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不战而屈己之兵(1/2)
赵良嗣继续交待著他手中的情报。
自从金军南下,辽国的天祚帝出逃之后,三月上旬,秦晋国王耶律淳被辽国大臣们立为天锡帝。
而耶律淳身体不好,目前已经病入膏肓,辽国的国事全部都是皇后萧氏处理。辽国新晋的首相李处温既是赵良嗣的表叔,也是赵良嗣的內线,李处温將想办法劝降萧皇后。
此话一出,满座譁然。童贯赶紧补充上了自己在这件事上功劳:“童某已经亲笔手书了一封劝降书托人送至李处温处,再呈给辽国皇帝皇后,一旦此计成功,各位统制坐享大功了。”
首先发出异议的依然是种师道:“我听闻辽国尚有大军不下十万,是也不是?”
赵良嗣点头说道:“老种经略相公所言不错,辽国有四军,契丹军、奚军、渤海军和汉军,合计应当不下十万。”
“统军將领是谁?”种师道追问道。
“回稟老种经略相公,奚军是萧皇后的兄长萧干统领,应有四万人,同时萧乾號称四军大王,是辽国的全军总指挥;契丹军是耶律大石统领,应有五万人;渤海军已经投降金国;汉军有一两万人,没有统一的將领,但有一支军队颇为有名,是郭药师统率的『常胜军』,估计有七八千人。如今在白沟河北设防的,正是此三人。”
种师道说:“我且问各位,辽国尚有十万军,我军此来也不过十万军,势均力敌怎么可能会不战而降呢?”
这一问確实把在场各个將领的心中疑虑说了出来。
赵良嗣说:“李处温与在下同是在辽国的汉人,李处温向来被辽人看不起,官场不得意,故而有反辽归宋之心。而如今耶律淳病重,萧皇后耳根子又软,如今李处温大权在握,自然可以左右辽国朝廷的廷议。”
这一下赵良嗣把自己的弱点彻底暴露在了种师道面前。
种师道冷哼一声:“此话不错,赵龙图与李处温都是为功名富贵而来。昔日李处温在官场鬱郁不得志,才成为赵龙图的內应。如今李处温官至首相,又何必再背负叛国骂名来我大宋?”
赵良嗣被问得面红耳赤,不敢答话。
童贯赶紧出来解围:“老种经略相公不必如此说话,赵龙图一心向宋,一片忠心日月可鑑。更何况李处温就算是贪图富贵之人,如今辽国將亡,北有金军,南有我王师兵马,將亡之国的首相又有何用。”
种师道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论如何,李处温其人不可信,我大军还是要立足军事,耶律大石和萧乾的十万兵马就在白沟河北,唯有战场取胜,方有所谓政治谈判的余地。”
这话一出,种师中、杨可世等人纷纷点头,就连辛兴宗也觉得此话有理,但是童贯在场,不便表態。
童贯幽幽说道:“老种经略相公所说不错,但我童某也不是未经战阵之人,自然知道其中道理。所以本宣抚使正要做防区安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