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替嫁王妃:王爷唱征服 > 第7章 紫竹苑

第7章 紫竹苑(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戏假成真:演癮君子这么像?查他 大明:如此贪的駙马,朕杀不得? 渣爹矜持点,你前妻携三崽开挂了 老祖宗她又凶又甜 混沌仙途,我以无道斩天命 重生后我被三个哥哥追着宠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幣 爆发吧,武医生 我在原始社会风生水起 重生嫡女医妃倾天下

对於洛诗晴而言,被的那些东西她都可以稍微讲究一下,毕竟那些也算不得是什么重要的事情了,但是现在她无法忍受的还是自己的拒转环境。

前世的她实在是已经受够了那些脏乱的环境了,现在她只想要一个乾净整洁的院子来住著,就算那个院子比起自己现在这个听雪苑要小上不少,她也是无所谓的,反正自己过不多久不就要被嫁出去了?

瞥了一眼这会儿正窝在洛鸿禎怀中的那位陈夫人,洛诗晴轻轻的摇了摇头,而后缓缓走到了陈夫人的面前,隨即冷笑道:

“陈夫人,虽说父亲不疼爱我,但那是父亲的事情,但你这么对待於我,是不是有些不合情理啊?我堂堂的丞相府嫡出大小姐,为何要住在这样的鬼地方?你可別告诉我,这是我自己选择的。

还有,若是我没有记错的话,自从母亲离世之后,父亲也只是將你从妾抬为了夫人,但是你的这个身份也只能在相府中嘚瑟一下,至於外面的人,谁都不会承认的吧?”

不得不说,洛诗晴这话是真的戳到了陈氏的痛处了,陈氏怎么也没想到,平时看起来软软糯糯的洛诗晴,怎么今日竟然会有这么高的爆发力了。

“父亲,相信您也不愿意听到什么流言蜚语的吧?若是陈夫人愿意的话,那就让庶姐来这里住好了,虽然她也是相府的小姐,但她又不是父亲的嫡出大小姐,凭她的身份……”

洛诗晴的话还没有说完,便听到耳边传来了洛鸿禎那冰凉刺骨的怒吼声:

“够了,晴儿,你真的是太让为父失望了,既然你不愿意再继续住在这里,那就算了,一会儿你就搬到紫竹苑去吧,哪里是你娘特意为你留的,这些年你一直都在你娘的身边,从来都没有去过,从今天开始你就过去吧。

从今天开始,你便在你的紫竹苑里安心抄录女戒一百遍,再赐婚圣旨到来之前给为父拿过来,如若不然,家法伺候,为父现在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你自己过去吧。”

听著洛鸿禎这话,洛诗晴也不过是淡淡的笑了一声,並没有再给说什么,毕竟自己这会儿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了,而且也已经看清楚了这个陈氏的面孔了,既然如此,她又何必再继续纠结下去呢?

洛鸿禎离开之后,陈氏刚准备给跟上去的,但是还没等她走出几步路,洛诗晴便一把拉住了她,而后轻笑道:

“陈氏,我都还没有走呢,怎么?难道你不打算带我去看看我的紫竹苑吗?这可是父亲刚刚说的,你自己也都已经听到了不是?这样吧,刚好我也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过去,你带我过去好了。”

“晴儿,你这孩子怎么……怎么自从醒来之后就变成了……变成了现在整个样子了?我可是从来都没有亏待过你的,你现在竟然这么对我,我……”

陈氏这些话让洛诗晴的眉心都给皱了起来,什么意思?什么叫她给变了个样了?这不是很应该的吗?这具身体的原主现在早就已经被她们娘儿俩给害死了,自己现在进入了这具身体,那定然是要换个人了嘛,要不然她活著还有什么意思?

“够了,陈氏,你还有没有点儿规矩了?什么你你我我的,果然这小门小户出来的,就是上不得台面,本小姐是丞相府的嫡女,而你,你只是一个妾,明白?就算他们那些人称你一声夫人,那也没什么用,毕竟圈子里的人都不承认的,贵族的圈子都是实在的,你不懂吗?”

说完之后洛诗晴也不看陈氏的脸色到底有多难看,只是自顾自的缓缓走出了这听雪苑,这里面破破烂烂的,也没有什么是比较珍贵的东西,还不值得她浪费时间收拾一下。

走出听雪苑之后,洛诗晴便在门口站了下来,看著铁青著脸,正缓缓的朝著自己走过过来的陈氏,洛诗晴心中已经打定主意了,这个女人绝对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自己以后一定要小心谨慎了。

“行了,我又没怎么著你,你说你哭丧著脸这是想要做什么啊?说实话,你现在可真的应该將原本就是我这个嫡小姐应该享受的东西全部都给我送过来了,要不然的话,相信外面一定会传出什么相府的妾室虐待丞相夫人的嫡女之类的流言了。”

带著洛诗晴到了那紫竹苑外面之后,陈氏便藉口自己身体不舒服扭头就走了。

对此,洛诗晴根本就不在乎,反正於她而言这又没有什么,反正自己这会儿都已经到了这个紫竹苑了。

看著种在院子里面的那些紫竹,洛诗晴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心中对那位已逝的娘亲也开始钦佩了起来。

若非真的是出於对自己的喜爱的话,她又怎么可能会给自己弄出这么精致的一个院子呢?旁的不说,单单是这院子里面的紫竹,应该也是费了不少心血的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天价前妻拒不复婚 快穿之女配手握封神剧本 昭棠赋 糖宝三岁半被全球团宠 错爱情深,洛少放肆宠 嫁给病娇王爷后我真香了 我在星际养崽成神了 重生之霍太太她娇软可人 快穿之我靠相亲系统撩遍男神 我为中华修古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