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269章 朕是大周第一贪!

第269章 朕是大周第一贪!(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培养的宠物来自二次元 火影:我在暗部苟成超影 名门暖婚 重生很忙:我在七零开矿山 地仙只想种田 穿书后我成了男主毒唯 诸天之东皇不想成佛 诡律禁区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陆逢时

第269章 朕是大周第一贪!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辅佐天子、统领百官、治理万事!

这是宰辅大相公的核心职责。

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为国策,关乎国政,自可谓国之股肱、政之中枢、策之根本。

也因此,宰辅大相公之安危,系国政之稳,社稷之宁。

行刺重臣,位同谋逆。

行刺大相公,自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过,谁也不曾想过,竟然真的有人敢行刺大相公。

特别是行刺江昭——这位三十二岁的大相公,两代宠臣,国之干城,版本之子!

一则,刑典之上,关于刺杀重臣的罪状,无一例外,都是一等一的重罪。

单是记载的累累罪状,就足以让任何狂悖之徒都为之心头发憷。

二则,江昭的地位较为特殊。

作为变法唯一核心,江昭关乎国运,乃是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官家重视非常。

一旦有人行刺,判罚肯定会较刑典更重。

三则,江昭忧国忧民,为国理政,行踪一向是较为稳定,基本上都是在御书房,亦或是政事堂、昭文殿。

无一例外,其行踪都是一等一的核心区域,几乎不存在可供行刺的机会。

然而,出乎预料的是竟然真的有人敢于行刺。

而且,还是公然行刺!

于是乎,不出意外,上下齐震,官家震怒!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行刺主谋,皆诛连三族,从犯诛连一族,告密者牵连一族,削去爵位,贬为庶民。

仅是粗略一算,便已夺爵二十三户将门勋贵,牵连近万人之广。

罪责之重,判罚之狠,遍观青史亦是罕见之至!

一时间,自上而下,市井庙堂,皆是大震。

梧桐叶落,桂子飘香。

熙丰四年,九月十三。

御书房。

一君一臣,相对而坐。

“七十三万兵籍?”

赵策英拾着文书,不免为之一诧。

这是军改统计的真实兵籍人数。

自从十余纨绔子弟的罪状定下以来,枢密副使甘国公遭到斩首,将门勋贵连削二十三户,世袭罔替少了近乎六分之一,就连世袭国公都牵连了足足五户人。

其中蕴含的威慑力,自是非同小可。

特别是自熙丰元年以来,官家与江昭,一君一臣,下手可谓是相当之重。

贬黜大学士,废立中宫皇后、移除太庙庭、罪责两浙水系.

凡此种种,下手是真的狠啊!

自然而言,将门勋贵为之慑服,都罕有的低调了起来。

其后,顾廷烨、王韶二人相继上位补缺,入主枢密,军改推行自是毫无阻力。

仅四十余日,枢密院就呈上了兵籍统计的相关文书。

不过

“这是真能贪啊!”

七十三万人!

其中,甚至还囊括了一些老弱病残。

“胆子也是真大啊!”

赵策英微眯着眼睛,摇了摇头。

七十三万,这一统计结果着实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尚未军改以前,官府统计的数据是一百一十余万兵籍。

结果,实际上竟是仅有七十三万?

两者可是足足相差了近四十万兵籍。

也就是说,上报的兵籍缺了近三分之一。

三卷兵籍,就有一卷是造假、贪墨的“假人”。

简直是骇人听闻!

“京畿禁军与边疆禁军较好,兵籍十之八九为真;地方上禁军监管力度较差,仅十之五六为真。”

江昭一副毫不意外的样子,平和道:“这样的贪墨程度,尚在意料之中。”

“缺了三成有余,这还尚在意料之中?”赵策英注目过去,“啧”了一声。

综合来讲,足足缺了三分之一。

这种贪墨程度,可不是一点半点的骇人。

这与地方大族藏田的性质还不一样。

地方大族藏田也就影响赋税,从赋税征收上间接影响国力。

虚假的兵籍,那可是会直接影响征战的局势。

试想一下,万一敌国出兵十万,枢密院也决定出兵十万,以十万对十万。

结果,实际上入边的就六七万,一下子就成了六七万对十万。

这还打什么?

连这种影响征战局势的兵籍都敢贪,还敢贪掉足足三分之一,由此观之,武将勋贵的胆子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大。

江昭垂手肃坐,淡淡道:“人心有欲,有欲则贪。”

“文臣藏土地,武将藏兵籍,都是贪。无非在于,有人是一时小贪,有人是千古大贪而已。”

“连大相公都敢刺杀,区区贪墨一点兵籍,更是不足为奇。”

赵策英一怔。

这.好像还真是哈!

不过

小贪,大贪?

这种说法,却是较为新奇。

赵策英注目过去,奇道:“何为小贪,何为大贪?”

“人人都贪,就连臣也贪。”

江昭一副供认不讳的样子,徐徐道:“因人而异,贪欲有大小之区别,臣就是典型的大贪。”

“小贪贪一时之利,贪钱财之物,大贪贪致君尧舜,贪万世之名。”

日常画饼!

“这样啊!”

赵策英恍然,连连点头。

那.朕也贪,还是大贪!

朕是大周第一贪,江卿是大周第二贪!

江昭沉吟着,并未在“大贪”这一话题上久留。

画饼也得讲究留白,不能探讨得太过深切,否则就显得太过刻意。

“天下兵籍,都已统计得一清二楚。”

江昭伸手,传过去几道文书,徐徐道:“九、十、十一,为期九十日左右,主要任务就是老弱病残卸甲归田,军卒重整合拢。”

“嗯。”

赵策英点着头,伸手过去。

就大局布置上,江昭几乎是独一档的水平。

“咦?”

“这——”

赵策英拾过文书,粗略一扫,不免一诧。

几道文书,除了其中一道是关于军改的规划以外,其余两道都并非是军改政令。

两道文书,主要记载了两部分内容:

一、货币布局。

二、海军扩建。

“就是不知,子川有何布局谋划?”赵策英沉吟着,一脸的求教。

这两道政令,都有点偏向于长远布局。

特别是“货币布局”这一政令,着实是让人费解。

“布局大一统!”江昭面上一肃。

作为大相公,江昭可谓日理万机,特地入宫自然也不可能是单纯的为了上呈一道兵籍统计文书。

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上呈手中的几道政令。

布局大一统?!

赵策英身子一震。

短短的一句话,让其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子川,可否细细说来。”赵策英坐正身子,稳住心神注目下去,目光灼灼。

“三冗积弊。冗官已有吏治消磨,日益消减,自可解决;军改推行,军中的老弱病残就要卸甲归田,冗兵亦可解决。”

“至于冗费,解决的意义不大。”

“如此,三冗自解。”

所谓三冗,本质上其实就是“钱”的问题。

冗兵、冗官、冗费,三者导致财政赤字,社稷将颓。

然而,就理论而言,从银行建立的那一刻,三冗问题就已经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两万万贯以上的存款,足以支撑一切可能到来的财政赤字。

当然,户部是户部,银行是银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华娱:塌房系顶流,又又又塌了 御兽从成为开拓区领主开始 离婚后,她光芒万丈 互相敌视的仙子们,总想让我墮落 穿书七零,换嫁高冷硬汉后被宠上天 八零:手握空间撩糙汉,假千金她贏麻了 捡了株小仙草,五个舅舅追着宠 东京:我顺走了校花的贴身系统 错嫁后她成了第一财阀夫人 被全网黑后,我靠种地爆红全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