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理解王自如,成为王自如(2/2)
“今天剧组来了很多老演员,你平时会跟他们交流和学习吗?”
“当然会有了,我觉得,我应该学习每个人身上的优点。”
…………
庄周越听越皱眉头,刘怡菲的回答太滴水不漏,就跟今天的著装一样,表面上好像没什么不对,却没了十四五女生该有的烂漫。
他不禁想起,后世网络上那段孙女和奶奶在喇叭里叫卖大碴粥和咸鸭蛋的录音。
同样的几句话,大人和小孩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很多事並不是越早越好,不然长大后回想起,真就应了那句话:笑著笑著就哭了……
“庄周你好,能问你一个私人问题吗?”
庄周正在愣神,突然被点名,一时还没反应过来。
周围的记者都很惊讶。
谁也没想到这位《华西都市报》的同行会把採访机会浪费在完全没有名气的游坦之的扮演者身上,还是私人问题。
而且態度还很谦和,一点没有“无冕之王”的气势。
《华西都市报》可是国內第一个都市报,不仅是同类型报刊的標杆,在整个业內的影响力都不小。
庄周回过神,对记者点了点头,“你有什么问题儘管问,能说的我肯定回答。”
“你作为蓉城今年的高考榜眼,全省的第八名,却放弃北大和清华,选择报考北电,会不会有些捨本逐末?”李昊充满了不理解。
他是土生土长的蓉城人,又在报业干了十来年,对庄周的家庭有一定的了解。
要是庄周是个草包,跑去混娱乐圈,都还说得过去,可明明经商或者从政都是更好的选择。
而且家里肯定是不支持的,不然他之前提交的新闻稿,也不会被主编以没有价值退回来。
不止是他们报社,整个蓉城的报刊都一样,只是简单报导了高考榜眼放弃清北,选择北电这个事,连庄周的名字都没有出现。
其他记者和不知情的剧组人员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来了惊奇不已,纷纷看向庄周。
北大和清华作为全国最顶尖的学府,在大部分眼中,要是家里的孩子能上这两所大学,可是比有一百万还值得吹嘘的事。
庄周对这种情况早有预料,不急不慢道:
“高考只是一时的,成绩的好坏也受很多额外因素影响,並不能说明什么。”
他顿了顿,继续补充道:“我进北电,也只想有一张离讲台最近的课桌,以便能更好的接受老师们的教导。”
王自如这人,能力还是有的,不然也可能从“人格独立”中找到捷径。
庄周就很希望王劲颂能看到今天採访,这样,他以后请假、旷课也容易点。
李昊以为他在谦虚,接著道:“据我从你班主任那了解到的信息,你成绩一直很好,高二参加高考,就考进了全省前二十。”
这下大家更加疑惑,连知道情况的刘怡菲和周小文都朝庄周看了过去,都想知道这货到底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