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询问欧阳伦意见,朱元璋被打脸(求订阅!!)(1/2)
第605章 询问欧阳伦意见,朱元璋被打脸(求订阅!!)
然而就在蓝玉这话刚刚落下。
又有一名斥候跑来稟报。
“报!大將军,在我大军左侧发现一支北元骑兵!”
“哦!”
蓝玉眼睛一亮,“妈的,看来这是诚心不让老子喝酒吃肉啊!”
“孩儿们,走!”
“跟著为父先把这只北元骑兵给收拾了,再回来举办宴席!”
“是,义父!”
蓝玉与一眾义子翻身上马,带著手下精锐骑兵就朝著北元骑兵出没的地方而去
草原战场的消息,也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京城。
太乐宫內。
由於最近战事频繁,朱標很多事情都要向朱棣匯报,所以乾脆就將商议事情的地方从太和殿搬到了太乐宫內。
此刻朱元璋、朱標父子二人正在和一眾大臣商议国事。
就在这个时候,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突然快步走了进来。
“纪纲什么事情?”
朱元璋有些不悦,正常情况下,纪纲是不会在他和大臣商议的时候走进来的,不过朱元璋也猜到有什么重要事情,所以直接开口询问。
“启稟太上皇、陛下,北疆那边打起来了!”
嚯!
听到这个消息,原本议论纷纷的太乐宫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將目光落在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身上,期待的目光等待著纪纲说出下一句话。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纪纲你继续说!”
朱元璋沉声问道。
语气中也带著一丝紧张。
“太上皇、陛下,从目前得到的消息,北元那边目前出动了两只军队,一只进攻燕国边境的篓子关,另外一只骑兵和蓝玉大將军带领的大军短暂交手!”
“相信很快就有军报传来!”
“嗯!”
朱元璋点点头。
对於锦衣卫传回来的消息,大臣们议论纷纷,李善长也在其中,毕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朱棣先蓝玉一步和北元大军交手,要是等会军报传回来,朱棣先立下头功,这对於他们淮西党来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而朱元璋此刻也是颇为紧张,北元大军目前的情况比较模糊,以他的经验来看,无论是朱棣遇到的,还是蓝玉遇到的,都很可能不是北元大军的主力!
这极有可能是北元大军弄出来的烟雾弹,目的就是打乱大明的部署和节奏。
朱元璋也担心征伐北元会出什么意外,真要是出了意外,那可真是太丟人了。
不光是脸面问题,对於大明各方面都將是沉重的打击,也会让彻底解决草原问题便得遥遥无期。
很快边疆传来的军报就到了。
眾人看完之后,脸色都沉重了许多。
如今两个战场,燕藩边境城门篓子关外,朱棣已经和北元大军交手一次,三千骑兵就打穿了北元军队的阵营,目前处於对质状態,娄子关下的北元军队数量暂时还不清楚,只是报告不少於万人!並且还有北元军队在集中过来。
另外的战场在深入草原境內一百里处,蓝玉大军受到了多股北元骑兵袭扰,北元骑兵的数量似乎並不多,但是批次很多,袭扰的频率很高,这直接导致了蓝玉统帅的大军行军速度变得极为缓慢!
“蓝玉这是在搞什么!”
“被北元骑兵袭扰了那么多次,居然还没有找到解决办法,反而是被拖住了行军速度!按照他们现在的这种速度,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北元王庭所在?!”
“还有都过去这么久了,居然还没有发现北元大军主力在那里!?”
朱元璋沉声道。
这也不怪朱元璋心急,此战关乎大明未来发展,属於是不能输的一战,从目前来看朱元璋对於蓝玉的表现是不满意的。
李善长自然也清楚这一战对於大明的重要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没有立刻站出来给蓝玉说好话,因为这个时候为蓝玉说好话,不亚於是公开和朱元璋唱反调,更重要的是会成为朱元璋的出气筒!
另外李善长也是有私心的,毕竟蓝玉之前去找欧阳伦要军费没有找他商议,后来又接收欧阳伦的物资,也没有跟他商议,所以李善长內心里面对於蓝玉也是颇为不满的。
正好借著这次的事情,让蓝玉以及淮西武將们知道一点,那就是如果朝堂上没有他李善长的斡旋和庇护、谋划,整个淮西党以及他们这些个淮西武將过得只会越来越难!
等淮西武將来求他的时候,再开口也不迟。
李善长不说、欧阳伦也不说话,那么大臣们便是各抒己见起来,各种看法的都有,相互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
朱元璋也没有说话,甚至是將眼睛直接给闭上,似乎是在闭目养神,也似乎是在思考问题。
朱標先是看了一眼已经闭上眼睛的朱元璋,又看了一眼下方议论纷纷的大臣,若是在以前,朱標估计这个时候已经是开口制止眾大臣之间的爭论,不过现在的朱標对於这样的场景已经是习以为常!
朱標並没有什么都不做,而是开始细细观察起大臣们的反应。
有些大臣主张全线出击,即是边塞诸王统帅各自的军队直接冲入草原,再將北元大军围而歼之!
有的大臣则是建议蓝玉带著大军先撤出来,重新准备后再出征!
而有的大臣一脸愁眉,仿佛天都要塌了一样。
不过朱標並没有太过关心战役的事情,毕竟对北元动手,几乎是朱元璋一手促成的,並且现在朱元璋对於北元的作战都是亲自负责,即便是朱標想要做些什么也没办法参与。
正因为如此,朱標也懒得插手,老老实实听著就是。
当然了,朱標这个皇帝还是有很重要事情要做的事情,之前他和欧阳伦一直在討论如何裁掉朝廷內部多余的官员,这次出兵北元倒是一个很適合的机会!
认真观察一下这些大臣的反应和见解,看看谁在滥竽充数、尸位素餐!
太乐殿內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