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点火的魔药学(1/2)
海因里希的调查很快有了眉目。
他敲了敲门,得到允许后推门而入,脚步沉稳,脸上带著一丝难以察觉的兴奋。
“男爵阁下。”
海因里希的声音压得很低。
“威尔逊提供的信息,我们的人初步核实了汉堡那边的接头点。”
“看起来……他说的是实话。”
林恩放下手中的笔。
“確认了么?”
“是的,我们的人偽装成普通的商人,按照威尔逊给出的暗號和接头方式,试探了其中两个据点。”
“对方的反应和威尔逊描述的基本一致,看起来確实是一条运作已久的走私线路。”
林恩的手指轻轻敲击著桌面:“那个叫杰克逊的中间商呢?”
“暂时还没能直接接触,我们的人还在外围观察。”
海因里希回答。
“按照您的吩咐,没有贸然行动,以免打草惊蛇。”
“很好。”
林恩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看来我们的威尔逊先生为了活命,还是相当配合的。”
“海因里希,按照原计划进行,挑选最可靠的人手,以威尔逊伙伴的名义,去接触杰克逊。”
“记住,我们的目的是利用他,搞到高精度的车床、鏜床。”
“是,男爵阁下。”
海因里希郑重应道。
“我会亲自挑选人手,確保万无一失。”
林恩挥了挥手:“去吧,这件事必须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海因里希行了个礼,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房门。
书房里只剩下林恩一人。
精密工具机,这是后膛枪製造的关键一环。
可现在普鲁士的工业才刚刚起步,很难自行仿製出独属於英国人的技术,所以林恩只能將希望放到杰克逊这条线,期望带来点惊喜。
但光有机器还不够。
后膛枪的核心,除了那个精巧的枪机,还有那枚划时代的“特製子弹”。
子弹本身好说,纸壳包裹铅弹和火药,工艺並不算太难。
毕竟他也没指望这么快就搞出来金属被皮的子弹。
真正的难点在於,底火。
如何稳定、可靠地引燃发射药?
林恩揉了揉太阳穴。
他知道答案:雷汞。
后装枪的研发,离不开雷汞。
1807年,英国人福塞斯將雷汞利用到枪枝的发火装置上,通过锤击的方式敲击雷汞进行点火。
1816年,苏格兰牧师亚歷山大·佛赛思发明了雷帽,用软铜的小帽填充雷汞,击发时通过火管的孔进入枪膛內,引燃火药装药。
再后来,就是他与施密特等人展示的,借鑑自普鲁士人尼古拉斯·冯·德莱塞开发的德莱塞针发枪。
但他確实也有不太懂的地方,比如现在,他就没法自己搞出来雷汞。
所以他得找一个既有天赋,又足够大胆,还必须绝对可靠的化学家。
刚刚成立不久的柏林大学,那里匯聚了普鲁士最聪明的一批头脑,或许,他要找的人就在其中。
他仔细翻阅了一下名单,目光最终停留在一个名字上:埃利亚斯·范斯博士。
资料显示,范斯博士非常年轻,刚过二十五岁,是洪堡亲自从耶拿大学请来的讲师。
他的研究方向颇为冷门,专注於各种汞盐化合物的性质,据说性格有些孤僻,实验室里时常传出一些异响和怪味。
“就是他了。”
林恩嘴角勾起一丝弧度,这种有点“疯”的科学家,往往才能搞出点惊世骇俗的东西。
他没有耽搁,换上一身便装,乘著马车来到了柏林大学。
化学系的临时实验室位於一栋不起眼的旧楼里。
林恩在瀰漫著各种难以名状气味的走廊里,找到了范斯博士的实验室。
门没锁,他轻轻推开。
里面的景象让他微微挑眉。
各种玻璃器皿、蒸馏装置、曲颈瓶堆满了实验台,桌上散落著写满公式和化学符號的纸张,空气中混合著硫磺、酒精以及某种更刺鼻的味道。
一个穿著沾满污渍实验服,头髮乱糟糟的年轻人正背对著门,全神贯注地盯著一个正在加热的烧瓶,嘴里还念念有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