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斩童贯(下)(求追读、求月票)(2/2)
“童贯本无大才,朕授予你兵权,你本应仔细用兵,却毁坏军政、培植私党,妄奏边捷,以为己功,如此欺君罔上、专权误国,岂有不惩处的道理?著抄没家財,革去全部官职勋爵,斩首示眾!”
童贯听到这个处置,还想要挣扎求情,赵佶挥挥手就让侍立一旁的蒋宣等班直把童贯拖走,也是意味著童贯的下场就这么盖棺定论了。
当童贯被拖走之后,赵佶开口道:“童贯的事处置完了。太学生们的万言书所请,还有两项。先是重新起復宋昭,王卿何意?”
王黼低头应声:“宋昭蒙冤,本就是臣的过错,臣会亲自督促中书省擬旨,令宋昭官復原职。”
赵佶点点头,隨后又说道:“那就剩下一件事,太学生还要求起复种师道。”
不等赵佶点名,蔡京先一步开口进言:“官家,此事臣倒以为不妥。”
“哦,蔡卿为何这么说?”
“臣以为,种师道蒙冤不错,但是还需考虑伐辽大军南下兵諫一事。如王枢相方才所言,西军向来铁板一块,几乎成了西军將门的私兵。
“如今朝廷罢撤种师道,不论是否有冤屈,西军都不应有兵諫的想法。”
赵佶点头表示赞同:“此话不错,兵諫乃是犯上作乱,自然不可纵容。”
蔡京看赵佶跟上了自己的思路,紧接著展开:“犯上作乱,本应弹压,如今是苦於无可用之兵,因而只能退而求其次,安抚伐辽大军。
“但是如果安抚的手段中包含了起复种师道,一则会让伐辽大军清楚他们已经可以左右朝堂,二则会再加深种师道的权威,伐辽大军不日便会成为种师道的私兵。”
蔡京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眾人都表示赞同。
“如果不能起复种师道,蔡卿有何建议?”
“臣以为,给种师道加官,可以授其为检校少保,迁至东京城內居住,以致仕宰执待遇待之。对外只说体恤种师道年逾七旬,不忍其再亲临阵前。如此既可以名义上安抚伐辽大军,又不至於伐辽大军沦为种家私军。”
所谓检校少保,虽然少保是三孤之一,但是加上检校两个字,唯一的作用就是听个响了。只不过確实非常响,算是一个很高的虚职了。
因此蔡京没有继续说,而是看赵佶对这个加官的建议有什么反应,赵佶则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此外,还需要拨出一笔餉银犒劳军士,再乘势重组伐辽军,使东路军也从西军变为宣抚司直辖,也即转为中央禁军。”
赵佶点头表示同意:“这样是不错,那么新任统帅由谁担任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