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地方特色(1/2)
农历十一日上午,苏元正驾驶的黑色轿车便驶上了通往阳县的公路。
苏渺坐在副驾驶位上,手指轻轻敲击著车窗边缘,目光追隨著路边逐渐增多田地。
小玲乐滋滋的坐在后座,后车厢里装著她提回家的东西还有苏渺特別准备的礼物。
原本小玲是要搭乘班车回家的,今天去阳县的人很多,之前她想提前去车站买票,如今好了,不用辛苦去车站挤,也不用辛苦提著这么多东西奔波了。
路上小玲对他们说了不少关於炮龙节的事,相传始於北宋年间,当地民眾通过舞龙炸炮驱散瘟疫,后演变为祈福活动。
到底有没有这么久,她就不清楚了,反正肯定是从她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时候就有了,上千年的发展歷史是肯定的了。
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衝击和融合中渐渐演变,最终於清末有了成熟固定的庆祝模式。
苏渺问道:“小玲姐,你们的炮龙节是属於全民节日吗?每家每户都会参加。”
“对呀!基本上县里的人家都会做准备的,要买好多的鞭炮,家里也会准备丰盛的饭菜。县里的规模是最大的,有些村里的会自己扎一条舞龙来玩,有的会直接到县上凑热闹!
反正就是祈福嘛,希望这一整年都能风调雨顺,事事顺心。”
小玲的家在阳县中心地带,从邕城过去的路程,比去寧县还远了一半,所以他们中午才到。
他们刚进入县城,就被一阵喧天的锣鼓声吸引,这是遇上了彩架的游行队伍。
队伍由舞狮开路、舞龙保尾、四台彩架和乐师在中央,队伍长度將近一里。
乐师们演奏著激昂欢快的曲调,锣鼓声、弦乐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为这场盛大的游行吶喊助威。
游行队伍所到之处,街道两旁的群眾夹道欢呼,热闹非凡。
“快看!是彩架游行!”小玲激动地轻拍车窗。
只见四台装饰华丽的彩架被壮汉们稳稳抬著,每台彩架上都有三四个盛装打扮的孩童,或立或坐,摆出各种戏剧造型。
一个扮作哪吒的男孩手持火尖枪,额间点著硃砂,神情专注得可爱。
苏元將车缓缓开到路边停下,他们三人都下了车,站在街边欣赏著这难得一见的架游行。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小玲兴奋地说:“真是幸运,今年竟然有游架,这可不是年年可见的。这架想要精致就得做很长的时间,不止扛架的人,上面的小朋友也是经过训练的,要不上去坚持不了,还会哭鼻子。”
苏渺目不转睛地看著彩架,好奇地问道:“小玲姐,这些小朋友一直保持这样的姿势,会不会很累呀?”
小玲笑著解释:“肯定会有点累啦,但是他们都觉得能参加彩架游行是一件特別光荣的事情,而且为了这一天,他们都提前训练了好久呢。”
彩架游行队伍渐渐远去,但那热闹的场景和欢快的音乐似乎还在眼前迴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