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调整/基建大时代,半步拥核?【日万】(1/2)
第95章 调整/基建大时代,半步拥核?【日万】
史上最豪礼包终结。
系统奖励结束。
前后根本没用多长时间的孟德,直接来到了额外需要关注的集团军模板页面白很爽。
但,氪入资源打造的可兑换项目,更属於重头戏。
“嘖。”
有往日的经验作为参考,孟德当然有心理准备,可在开启全新单位、集团军模板之后,还是忍不住咋舌。
船新版本突出一个词:
吞金大户。
单位不再只以连、营、团为单位。
师、旅二级是最贵的。
师设有领导指挥机关,编有战斗、勤务保障部队、分队,一般在上级编制內执行作战任务,亦司独立作战。
按任务和装备,分为步兵师、坦克师(装甲师)、炮兵师、机炮师、高射炮兵师、防空师、空降师(空降兵师)、航空兵师、空中突击师、飞弹师、弹道飞弹防御师、太空监视师、飞弹预警师更有孟德部目前,儼然大成的重装合成师!
毫无疑问,师是构成战略战役军团的基础,也是计算战略战役力量对比的基本单位,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军队作战实力的主要標誌。
可惜,太贵。
且,孟德觉得纯堆这个的必要性不大,適当来一个两个即可。
旅级模版足矣!
其中,光合成旅就分成了重型、中型、轻型三大类。
另有炮兵旅、特战旅、防空旅、空突旅、工兵旅、勤务支援旅等等。
以前孟德没起家时,只能抠搜著来,可兑换项目凑不足几行,如今可以翻好几页。
“军改前,一个集团军有5-6万兵力。”
“升级后,集团军由12个旅级部队构成,其中6个可按需求调配的合成旅,及一个炮兵旅、一个防空旅、一个特战旅、一个空中突击旅、一个工兵旅、一个勤务支援旅。”
“一线作战步兵比例从70%降至30%以下,技术兵种,如陆航、电子对抗、防空等,占比增至40%,通过后勤与技术支持实现战斗力跃升。”
“根据末日环境的不同,我部后期可以在两者间,取一个平衡值。”
“就是价格同样太贵了。”
重型合成旅(6000人):
七十万晶。
中型、旅轻型合成旅,由於人数和装备问题,售价依次往下递减二十万晶。
差异极大!
不论是售价,还是战斗力。
重装合成旅,普及可以適应复杂地形的先进履带载具。
中型合成旅中,並非缺乏履带载具,但以轮式载具居多。
拿步兵乘坐的运兵车来比较:
重型合成旅的作战人员,乘坐04a步兵战车,火力强大、防护高,机动性强。
而中型合成旅,多是08式轮式步战车,外加一定数量11式轮式突击车镇场子!
后者,孟德挺喜欢。
外表霸气,拥有令人震撼的外形特徵,长宽高分別为8米、3米以及3米,重量超过23吨。
从武器配置上看,拿来打丧户绰绰有余,输出主力担当为高膛压线膛坦克炮,拥有105毫米的口径,能搭载並发射射程为5000米的adz104a-105型炮射飞弹,可对坦克实施高强度、高精度打击。
另外,中型合成旅內,数量相对可观,能镇场子使用的ztl-11突击车,还拥有两款特製机枪,分別为高射机枪和並列机枪。
倒是轻型合成旅,装备上略显单薄,主打中、低强度下作战使用。
非常强调机动性、快速反应能力和投送能力,故而,轻型合成旅以猛土3
型越野车底盘为主,便於空运、铁路运输和公路机动推进。
彼此间,防空方面的差距同样很大。
重型合成旅,以红旗17防空飞弹系统、09式双管35毫米自行高射炮为主。
中型合成旅,以红旗17a防空系统、625系列防空机关炮为主。
充分结合了履带式底盘、大八轮底盘的特点,如此,便导致轻型合成旅非常尷尬。
因为以猛士3底盘的轻型车辆为主,底盘搭载能力有限,无法发展红旗17轻型版。
只能依靠小口径机关炮,和可携式防空飞弹,外加fb10a防空飞弹,跟雷达探测车相互配合,提供最后一层基础防空网络。
坦克、炮兵方面,亦是依次递减。
反正,一分价钱一分货是无法被动摇的真理,选择哪一种合成旅,將来针对不同区域和情况,按需求调整!
