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升官!升官!(上)(求追读、求月票)(2/2)
刘光世之所以让刘延庆这么说,自然是考虑到种师中的威望太高,留在大军中会阻碍刘家父子立威。而何灌,是个职位不低,但是很中庸的將军,能够满足朝廷的要求,但不会对刘家父子產生太大的威胁。
赵佶听后,对这个主动要求从胜捷军里调走西军宿將,同时加入何灌作为中央禁军的代表来担任副手的表忠心方式很是受用,当即点头同意了。
刘延庆看赵佶確如刘光世所预料的表示了赞同,当即拋出了下一个话题:“臣以为,当前当务之急还是需要抓紧去前方劳军,安抚大军。臣有一请,不知官家可否准许。”
“刘卿且说来。”
“臣以为,方才蔡公相所说拨出一笔赏银劳军,臣以为自然应当。但是伐辽一战,韩世忠受屈,乃是西军眾將士憋著一口气的所在。臣请特旨拔擢韩世忠,以平息军中怨气。”
“这倒是应该,韩世忠目前所任何职?”
“伐辽之前是进武校尉,军中副將;在陈州城参与弹压胜捷军兵变之后,与生擒方腊的功绩一同上报,走了从九品承节郎的文;但文书还未下达,就被童贯降为军中队將,那升迁的文书自然退回。因此目前韩世忠才是进武校尉,军中队將。”
赵佶听了半天,合著斩駙马、擒方腊,年过三十的韩世忠,还是个如此小的官儿,他也確实觉得有些亏待韩世忠了。
“那这样吧,韩世忠歷年有军功,因童贯屡次瞒报未得奖赏,特旨连升七阶,擢为从八品武义郎。至於军中的差遣,先做个副將吧,若伐辽再有战功,另行封赏。再赐个閤门祗候,以便来日升迁方便。”
眾人齐声高唱:“圣明无过官家!”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赵佶却意犹未尽,稍稍抬起下巴看向远处,最终目光落在一直站在最后的刘光世身上:“这位就是刘太尉之子刘光世吧?我记得曾经见过。”
刘光世赶紧上前,拱手答道:“好教官家知道,臣曾经因战西夏有功,与王渊王统制一齐面见官家。”
赵佶点点头:“是也,是也。方才你父亲刘太尉,可是给你报了不少军功啊,又是陈州城平乱,又是援救杨可世,又是枪挑耶律大石,又是督战收拢溃兵,朕应该如何赏赐你才好呢?”
一旁的刘延庆赶紧扭头假意解释:“官家,臣方才不过是据实相告,只为痛斥童贯的罪过,绝无为犬子邀功之意!”
“无妨。”赵佶一边说一边摆摆手,“只罚不赏,朕岂不成昏君了,之前都是童贯瞒报军功,今日就以你们父子和韩世忠为例,也好叫军士们知道朕向来是有功必赏的。且说来刘光世现居何职吧。”
刘光世便报上了自己的结衔:“臣现为武功大夫,胜捷军兵马鈐辖,耀州观察使。”
“倒是已经品级不低了,还有个遥郡观察使的衔,倒是不適合加个閤门宣赞舍人了。给刘卿加个什么官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