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hao.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 第103章 君王问策!

第103章 君王问策!(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培养的宠物来自二次元 火影:我在暗部苟成超影 名门暖婚 重生很忙:我在七零开矿山 地仙只想种田 穿书后我成了男主毒唯 诸天之东皇不想成佛 诡律禁区 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陆逢时

赵祯负手而立,沉吟道:“边军二十万,须得防守陕西路、熙河路。特别是熙河路疆域不稳,无人常驻,以英国公一己之力,实在是分身乏术。”

“臣不日就出发,赶往边疆。”江昭连忙答道。

熙河一路,近乎凿穿了西夏与吐蕃,也因此而疆域特别长。

英国公执掌军伍,既得通过陕西路正面防守西夏,也得注意熙河路。

一旦吐蕃部落真的东进,战线太长,信息传达需要时间,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遥控”指挥战场。

遥控指挥,要是成了还好,说不得让人称颂一句名将。

可要是不成,那就妥妥的钉死在耻辱柱上。

疆域到手没多久,万一真的丢了,可就是千古罪人。

如此,也就怪不得英国公心中发慌。

(如图:疆域是真的长,基本上就是夹在中间,鞭长莫及)

赵祯缓缓点头。

他特意召见江昭,为的就是此事。

“治政熙河,江卿何解?”赵祯平和问道。

边疆一事,说紧急也紧急,说不紧急也还好。

以江昭的本事,既然能开疆拓土,就能镇守疆域。

吐蕃内乱,但凡不出意外,就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

相较而言,赵祯更想知道江昭的治政策略。

当然,这也是历任封疆大吏外放时的流程。

君臣商谈,治世之道。

一方封疆大吏,掌握千万人的生计。

要是放到汉末时期,那就是妥妥的诸侯王。

执政一方,封疆大吏近乎拥有绝对的权力。

要是治理的太糟糕,官逼民反,说不定就会动荡国本。

也因此,任何一位封疆大吏,都值得皇帝郑重。

所谓的京官高一级,对于封疆大吏而言,不存在这种情况。

江昭并非封疆大吏,但行的是封疆大吏的权势、职责。

一些该问的,还是得问一问。

江昭沉吟,答道:“以兵戈守疆土,行政安人和之道,蕃汉相融,稳固疆土。”

自古以来,新开疆拓土的疆域,都非常不稳定。

一不小心,就可能让人抢了回去。

熙河七州,也是一样。

导致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是涉及吐蕃百姓、西夏百姓的归属感问题。

熙河七州,吐蕃与西夏撤军,但却还有不少普通百姓常居。

相比起将士,百姓一生也未必走出小镇。

边军开疆拓土,怎么着也不可能真的出手大规模屠杀无辜百姓。

蛮夷之地,作风与汉人大不相同。

对于这些百姓而言,汉人执政根本没有任何归属感。

一旦吐蕃、西夏边军卷土重来,那些无辜百姓就可能成为间谍、带路党。

文化不认同,哪怕占据了一百年,也没什么作用。

一旦部落起势,天然得到认同,成功一次,就能夺回疆域。

这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要让疆土彻底稳固,唯有蕃汉、夏汉文化融合,建立书院,鼓励部落高层子嗣入学,实行同化政策。

“或可实行屯田政策,鼓励蕃汉通婚,茶马互市,经济融合。”

屯田政策,可让军队实现一定程度的资源自我补给。

否则,没有任何一个国度,可承受长时间的征战消耗。

几十万军队,天天吃的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要想实现粮草自由,唯有屯田。

蕃汉通婚,则是最经典,也是最管用的汉化解法。

相比起游牧文明,农耕文明要高端太多。

一旦结成夫妻,日常生活,加上儒家学说的影响。

不出三五年,就可见成效。

持续二十年以上,更替了一代人,疆域就可彻底稳固。

赵祯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些做法,起码大方向上没有任何问题。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紈絝太子妃是京城大佬 穿成四个大佬的农门长姐 离婚后靳少天天哄娃 重生后我和渣男离婚了 战爷的小娇娇开挂了 替嫁后,植物人老公让我一胎双宝 九零学霸小甜妻 穿书八零之肥妻火辣辣 陆总的小作精又凶又甜 重生之医品娇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