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转职,大规模晋升功臣!(2/2)
领跑全球起重机械、挖掘机等高端领域,都是对灾后重建有用的设备。
“程度......徐城。”
“王坤,骑兵支队第3装甲侦察连连长,军衔普升为少校,希望你能在驻守徐城期间,不辱使命、再创战功。”
每一个人皆有新认命。
受到重创,作战人数减半的民兵旅拆分出一个团,驻扎於徐城,以內卫支队的名义。
且,规格很高!
通过孟德的安排,它明显是一个纯装甲单位。
不像其它地级市,一个本质为加强摩步团的內卫支队驻扎。
“从不入流的民兵,变成新一带內卫,喷喷,以后谁还在老子们背后调侃二鬼子。”有军官內心狂喜。
当然,也有人担心一一魔下战士减员很多,如今又从民兵旅独立出去,並提了一级,兵力不够用。
目光不由重新落在孟德身上。
职位比坐火箭还快,早早一麦三的孟德严肃道:
“你们每个人的肩头之上,都承担著镇守一方的重大责任,我衷心期望,诸位能够不负眾望、
不辱使命。”
声音虽然平淡,但其中蕴含的期许和压力,却如同千斤重担,压在了眾军官的心间。
可,干丧尸的时候,生死都置之度外,把命都彻底卖给孟长官了,有什么可怕?
听到这话,张琮鑫等人不禁挺直了背脊,齐声应道:“明白!”
“兵员空缺,你们不必担心。”
眼见几人很有气势,孟德心里放心了不少,继续补充道:“战区这边会招新兵,更会从应天城东海战区那边安排老兵转岗。”
“装甲车驾驶技能—战区会开设一个学校,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高强度培训。”
“你们这些带兵的,同样得分批进行培训,去陆军学校吧,到时候听通知,地址在江南应天城。”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
带兵是技术活,民兵距正规军仍有极大差距,现在原有骨干被孟德升级为內卫一一纳入正式战斗序列,接受战区直接领导与指挥。
活下来的军官,得加强培训,
牺牲者,孟德唯一能做的,就是確保战士阵亡后,针对家属的抚恤待遇,能够落实到位。
按照目前军队的优抚政策,这种为聚集地而牺牲的战士,其家属有劳动能力的,会优先安排优质工作,到不涉及要害的清閒部门任职,俗称坐办公室,工作內容比喝茶看报忙一些。
没劳动能力的,由战区供养至终老。
一一民兵大多成家,分配对象,孩子仍在娘胎里,出生后,会优先安排进入军方体系下的高品质学校,未来参考其意愿分配工作,並享有优先入伍权。
可以说,孟德將民兵官兵的后顾之忧都解决了。
东大战士也有少量精锐,通过官方组织的相亲,跟医护人员、教师这类,职业靠谱,身世和末世经歷经过考察的优秀女青年结为连理。
主要集中於中州军区,战区层面仍未开始。
因为战事一直很紧张,对於適龄適婚女性的背景审查工作,很慢!
不像中州,由於是孟德起家的地方,许多女大学生在末日早期便被营救,处於管制之下。
末日中能有比她们更乾净的妹子?
可惜,数量少。
当前两大战区的官兵加起来,近十万了。
头疼。
这个难题,自己始终很重视,却急不得,且缺口始终存在,良策是慢慢等待,持续性去做这个工作,优先考虑功臣、各级指战员。
反正收復江淮,坐拥四省的孟德,打定主意:未来一个月不会有大战,最多往湘、浙、赣、
鲁,四个地方安插钉子。
以建设、恢復工农业生產为主,消化战爭所得!
同时广撒网,於未实控区建立大量军事基地—
“散吧,叮嘱下面人好好养身体,他们是你们履任新职的班底。”
“到了新驻地,加强日常训练。”
二十分钟后。
“团长!”
伴隨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原先的副营长,风风火火地闯进了办公室,手中紧紧握著一份清单:
“不,可以叫首长了!来自战区的首批物资已经完成卸货和分发入库。”
张琮鑫原本正对著镜子看新军装,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转身,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关切:
“哦,除了手雷、步枪、反坦克地雷、火箭筒外,有几架察打一体无人机?有没有武装直升机,装甲载具呢!”
“一个无人机排,总共3架彩虹-4b型察打一体无人机,还有它们所需的配套设备和弹药。”
副营长一边说著,一边將手中的清单递到了张琮鑫面前。
当看到清单上的机型时,喜提首长称號的小张嘴角压不住上扬,即便只是一个驻扎普通地级市的守备团,却拥有一个大型无人机排、一个直升机小队(三架入云龙直-20)、一个主战坦克排,
一个专属防化营。
直升机飞行员、坦克驾驶员,是现成的。
无人机操作手得团部培训,军区会派技术员进行指导,帮忙搭建小型作战室。
在战区规划中,商城守备团主流载具是猛士三突击车、山猫全地形作战车,不能保证全团彻底机械化,但每一兵种都是营级规模。
“交接时,后勤部门的军需官透了点口风,说再过三个月,给咱们团交付二百辆军用三蹦子,
给配轻机枪。”
类似场景,在民兵旅驻扎地各办公室发生。
洋洋喜气冲淡了牺牲带来的低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