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爱看报纸的李善长(求订阅!!)(1/2)
第475章 爱看报纸的李善长(求订阅!!)
自从欧阳伦接下了科举改革的任务,就將具体执行交给了太子朱標、礼部尚书吕昶以及吏部尚书宋濂。
作为门面人物,朱標做得那是得心应手。
在听了欧阳伦的指点和计划后,当即就拉著礼部尚书吕昶、吏部尚书宋濂二人忙活起来。
发公告、发报纸、设计公务员考题等等,不说政绩斐然,那也能称得上是稳步推进。
当然了,既然科举改革,自然是会遇到诸多问题,比如儒学。
没错,还是那个已经被欧阳伦打入尘埃的儒学,虽说在接连的打击下,儒学早已从如日中天的状態,变成了小眾存在,儒学当中还有不少真正的大儒,这些大儒以教书育人、教化眾生、报效朝廷为己任,也从未参与过儒学一脉之前的各种行动。
对於儒学一脉的衰落,他们並没有半分抱怨,只是认为这些是顺应时势而已,无论儒学一脉强盛还是衰败,这些大儒依旧是不改本心,平静的教书育人。
但政策往往会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发生、
朝廷从未要彻底封杀儒学,至始至终都是解决掉那些有野心、犯错的儒学之人,但是隨著儒学事件发生后,无论是在官场还是民间,儒学一脉的口碑那是彻底崩塌。
不少人开始刻意爭对儒学,即便是无辜的儒学之人也是受到波及。
如今朝廷又要马上进行科举改革,简直就是將儒学一脚踹到万丈深渊,根本没有机会再站起来,这对於那些从未做错的儒学之人多少有些不公平,这些事情被写成摺子,送到了朱標手中。
这件事情相当的棘手,朱標、吕昶、宋濂三人商议很久都没有討论出结果来。
而朱標也不太敢去找朱元璋求情,担心惹怒朱元璋。
所以思来想去,朱標等三人想到了欧阳伦,所以这才跑来见欧阳伦,想要求教一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听完朱標说完,欧阳伦坐在椅子上,一脸悠閒的摊摊手,“所以你这是什么意思呢?”
朱標和吕昶再次对视一眼,最后朱標开口道:“妹夫,你看儒学还有机会么?”
吕昶也开口道:“駙马爷,太子殿下的意思是,儒学中人也並非全是坏人,当中也不乏能臣干將,这些可都是我大明的人才,若是將他们全部拒之门外,这对我大明来说也是一大损失!”
“机会?从来不是別人给的,而是自己爭取的!”欧阳伦淡淡道:“再说了,我什么时候说过要將儒学之人全部拒之门外的?老吕你这是在诬陷我啊!”
“老朽不敢不敢!”吕昶连连摆手。
朱標则是继续说道:“妹夫,主要是现在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对儒学都比较抵制,儒学不少人也感觉到憋屈,孤担心要是再这样下去,恐怕还得出乱子!”
听到朱標的话,欧阳伦笑了,“太子大舅哥还真是心地善良,你要当皇帝.在你手下做事肯定舒服。”
“但是太子大舅哥你可听说过农夫与蛇的故事?”
“农夫与蛇?”朱標愣了一下,神色有些茫然。
“敢问駙马爷,这农夫与蛇是个什么故事?”吕昶也好奇问道。
“从前有位农夫,是村里村外有名的大善人。一个隆冬时节,他在村口遇到了一条冻僵了的蛇,他觉得这条蛇挺可怜,就发了善心,把蛇拾起来,放在怀里,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它。
蛇得到了温暖,渐渐的甦醒过来了,等到它恢復了体力,活动自如时,便露出了残忍的本性,在农夫的胸脯上,凶狠地咬了一口。原来这是一条毒蛇,农夫受了致命的伤害。蛇毒很快布满了农夫的全身。当农夫到家时,求医治疗已经来不及了。
农夫在临死的时候对家里人说:“你们要记住我这血的教训,我因为怜悯恶人,才受到如此的恶报啊!”
欧阳伦讲完,再次摊摊手,看向朱標问道:“太子大舅哥,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朱標愣愣道:“妹夫,伱的是说现在的儒学就是那条冻僵的蛇?可.”
“没错,儒学现在就是冻僵的蛇,而太子大舅哥你就是那位善良的农夫!想想儒学在之前是何等的风光,等他们恢復过来,未必不会反咬你一口!”欧阳伦一眼认真道:“你可千万別忘了,教育改革、科举改革明面上可都是你主持的,陈然我才是真正的策划者,但他们绝对不会只找我一个人復仇吧!”
“儒学当中的確会有能臣干將、有才有德之人,我们可以酌情任用,但是短时间內绝对不能让儒学重新得势,起码在你接手整个大明之前不行!”
“等什么时候將这条毒蛇驯服,或者是你得实力可以无视这条毒蛇的时候,便不用再顾及。”
隨著欧阳伦说完,朱標眼神也是逐渐明了。
朱標深呼吸一口气,对著欧阳伦拱手行礼,“妹夫,孤受教了!”
“誒誒,太子大舅哥,你这是干嘛?老吕都看著的,你给我行礼,要是让皇帝岳父知道了,他会咋想,你別害我啊!”欧阳伦连忙躲开。
就朱元璋那个小心眼的,这一幕要是让朱元璋知道,肯定会认定他欧阳伦企图通过掌控太子朱標进而掌控整个大明,这还得了,只要在朱元璋心里留下这个印象,朱元璋死之前肯定要拉他一起走!!
大家都知道,晚年的朱元璋才是最恐怖的。
“駙马爷,我可什么都没有看到。”吕昶直接扭过头去,然后还用手捂住眼睛。
朱標见欧阳伦躲开,也只好尷尬收回礼数。
“妹夫,既然咱们要驯服这条毒蛇,咱们也不能让它给真的冻死了吧?”
“太子大舅哥,开窍了啊!”欧阳伦笑著点点头,“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嘛。”
“你放心吧,百姓和官员对儒学一脉的抵制不会持续太久的,特別是百姓.只要再过几天热度下去,就没人会关心的,至於其他的我们就不用过多插手,改革之所以叫改革,必然会打破一些陈旧规则,也会让一些既得利益群体失去他们的利益,他们不把东西吐出来,別人又如何得到呢?”
“儒学一脉风气早就破坏,目光短浅、固步自封,被淘汰也是正常的,正所谓一鯨落万物生,做出一些牺牲也是很有必要的。”
“太子大舅哥,你难道没有发现么?自从儒学势微后,过去都快要消失的法学、理学等各学派正在快速崛起成长,大有先秦百家的盛况!”
“当然了,若是儒学一脉真有能人,也会重新崛起的,如果他们还沉浸在过去的荣光当中,那等待他们的便是彻底消亡,这一点就算是王朝也避免不了,更何况是个学派。”
闻言,朱標默默点头,不再为儒学说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