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苦道寒凉(1/2)
噠噠噠!
数匹骏马在道上飞驰,当中一匹正是我们喜闻乐见的小伙伴,小棕马。
红雀急信传来,二老均无法沉住气,自也知晓姜逸尘心急火燎,纵使强留亦是无用,便任由其隨著王適德会同数个道义盟及太极村之人前去救援。
临行前,二老苦口婆心、再三嘱咐姜逸尘今后內功的修炼之路定不可操之过急,最好能觅得温热之地,在烈日当头之时,再行修炼,並告诫道,若还未能將霜雪真气修炼至第六重境地,无法驾驭体內寒气之前,切不可运转妄用內功,否则周身经脉、五臟六腑定为寒气反噬所伤,得不偿失。
两位老者行至村口,目送眾人离去。
“唉~”
“呵呵,竟也有让我们老成哀声嘆气的时候。”
“此番一去,外边哪里还能寻得像太极村这纯阳之眼的优良环境供之以修习如此冰寒的內功。”
“事出突然,也不知前方景况如何,你我都心下难安,何况这孩子情深义重,纵使强留在此,亦无心修炼。”
“是啊,这几日与这孩子的相处,亦切身感受到了他的纯真善良,念其自小为癆病所累,不禁令人心生惻隱。”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方能曾益其所不能。”
“噢,你对此子竟有如此期待?”
“乱世出英杰,但其今后的路还很长,也不知其是否能闯过重重难关,能一次次如此幸运地化险为夷。”
“乱世?你竟已如此悲观了?”
“接连数月间发生的诸多事宜难道还让你对这世道心存侥倖?”
“唉,並非心存侥倖,只是不愿去回想十余年前那噩梦般的景况,更不愿如此祸端再现中州罢了……不过,这小子英雄气概不足,倒是剑胆琴心、侠骨柔情,甚得我意,日前,我便特地为之卜上一卦,你可愿听听?”
“当然,愿闻其详。”
“此子命途多舛,虽有贵人相助,但最重要的还是需凭他自己去爭取,然,念及其性格偏为柔善,並非爭强好胜之辈,我怕……”
“怕其因一时妥协退却,终踏上了玄簫的老路?”
“不错,昔年武当派的玄簫亦是命途悲愴,幸而遇上了元真,方才將他引入正途,隨后便如蛟龙出世、光彩夺目,可最终也因对於元真的愧意和承诺,为门派所累,內功被废、终生遭禁、毁於一旦。”
“成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此子今后的造诣亦非我们能横加干预的,只能拭目以待了,不过我倒是愈来愈佩服这老伯了。”
“何出此言?”
“眼光。”
“眼光?”
“此子相貌平平、內敛低调、不爱张扬,正如滴水入海,根本难为人察觉。”
“你的意思是星火之力,足以燎原?”
“想必老伯便是有这期待,然,一切尚需看这孩子自身的造化。而今的情况,仅以內功而言,若他能熬过这个霜雪真气的锤链,其后的修行定当无往不利,而丹田的破损或是福非祸,常人会为属性相剋的內功所累,或是修炼进境缓慢,或是修习了五行內功中的三种后便已到达极限,再难有所进境,而这孩子却可能因此之故,创造奇蹟。”
“呵,听你所言,倒也更加令我期待了。话说回来,你说这孩子到底是谁人之后?这些天我细细观察许久,愣是未曾看出来,记忆中似乎未曾有个姜姓故人。”
“哈哈,若非你老眼昏,那便是早就忘却了那位故人。”
“欸欸欸,老翁,別再吊我胃口了,说说唄。”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