没有最佳答案的。
而拋开可调整的六个合成旅,另外六大金刚,倒是固定了一特战旅(2500人):四十万晶。
防空旅(3000人):五十万晶。
勤务支援旅(6000人):四十五万晶。
空中突击旅(6000人):六十万晶。
工兵旅(6500人):四十五万晶。
物价,看得孟德头疼。
这么一算,自己现在手里的大成合成师,真是吃了新手版本红利,外加系统大方赠送的各种成就礼包。
旋即,孟德也懒得纠结了。
一个满编师,又能够完成常规弹药的自我补充,到哪儿不是横推!
只要找到合適的自標,朝它发起猛攻,就不必为暴兵资源发愁。
脑核和黄金,都会有!!
隨后对工兵、特种、勤务支援等部队的了解,成了走马观。
一步步走来,脚踏实地升级,孟德心中有数,增加广度和深度嘛。
也就照亮了一下空中突击旅,售价不比重装合成旅便宜多少。
“侦察、电子对抗、攻击、运输,各种型號加起来,共架120架直升机。”
“这才是真正的旅级单位嘛。”
“跟重装合成旅一样,单独拉出去,能毁灭一个中小型国家。”
从查看面板,到接受全部奖励、讯息並思考,孟德沉默了约三分钟。
等他完全回过神来,吴磊仍在沉吟。
月城军事基地是不能放弃的。
一个人口千万量级的省会城市,丧尸会跟无头苍蝇一般,往外隨意行军。
不实施监控怎么行?
因此,按照孟德的意思,第六集团军本部残余力量,拆分为两个一千五百人的基干团,轮流来月城这处郊外基地值班。
而这三千人也不是完全由第六集团军构成,会加入一定数量的合成师官兵,
以確保战斗力。
对於该要求,吴磊並无意见,但凡有点经验的指战员,都会这么做。
代表传承的军旗仍在便好!
令人捉摸不定的是,安排倖存者方面。
搭乘民用交通工具,走高速公路前往莲城,期间,由孟德部的空中力量全程保驾护航。
地面力量,则是经过原地整编后的一个基干团,载具由86步战、东风eq240越野车等构成。
重点在於如何安顿两方多名倖存者,孟德交底,要从他们中抽取大多数,编成两个生產建设师。
显然,是一个特色化全新单位。
除却月城倖存者,原本的莲城基地倖存者,亦然。
今早,由缺乏存在感的后勤保障部提出,火速得到孟德认可与批准。
此刻,化工区这座刚经歷过战爭洗礼的重点区域,快速焕发新生机。
可以预见,它会是一天一个样。
因为在工兵部队带领下,以黄灿、许总为首的倖存者管理委员,一次性统筹了一千名青壮劳动力,参与化学工业区的重建,先將外围废墟清理乾净,再打好地基,后面另有:
防御墙、居民区、商业区、医院工厂位於中心。
墙堡是最后才建,因为它是否有必要存在,参谋部內部意见不统一,孟德也举棋不定。
说没必要吧,在意外遭遇外来游荡尸群时,拥有它们,只需少量武装力量,
即可从容应对。
有必要?
搞好无人机、雷达的检测,照样可以料敌先机,提前派出机动部队予以歼灭倒是重建鹰城其它县区,孟德和一眾参谋,兴趣都不大,顶多把垮塌的废墟和危房等清理掉,再平整道路,將被炮弹轰炸过的主干道修好,以便物资运输。
嗡~
轰!轰!轰!
位於化工区外围,靠近主路的一侧工地上,满载著建筑材料的运输车来来往往,土方车进进出出,掀起漫天烟尘。
临近中午。
工人们依然忙碌,泥瓦匠站在脚手架上,双手熟练地摆弄著砖块,大冷天,
额头上依然有汗珠。
不远处,缺乏技术,不得不出大力的钢筋工学徒,正將一根根粗壮的钢筋扛在肩上,待搬运到指定地点后,立刻有专业人土出现,用铁丝將它们绑扎起来。
“这边再紧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