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尸歌与酒(2/2)
有这样的仙人领路,哪怕仙人是诞生於中州的,却不妨碍他们为其马首是瞻。
他们毒竺此次绝不退缩,誓死要把中州捅出个大窟窿!
至少要攻占下那天府盆地,让毒竺人民能够在那过上资源富足、鲜见恶劣气候的安乐生活!
他们跟隨著高台上的毗耶娑完成歌颂,以清水代酒喝下了充满希望的未来。
……
……
酒。
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
葡萄酒也好,夜光杯也罢,在中州已不少见。
但价格仍算不上便宜,至少不会是家家户户都能拥有的事物。
尤其是正处在紧张战时氛围的边关城中,同时出现这两样事物不是边关守军们正饮酒作乐玩忽职守,便意味著另有要事发生。
最⊥新⊥小⊥说⊥在⊥⊥⊥首⊥发!
今时今夜是十月初六,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夜晚。
可在西陘关中却拉上了不少红布条,不少营帐前都多点了两根红蜡烛,就连城头红灯笼也都被换上了崭新粗大的红烛,在黑夜中红光璀璨。
儘管看著稍显简约,可明眼人都不难从这张灯结彩的喜庆阵仗瞧出西陘关中有喜事。
正值四方蛮夷犯边之际,又逢乌兰巴特城溃败不久,更是处於战火飘摇的风口浪尖,西陘关又怎敢在此时此地办喜事?
办的又是谁的喜事?
中州民间冲喜的婚俗由来已久。
最初仅是让一个身患重病者同他人完婚,以期用喜事冲扫开病魔纠缠,恢復健康。
后来衍变为只要家中有人重病缠身,家族內有任何成员与外人成婚都能达到冲喜目的。
儘管这些冲喜行为大部分都难遂人愿,可只要有一点效果,哪怕是迴光返照,都足矣让人们將此婚俗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时至今日,中州冲喜习俗已成了人们盼望转运来喜的手段,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祈福仪式。
诸事不顺,皆可冲喜。
而这个用来转运的喜事也不再只有婚礼,做寿、乔迁、弄璋弄瓦、合婚订婚等等均可。
至於今夕,在西陘关中置办的喜事倒还是婚事。
用牛軻廉牛將军的话说,希望能借这场喜事的东风一扫压在眾人心头的败仗阴霾,给守军们注入一些积极情绪与活力,顺带提振士气。
当然,鑑於如此紧张的时局及西陘关特殊的地理位置,这场婚礼並没有铺张浪费地大操大办,除了城关中多出来的红灯笼、红蜡烛、红布条以及几串红鞭炮等简单布置外一切从简。
最实在的改变是,今天、明天、后天守关军兵们每顿伙食都能多上些大荤大肉,三天里每个人都有机会轮流小酌几口。
这场婚礼上最高的费毫无疑问是九瓶细长黑釉瓶装的葡萄酒。
据说这九瓶葡萄酒都是漂洋过海而来的,价值不菲。
而那豹斑玉做的夜光杯也仅有十七个,莫说价值几何,单是来歷都颇为不凡。
带来这些葡萄酒和夜光杯的人,也正是这场婚礼的主持人、操办者——易忠仁。
易忠仁会出现在此,自然是冲姜逸尘来的。
他所操办和主持的自然是姜逸尘同冷魅的婚礼。
这个听来有些仓促的婚礼確属计划之外,正与不日前姜逸尘和冷魅从北面带回了瓦剌军的部分军事布置和近况息息相关。
那夜洛飘零没有片刻耽搁便將得手情报和个人推测上报给牛軻廉,牛軻廉也马不停蹄地连夜召集眾將士及各路江湖义士商討订立对策。
对於接下来瓦剌人將採取的计划与攻势,牛將军都有八成以上的把握做到兵来將挡水来土掩。
余下不足两成的风险在於莽荒之原与天柱山脉相连的铁索道上。
那条铁索道叫做“凌霄渡”。
凌霄渡仅能由一人侧身站立其上,马匹行不通,车货行不通,更被称为“四不过”,非轻功卓绝者不可过,非胆大心细者不可过,非意志坚定者不可过,非临危不乱者不可过。
可只要有心在此做文章,那天堑鸿沟並非不可被征服。
尤其是在瓦剌军冒出了上百號武功高绝的勇士之后,凌霄渡的存在已然成为了一处风险漏洞。
这漏洞短时间內无法完全堵上。
一来要破坏掉铁索的难度並不低。
至少需耗费半百人力及数万石油火一刻不停地煅烧上七天七夜才有可能將之熔断。
二来天柱山脉不適宜屯兵,神笔峰上也没有足够的空间驻扎大营,靠大军来把守难以实现。
最好的防范方式自然便是驻兵於天柱山山脚,以逸待劳,严阵以待。
瓦剌人能从凌霄渡上强渡来一万兵力已足够让人瞠目结舌,要在天柱山脉装下两万人还依然能保持著旺盛的战斗力则属天方夜谭。
是而此处守兵宜精不宜多,一万为佳。
然则这一万精兵並非说来就能来。
还需牛將军协调各方调集,再快也得上十天才能完全到位。
而在此之前的空档期也不能放任不管。
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让最精干的小队配合上武艺不俗的江湖义士先去看著,以防万一。
这支小队和江湖义士可能在那百无聊赖地待过七八天,也可能在某一天后直面千军万马。
若无事发生自是万事大吉。
万一真有大军压境,能多拦住一天,后方所要面对的伤亡就会少一分。
简而言之,这支精兵小队与江湖义士这时候上天柱山神笔峰,便是去用性命守关的。
经过一番精挑细选,由十五人凑成了这支精兵队伍。
另两位江湖义士则是主动请缨的姜逸尘与冷魅。
这一夜的西陘关中,只有他们十七人得以用夜光杯喝葡萄酒。
西陘关中的这场喜事,既是在为两位新人贺喜,也是在为十七人壮行!
註:诗歌改编自毗耶娑著《薄伽梵歌》,“婆罗多”引申意为“寻找光明与知识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