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桃源不再(2/2)
周围村民似被她嚇到,但因老伯尚未表態,没有將之拉开。
男孩有点儿惊慌,终是抑制不住难受,別开脸,费力地咳出声来,些许唾沫落在她手中,溅到她脸上。她浑身一震,似是怕失去什么宝贝般,一把將孩子的头揽入胸怀,回望老伯,“老伯,这孩子,我来养!“似是恳求,却又坚定异常。
老伯眼里闪过一丝不解后,旋即露出了豁然的神色,轻嘆口气,默许了她的恳求。
十三年,弹指一挥间,男孩的癆病虽未彻底根治,留下些许隱疾,但也算是茁壮的成长了。
原本,她以为能守著这孩子安逸地渡此余生,但而今看来恐成奢望,远离江湖,终不是脱离江湖,岛上的人逃不开江湖,这孩子也逃不开。
两天前,给岛上输送物资的船上竟混入了天煞十二门的细作,虽发现及时,將之擒住,却未拦住其自杀。此事虽说尚未给岛上的人带来任何损失或伤害,但也说明这个远离江湖的世外桃源已然进入了外界势力的视线之中。
让她忧心的还是作为老伯左膀右臂的军师——易忠仁,拗不过眾人的关切所吐露的消息,一个多月前西南渝都石府遭逢大变,这是近年来道义盟多地分部遭受侵袭,乃至被击破覆灭的一道缩影,此次石府的覆灭可谓是让道义盟雪上加霜,令人不安的是,近来不少衝突中可隱约捕捉到来自朝堂影子,在这股巨大暗潮的助力下,道义盟和友盟势力屡屡吃亏,却难以做出有效反击,原有的铁桶般江湖体系屡屡出现破绽,几將支离破碎。
江湖局势紧张,道义盟腹背受敌、四面楚歌,老伯並不希望这些消息传入岛上,而易忠仁是迫於无奈才妥协鬆口,岛上眾人心生惶恐,不少人便想重出江湖为老伯分忧。易忠仁思虑再三,最终同意从岛上选出一些精兵强將外,加数个值得栽培歷练的青年才俊,前去相助道义盟摆脱眼前的困境,並定於三日后启程离岛。
……
午膳过后,隱娘终於还是开口了,“尘儿,这次你就跟著你仁叔去吧,去看看老伯那儿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也顺便去见见岛外那精彩纷呈的世界。”
“可是,娘……”姜逸尘紧锁著眉头,他从村里人口中得知,隱娘自认养他后,精神状態方才好转许多,但当雨季时分,却常见她借酒浇愁,身子骨更是一年不若一年,此般景况,他若离去,岂非不孝。
未等姜逸尘说出后面的话,隱娘便已知晓他所担忧的事,出言打断道,“孩子,娘能照顾好自己,也会少喝些酒的。娘知道,你愿守娘终老,但你不想去寻你的亲生父母吗?他们当年也是出於无奈,为了保护你才弃你而去,这些年来老伯只探听到他们最后现身於东南海湾一带,他们很可能还在世,你不想见见他们么?”
“我……“话至嘴边,却不知从何说起。隱娘的话语触动了姜逸尘的心弦,不禁思绪万千,他只知晓父母当年为了救村里的乡亲父老,不得不將他託付於村里人,二人则与东瀛流寇进行迂迴廝杀,为更多人爭取逃命的时间与希望。传言他的父母与流寇周旋了七天七夜,而流寇的增援却是源源不断,因而,他们几乎没有可能敌人的围剿中逃得性命。而今隱娘与他所说这些,確为后来所打探到的消息,还是隱娘有何隱忧,执意要將他支开?
对於亲手带大的孩子,隱娘自是早已洞悉姜逸尘心中所念,苦笑嘆息,“傻孩子,你心中所犹疑的东西太多,在江湖上,事事確应有所防范,但是当断则断,犹疑不决必將付出代价,今后出去了可真得改改,要么坚定的选择相信,要么便选择去探寻真相。你父母的消息確是老伯亲口告诉我的,娘怎会想著將你支开,娘也希望你能陪著我一辈子,但,那只是曾经,江湖,终究不是想离开就能离开得了的呢。”
隱娘嘆了口气,决定將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西山岛已不再隱蔽,老伯而今也是腹背受敌,不出意外,道义盟的势力在各地间的联繫將会被渐渐隔离开来,逐个击破,西山岛迟早將沦为各方势力交碰的战场之一。岛上的人也需逐步撤离,另觅隱世之处。还有一战之力,想挺身而出相助老伯的老骨头,则会再入江湖。你现在提前出去歷练,能更好地应对今后的各种局势,也可以趁此去寻寻你父母的消息。听娘的话,出岛去,闯一闯。”
游离的眼神在长久的沉默中挣扎,几分踌躇之后慢慢变得坚定,不再多言,姜逸尘选择遵从霍隱娘的抉择。
翌日清晨,姜逸尘拾起隱娘前晚为其备好的行囊便踏上了行程。走时,不爱多言的他也只是对其说了句,“娘,孩儿每年都会回来看你的”便不再回首,毅然前行。
隱娘笑了,笑孩子的孝顺,但也笑他的痴傻,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踏上江湖之路后,时间便不是自己所能支配的了。
隨著姜逸尘的背影在视野中消失,眼泪已模糊了视线,隱娘不由回想起那年她认养这男孩后,老伯寻上她,曾与她说过的话,这孩子的父母希望这孩子能远离尘囂,至少不要涉足江湖,她便为这孩子取名“姜逸尘”,姜是那位老人家的姓氏,而“逸尘”二字,则是希望他能远离江湖尘缘,安然於桃源享乐,然,世事难料啊。
背转过身,不让眼泪滑落,自我安慰著,让尘儿自己去闯荡,总要好过將来陷入莫名的绝境之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