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这钱就是得收!朱標:还能这样玩?(2/2)
“还能这样玩?!”朱標喃喃自语,目光落在欧阳伦袖中若隱若现的银票上。
他突然想起自己巡视灾区时,百姓们啃树皮充飢的惨状,想起工部官员为了节省开支,將城墙砖的尺寸都缩减了两寸。如果真能用这种方法筹到银子
但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又猛地摇头。
不行!这是饮鴆止渴!一旦开了这个头,朝廷的信誉就完了!他正要开口反驳,却见欧阳伦已经將舆图捲起,放回书架:“陛下不必急於做决定。明日陈万贯还会再来,到时候咱们.”
“且慢!”朱標突然出声,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就算此计可行,可一旦这事情暴露出去,怕是有损朝廷名誉!御史台的言官们能把咱们骂得狗血淋头,天下百姓也会说朝廷贪墨!”他越说越激动,几乎是吼了出来,“父皇一生最恨贪官污吏,若是知道”
“陛下放心。”欧阳伦转身时笑容高深莫测,烛光在他脸上投下半边阴影,“此事由我欧阳伦负责,和朝廷有什么关係呢?”他从袖中取出一本空白帐册,在朱標面前晃了晃,“所有收支都记在这本『內帐』上,就算御史台来查,也只会看到陈万贯『自愿捐赠』的文书。”
朱標盯著那本漆黑的帐册,只觉得后背发凉。他终於明白妹夫为何要拖延招商进度——哪里是为了甄別商人,分明是在等更多的人上鉤!可看著欧阳伦成竹在胸的模样,他又不得不承认,这个计划確实能解燃眉之急。
“陛下不必忧心。”欧阳伦上前一步,语气变得温和起来,“等新城建成,漕运畅通,税收源源不断。到时候,咱们再以『朝廷嘉奖』的名义,把这些银子名正言顺地用在民生上。”他抬手轻轻拍了拍朱標的肩膀,“百姓们只会记得新城繁华,谁还会在意当初那点手段?”
朱標沉默良久,目光穿过雕窗欞,落在远处蜷缩在寒风中的商队帐篷上。灯笼在夜风中摇晃,如同鬼火。他突然想起父皇常说的话:“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难道,为了江山社稷,真的可以不择手段?
“既然如此.那就一切拜託妹夫了!”朱標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转身走向后堂屏风。
欧阳伦望著朱標远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
他轻叩了两下紫檀木桌,守在门外的贴身小廝立刻疾步而入。“去,把苏州米商陈万贯请到贵宾厅。”他慢条斯理地整了整衣襟,嘴角掛著若有若无的笑意,“记住,要让所有人都看到。”
小廝领命而去,后堂外的喧闹声隱隱传来。
朱標站在屏风后,听著外面的动静,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已然默许了欧阳伦的计划,可每一个字、每一个举动,都像是在践踏自己坚守多年的道德准则。
但同时他內心对於欧阳伦的办法带著些许期待。
不多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陈老爷,您里边请。”小廝諂媚的声音在寂静的后堂格外清晰。
朱標透过屏风的缝隙望去,只见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身著锦缎华服,满脸堆笑地跟著小廝走进来。此人正是苏州米商陈万贯,他的眼神中满是忐忑与期待,手中紧紧攥著一个沉甸甸的钱袋。
“欧阳大人,小人陈万贯,久仰大人威名。”陈万贯一进门,便扑通一声跪下,“前日小人冒昧送来薄礼,还望大人高抬贵手,让小人能优先办理入驻新城的手续。”说著,他將钱袋往前推了推,里面金银碰撞的声音清脆作响。
欧阳伦端坐在太师椅上,目光冷冷地扫过陈万贯,半晌才开口:“陈老板,这新城招商,规矩甚严。你这般行事,若是传出去……”他故意拖长了声音,眼神中带著几分威慑。
陈万贯一听,额头瞬间冒出冷汗,连连磕头:“大人明鑑!小人实在是等不及了,家中生意急需新城的便利,还望大人开恩!小人定当涌泉相报!”
欧阳伦嘴角微微上扬,却依旧板著脸:“罢了,既然陈老板如此诚心,本大人就破个例。不过,下不为例。”他挥了挥手,示意小廝带陈万贯去办理手续。
陈万贯千恩万谢地跟著小廝离开,脸上洋溢著如释重负的喜悦。朱標看著这一幕,心中翻江倒海。他清楚,这不过是个开始,更大的波澜即將掀起。
后堂外,等待的商人们早已议论纷纷。当他们看到陈万贯从贵宾厅出来,脸上春风得意的模样,心中顿时起了波澜。“这陈万贯怎么进去这么快?”“是啊,咱们天不亮就来排队,他倒好,轻轻鬆鬆就办好了。”“莫不是使了银子?”商人们的窃窃私语中,嫉妒与不甘交织。
此时,欧阳伦的另一个手下悄然混入人群。他故意提高声音,对著身旁的商人说道:“唉,这年头,有钱能使鬼推磨。人家陈老板捨得钱,自然能走捷径。”这话一出,周围的商人们纷纷围了上来,眼神中满是急切:“这位小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只要钱就能提前办理?”
那手下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我可什么都没说。不过,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事,看破不说破。”说完,他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转身离去。
商人们望著他的背影,心中的贪慾被彻底点燃。有人开始盘算著自己的家底,有人已经在四处打听欧阳伦的喜好。一时间,后堂外的气氛变得躁动不安。
而此时的欧阳伦,正悠閒地品著茶。他看著窗外那些躁动的商人,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鱼儿已经上鉤,接下来,就等著他们自投罗网了。”他喃喃自语道。
朱標从屏风后走出来,面色凝重:“妹夫,如此下去,怕是要出大乱子。”
欧阳伦放下茶杯,不慌不忙道:“陛下放心,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这些商人,越是心急,就越容易露出破绽。到时候,咱们既能筹到银子,又能揪出不法之徒,岂不是一举两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