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刘光世预定大功一件(求追读 求月票)(2/2)
刘光世看大家不说话,开始往下引导诸將的思路:“我西军已经是精锐之师,但大军之中,向来也不过三成左右兵马作为核心,各位统制的亲兵和一成选锋军可以作为精锐,剩余五、六成兵马……往好了说是主力,说穿了不过是凑人数的。
“但凡有战,一般是三成核心兵马作为第一战线,选锋军和各帐將军的亲兵,作为战场上的奇兵,是定胜负的一个棋子。
“向来大军作战,往好了说一半战损,往差了说,有些军纪差的军队有一成战损,大军就溃退了。
“而那五六成所谓的大军主力,一旦前线开始后退,不论是后退还是溃退,这些主力兵马就会自然溃退。譬如当年淝水之战正是如此。
“而我胜捷军又多是新兵,只怕辽军一到,就是全军溃退,再无转圜的余地。”
王渊忙问:“那要不先行撤退了,我等趁著辽军还没来,先退回去,岂不是更好?”
刘光世笑笑说:“王统制,怎么忘了御笔三策,下策还是我等按兵巡边。如果辽军还不来,我们就先行撤退,来日有心人自然可以治我们个违抗圣意的罪名!”
刘延庆点点头:“平叔正是说到了要害,那平叔的意思是?”
刘光世拱手道:“当前我部兵马已经被宣抚司剥夺了选锋之职,如今扎营在大军后方,不如令我部兵马作为督战队!”
辛兴宗眉头一皱:“督战队?刘鈐辖见斩辽军无功,想要斩自己人了吗?”
“哈哈哈哈哈。”刘光世大笑出来:“辛统制何必还是如此敌意,所谓兄弟鬩墙而外御其侮,辽军不日就要进攻,何必还针对我呢。我设督战队还不是为了聚拢溃兵,否则胜捷军被打散了的话,诸位可就少了些立足的本钱了。
“刚才王统制所言不错,此处往南不远,便可到安肃,与雄州也相去不远。我料届时胜捷军必然向安肃撤退,毕竟相距雄州还是更近,届时我部兵马在安肃城北一线,多多树立旗帜,收拢溃兵就是。”
刘延庆不等辛兴宗再有反应,先点了点头说:“平叔此计甚好,事不宜迟,抓紧去办吧。”
和东路军的种师道拥有绝对的个人权威不同的是,西路军事实上是刘延庆为大、辛兴宗为小,有两个首领,所以凡事並不全由刘延庆决断。
但以刘延庆的官职和如今童贯身边红人的身份,刘延庆这么抢先定下的军令,辛兴宗自然也是无可反驳。
刘延庆这么积极,当然是有自己的小算盘。自从高阳关確定辛兴宗作为西路军统帅之后,刘家就基本告別了胜捷军的实际指挥权。
好在他刘延庆向上管理的本事不错,已经成了童贯心腹。对於刘家来说,当下就应该依靠童贯,再想办法多立功勋,为他刘家父子再博得晋升的资本。
如今不让开战,在后督战收拢溃兵的功劳自然要牢牢把握在自己的儿子手里。
而刘光世,则顺利从註定溃败的战场逃离,並且预定了大功一件。
在刘光世的计划中,这將为他结束第一次伐辽战役回到东京、后续开启第二次伐辽战役中谋取更多利益和权势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