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打倒童贯第一枪(2/2)
“但是,这个宋昭和蔡公相一党似乎並没有什么往来呀。”
王黼让家僕重新上了一碗点茶,隨后说到:“张相公可知为何我王某品用点茶一定要用建窑黑釉,自然是因为黑色的底子更加衬托这点茶的沫餑。但是这细腻的沫勃下藏的究竟是今年新进的龙团,还是掺了陈茶的次品,单单眼看谁又瞧得真切?
“他蔡京如果想要搅动这个朝局,岂会先用自己的茶筅来做点茶,又怎么会留下供人溯源的茶末?蔡京自然是要选一个和他们看起来无关的人来做,这事才能做的漂亮。”
张邦昌听明白了王黼的意思,开口问道:“既然这人不是蔡公相的人,咱们怎么处理他?”
王黼看向张邦昌,说道:“自然要处理,要快速处理。”
“明白,我回去就安排两个御史,弹劾这个宋昭,一是说他没有才干,尸位素餐,二是说他越职言事,言过其实。”
王黼摆摆手:“不要,如今官家还在气头上,御史弹劾必然会惊动官家。宋昭不过是个从六品的小角色,我去找童枢密商量一下,让他牵头,给他扣个『干预枢密院军事决策』的帽子,再由中书省擬旨贬謫。
“此外不必给他定个什么大罪,除名送连州编管即可,你来擬定,我附署即可执行。到时候这件事你安排在例行公文里,官家向来不怎么翻阅这些例行公文,估计官家最后也不会知道这事。”
这是一套宣和年间宰执们很熟悉的流程了,利用朝廷的合理合法的流程和制度就可以绕过官家的审核,当然最重要的是利用了宋徽宗这个艺术造诣极高的道君皇帝沉迷书画、道教而不再在公务上下功夫的特点。
张邦昌与王黼商量完毕之后自然就安排下去加急办理这一套流程了。但是儘管这套流程是两个宰执紧盯著办理的,最终还是了两天的时间。
而六月十一日,东京街头大街小巷都已经流传开了这封《諫止联金伐辽劾黼贯误国疏》。最先是在十日的夜市里,有个戴东坡巾的书生醉醺醺拍案诵读这封奏疏;次日清晨,大相国寺的菜贩发现经幢上都贴著抄满小楷的桑皮纸。一传十,十传百,整个东京城,除了赵官家本人,可能都知道这封奏疏了。
谁也猜不透,是宋昭自己在外传播的,还是王安中这个尚书左丞作为蔡京的党羽从尚书省抄录了这封奏疏后满世界传播的。
但是不论如何,这封《諫止联金伐辽劾黼贯误国疏》刚刚在东京城传播开来之后,紧接著就是上言的宋昭被除名送连州编管的消息开始传播起来。
这封奏疏以及上奏疏之人被火速处理的消息一下点燃了东京城人民的怒火,街头巷尾充斥著对王黼和童贯等当权奸臣祖宗十八代的问候。
而作为各类清议的策源地,太学自然也平静不了。
两日前,陈东已经和马扩沟通过鼓动太学生上言罢撤童贯的事了,如今王黼出来给童贯站台,陈东自然已经打定了主意,在太学开始鼓动起太学生们给朝廷上书。既要罢撤王黼和童贯,更要为宋昭伸冤、为伐辽大军战死的將士伸冤。
陈东,这个以笔为刀,笔利於刀的太学生,要出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