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武瀟瀟(2/2)
女生听到凌安楠肯定了她的答案,本来还一脸严肃,突然就像变脸一样兴奋的跳起,听见凌安楠询问她的名字,急忙收住手脚激动的回答道,“凌老师,我叫武瀟瀟,武功的武,瀟瀟洒洒的瀟瀟。老师你叫我瀟瀟就好了。”
凌安楠看著活力四射的武瀟瀟,转身走回讲台上,边走边笑著摇摇头,现在小女孩啊,真的是让人招架不住的厉害啊。
正了正脸色,凌安楠注意力转回泰德的案件上:“现在,我带大家来分析一下泰德心理,泰德是连环杀手的畸形幻想型杀戮渴望,发泄內在愤怒和满足极端控制欲望为目的的代偿性心理,中度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极端的性yu倒错障碍。”
“首先是幻想,指的是泰德的內在幻想世界,通俗理解就是常人的白日梦。泰德杀戮本质上来源於內在暴力幻想的不断刺激生长,可以在中学时期的偷盗行为初探端倪,之后被女友拋弃,这种暴力性幻想逐渐演变成性相关的虐待幻想。连环杀手的幻想和平常人的白日梦区別在,连环杀手会因为受到外界不断的刺激,而逐渐在內心预演这些幻想,他们缺乏內在控制力,最终会真实的实施这些预演。和平常人做梦,就只是做梦。”
“对於泰德的幻想的来源,有报导说是因为他作为教堂执事祖父经手没收当地的一些色情刊物,这也许是泰德性幻想的起源。另外,非常规的家庭道德关係也是其中的一个诱因。”
“其次,当我们看连环杀手的案件时,第一起案件尤为关键,因为在第一起案件里凶手常常会留下大量的证据,而且你可以在第一起案件里窥见凶手的最本质的动机和心理幻想,和凶手最熟知犯罪行为。在之后的案件里面,凶手会通过不断的学习而提升自己的犯罪手法,这些提升的犯罪手法会更加残忍和成熟,不一定能够提供足够的痕跡帮助我们完成逻辑分析。”
“就像在泰德案里,第一起案件里泰德选择了钝器砸晕,侵犯,窥yin,现场没有留下指纹。这些显示出,在泰德的最初的幻想中是和他所爱慕的对象高度相关的,没有留下指纹包括窥yin器,都可以帮助我们联想到失败的恋爱经歷,行为能力不强,反侦查有一定的意识,这些证据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缩小范围。”
“接下来是代偿心理,在这起案件里,史蒂芬妮就是泰德代偿主体,所有受害人都是按照史蒂芬妮的外貌形象进行选择的,长发中分,白种人,相貌出眾家庭条件优越。这种选择方式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找到凶手。”
“泰德转变的原因很简单,第二次逃狱后,他意识到他必须要儘快杀掉史蒂芬妮他所憎恨的这个前女友,否则就很难再有机会完成自己內在幻想的最后一个目標,所以他去向史蒂芬妮的家乡寻找史蒂芬妮,但是史蒂芬妮早年就移居纽约了,因此代偿主体的消失强烈的刺激和挫败了泰德。继而转向胡乱杀人,不再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思考,潜意识里,他希望警方能够抓到他,因为他內在幻想的主体消失了,失去了內在驱动力之后,带来了极大的挫败感,导致行为失控。”
“反社会人格障碍,不算是泰德的突出性格特点,除了蔑视法律和规则之外並不算突出。”
“最后一点,性yu倒错障碍。这一点几乎算是所有性连环杀手的共性,这种障碍包括所有除通过正常性行为获得快感之外,通过其他变態行为来获得快感,就被称为性yu倒错。泰德的性yu倒错体现在xing虐待障碍,恋尸癖和窥yin癖上。”
“很好理解,xing虐待障碍指的是通过对他人进行折磨虐待,是对方受到肉体和精神折磨,从对方的痛苦中获得强烈的兴奋和满足。行为包括:撕咬,殴打,针刺,捆绑,毁容,切割身体部位,甚至是毁尸,对关键器官进行破坏。”
“窥yin癖,通过窥视他人的关键部位或者脱衣过程甚至偷窥他人进行交流感情的活动,从而获得兴奋和满足,在过程中受害者是不知情的。”
“恋尸癖,指患者对尸体表现爱恋或吸引的现象,行为包括侵犯尸体,虐尸,和切割尸体。”
凌安楠停下讲述,看了看教室后面的时钟显示,还有五分钟时间就要下课了。
便引出最后一点,也是凌安楠认为研究犯罪最重要的一点,凌安楠说到:“当我们研究罪犯的时候,不免会被罪犯扭曲的心態所震撼,我们会说罪犯真变態,同时受害者的遭遇实在是过於悽惨,使我们很是同情。但是作为研究人员,你不能带有个人情绪,如果你想要真正的了解这些连环杀手究竟为什么会產生这些行为,你就要深入去思考,这些幻想是怎么產生的,又是在什么样的成长环境下被逐渐刺激发展成真实的犯罪行为。”
凌安楠神色变得严肃起来,眼神犀利的望著台下,“所以,只有当你能够像变態一样思考的时候,你才会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做出这些行为,並且预测,他们下一步行为。”
“今后,在研究犯罪的时候,丟掉你们过於泛滥的同情心和指责,因为只要你们没有经歷过他所经歷的事情,就没有立场去指责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