周围,缓缓道:“此次变制,授田免役,凭军功进身,柱国之下分置两开府大將军,皆可自行开府募兵。”
“无论胡汉?”
“无论胡汉!”
眾人譁然,杨闕却又冷笑道:“既如此,我们关陇汉家又何必支持他李智灵?一个根基全无、
靠搏命上位的柱国,在丞相面前岂非任由拿捏?”
“不错!”裴蕴点头:“若无我等豪强部曲支持,他拿什么开府?只怕不过是宇文泰手中的提线木偶,临了兵权还在他们鲜卑人手里。”
这话撕开了最后一层遮羞布。
厅堂內瞬间针落可闻,只有烛火不安地跳跃著。
苏绰目光微沉,正要再开口“报——!”
一个清亮的声音穿透沉重的空气,自厅堂外传来。
“柱国大將军到!”
来了!
所有目光瞬间如箭般射向门口。
沉重的木门被两名甲士无声推开,夜风卷著寒气涌入,吹得烛火一阵猛烈摇晃。
一个人影踏著摇电的光影走了进来。
他並未著那身象徵柱国威严的金印紫綬朝服,只穿了一身深青色的窄袖常袍,腰间束著普通的牛皮鞋带,悬著一柄制式环首刀。
身姿挺拔,步履沉稳。
正是黎诚。
烛光映亮他的面容—一年轻得有些过分,甚至有些少年的清俊,那双眼睛一沉静,深邃,不见丝毫锐气,却如同两口寒潭不起波澜。
亚歷山德鲁跟个鹤鶉一样跟在他后头,唯唯诺诺的。
他的目光平稳地扫过堂內诸人,在杨闕、裴蕴、韦峻、苏绰脸上略作停顿,最后对上首的苏绰微微頷首。
“诸公————”黎诚不躬身,只是抱拳微微拱手:“智灵见过诸位长者。”
堂內眾人皆是一怔。
柱国大將军位极人臣,名义上与三公同列,地位远在他们这些世家家主之上。
至少態度还不错一苏绰鬆了口气,他也是第一次见黎诚,生怕这个年少有为的小將天不怕地不怕,把两边关係弄僵,这才亲自过来。
杨闕紧绷的脸皮微不可查地鬆动了一下,但很快又板了回去。
裴蕴眼中精光一闪,也缓缓起身,拱手还礼,道:“柱国驾临,蓬毕生辉。老朽裴蕴,有礼。”
他这一动,韦峻、苏绰也跟著起身还礼,连带著角落里的年轻子弟也慌忙行礼。
杨闕也跟著一起拱了拱手。
伸手不打笑脸人,放之四海皆准。
不是逼得急了,这群世家还是自矜身份,不愿去做些失分的挑衅质问。
“诸位请坐。”
黎诚走到堂中特意为他空出的主位,安稳坐下,道:“智灵奉命而来,所为何事,诸位想必已尽知。客套虚礼,徒耗光阴,便不多言一99
他话锋一转,直入主题:“府兵之制,功勋进身,此乃丞相定策,想必诸位业已了解。”
“丞相允我出面,说服诸位支持此策。其他条件皆可商量,唯有一条一凡入府兵带兵之汉家良家子,需改赐鲜卑姓。”
他顿了顿,缓缓道:“此无可商量、不可退让。”
场內寂了一瞬,苏绰暗道一声不妙,怎可说得这么生硬!
一时间场內只有黎诚的声音在迴荡。
“入府兵者,所授之田永为其业,凭军功授官封爵,其子孙亦可继承军职,永世不移!此为丞相亲口承诺,由我李智灵以柱国之位担保。
“担保?”
杨闕面色难看,霍然起身,冷然道:“一旦入了鲜卑的谱牒,后世子孙谁还认自己是汉家儿郎?至於军功授田————哼!”
他重重一拂袖,面色稍霽,又道:“宇文丞相雄才大略,自然言出如山。可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若將来翻脸无情,我汉家子弟辛苦搏命换来的田亩军职,岂非尽付流水?到时候,你李柱国————又如何担保?”
“杨公所虑乃是万世之基业,长远之根本,智灵敬佩。”
黎诚直视杨闕,语气平静:“大厦將倾,独木难支。东贼高欢虎视眈眈,大魏存亡只在旦夕!
若无府兵之制广开兵源,则大魏必亡!国破之日,何谈宗庙?此其一也。”
他目光如炬,扫过眾人:“其二,丞相雄主,志在再造乾坤!此非空言!赐姓非改姓,杨家儿郎便是冠上乙佛、耶律之名,也是你杨家儿郎,此血脉相连,不可更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