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日常?(1/2)
第121章 日常?
“小心烫。”
专列包厢的窗帘半掩著,午后光线被纱网滤成浅金色。
文工团长林曼青將茶盏轻放在榆木几案上,杯底与桌面接触时几乎无声一一这是空姐形体课练就的控制力。
不止如此,想要加入文工团,跳舞等等特长也要有。
更別提成为首任团长了———
要知道,这是正规团级单位。
换而言之,林曼青的军衔跟三位机要秘书持平一一可惜孟德从来不希望看到带有服务性质的人员,有资格跟武官乃至专业技术员持平,穿相同的衣服。
於是乎,一套与军官军衔相平行的等级制度建立。
共分十级,其中特级位居最高,地位超过战区陆军总指、战区海军总指这一级別,跟孟德持平。
显然,实际中根本没有如此神人,孟德也不会允许这么离谱的服务员出现。
不配!
一级、二级,亦然!
仅限於理论上存在:
如今,三级文职干部便是林曼青的最大追求,在军衔体系中相当於二毛四级別。
而四级文职干部,则是目前她所在的级別,军衔等级与二毛三相当,但只是临时“
一旦首长不满意,隨时可以撤掉换人。
哪有资格跟浴血奋战的战士相提並论?
也就日常待遇提上来了。
对此,眾多身的文工团端庄美女心里有数,更不敢囂张,哪怕看到一个普通列兵都客客气气,即便—
五级文职干部相当於二毛二的级別。
六级文职干部相当於二毛一级別。
七级文职干部相当於上尉。
八级文职干部相当於中尉。
可,后者是真豁出命在打仗,隨时准备献出生命!
比不了。
当然,她们並非纯瓶。
出发之前,考虑到孟德可能会询问窗外是哪里,她们全部深入学习过相关知识,能够清楚报出地名,且报站名的声线要像报幕般清亮,同时还得调低三个音阶,不能太吵耳朵。
负责文工团初期培训工作的礼仪课老师,更是堪称病態,像什么睫毛垂落的节奏需经过控制,既显恭谨又不至过分谦卑。
这方面,也得专业练习。
“嗯。”
目光从茶杯上挪开,孟德大方打量著林曼青,没谁觉得他冒味,站在旁边服务的几个文职女孩,恨不得取而代之。
漂亮?
最低门槛。
才艺?
基础要素。
见识、谈吐、气质,全得过关。
如今,过五关斩六將,她们都想飞上枝头做凤凰。
人们总会给漂亮的女生强加一些美好品德,俗称滤镜。
要是在学生时期,不,哪怕孟德步入社会,林曼青依旧属於可望不可及的女神,光是她那份谈吐举止,一股不可褻玩焉的气质,就令人生不起心思。
这样的女孩子,校园时代只有少数五费卡婆罗门一级的投胎高手,才配拥有。
现在?
成功祛魅。
“转过去。”
女孩轻咬嘴唇,以为会有什么。
可惜,她完全低估了孟德。
南迁的节骨眼,哪有心思乱来?
此刻,孟德只是好奇新服装、新肩章罢了。
嗯,每套制服都量身定製,贴合身材是必然的,用料也很扎实。
亮点在於肩章,无麦穗无星无条槓,而是掛著宝象,一种现实中不存在,传统文化虚构出来的朵,或者说古代吉祥纹样。
以牡丹、莲等为主体,造型富丽、华贵,故称宝象,又名宝仙等,为富贵吉祥之象徵。
中心为圆盘状的莲蓬,莲瓣向四周均匀的呈多层放射状排列。
隋唐以后,该图案广泛流行於织锦、铜镜以及瓷器的装饰上,含有吉祥、美满的寓意,是一种独具中土民族特色的图案纹样。
“设计得不错,用心了。”
“都下去吧,需要我会按铃。”
说完,孟德挥了挥手。
“....”林曼青。
曼妙光影在首长翻阅的文件上投下涟漪,而她带领眾人退回乘务室的脚步声,近乎微不可查。
环境极静。
连列车前行的动静都很小。
一份標有铁道规划字样的白皮书被孟德认真阅览,事实上,只要他愿意,工作永远处理不完。
白皮书被翻开的第一页,开篇就写著:
在末世极端复杂环境下,从中州各市到东部沿海的铁路运输路线,需优先考虑现有铁路基础设施的修復潜力、避开未清扫区,严密监控野外变异兽第一段便让孟德皱眉。
未清扫区?
广泛存在。
也就莲城、鹰城、月城属於发家之地,部队频繁出动,完成了大扫除。
即便如此,仍有少量县城等待刚成立的军区肃清!
別提南下途径的宛城、襄城了。
城区无疑是乾净的。
下辖县城则维持原样,只要不涉及对应铁路干线,讲究兵贵神速的铁道部,乃至重装合成旅、中型合成旅全不搭理。
宛城段,中州军区过段时间会处理乾净。
荆楚大地,则参照对应方案。
总而言之一句话:先打通一条线再说!
如今南北已然贯通,威胁不大。
重点在於横向攻坚。
对应的前行路线皆可变换,不一定非一根筋走直线,適当绕绕路,特別是考虑到效率问题!
哪怕铁道部下辖一个加强旅,半天也很难打通荆楚大地的要地江城,
方案中甚至提及,庐州站至徽京段启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弃用的铁路段。
“很有创造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