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谁赢,他们帮谁!(2/2)
“棋已落子,谈何悔棋?”司马光罢了罢手,目光坚定。
如今,他已经落了子,而江昭尚未落子。
一旦江昭也落子,双方就正式争斗。
是以,江昭暂时劝降,表示可以给个机会,不落子,两者和平相处。
他走的是一步险棋,一旦落败,万劫不复。
江昭大度,送了一次悔棋的机会,自然是气度非凡。
可惜,他不需要!
熬了十一年,几乎没有任何进步,司马光的心态有点崩,再也不肯苦苦的熬。
江昭、王安石,两人都是各自下一任党魁的苗子,走的并非是熬资历的路子。
江子川是宰辅大相公的弟子,落魄之际雪中送炭的人物。
王安石是养望之人,常年养望,自有不菲的关注度。
相较而言,他辛辛苦苦的熬资历,简直累死人。
他也想学两人!
可惜他履历不行。
如此,也唯有兵行险招。
架空小阁老。
世人皆道小阁老入仕即巅峰期,他不信!
他要称量小阁老的水平。
“大人,接下来该当如何?”转运判官刘平恭声问道。
判官陈辛也望了过去。
他二人,都是司马光的核心心腹。
“江昭此人,乃是韩大相公的弟子,自有傲骨,不试一试,肯定是不肯退避。”
司马光沉声道:“眼下,转运司九成官员都是我的人,江昭手中权势无几。往下,就得是让他显得无能。”
文人墨客,最好脸面。
一旦江昭身上沾了点“平庸”的名声,他定然会自行调走。
文人养望,最怕的就是这玩意。
“这还望大人示下。”刘平望了过去。
“转运司主管财政。作为主官,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收赋税。”司马光缓缓道来:“陕西路为边疆,一部分赋税得上缴汴京,一部分赋税供给边军,一部分赋税储存备急。”
“此事,事关军伍、汴京,要是连赋税一事都办不好,岂非主官无能?”
说完,司马光望向两位心腹。
大周实行两税法,取消杂役杂税,统一按田亩、财产收税,六月、七月收一次夏税,九月、十月收一次秋税。
要是商贾,则是上缴资产的三十分之一。
赋税收不齐,绝对是最能体现主官无能的举动之一。
“这?”
刘平一惊:“收不上底下人的税,万一江大人上报了朝廷,怕是会有军队镇压吧?”
这让人怎么敢干啊?
大族是州郡一地的土皇帝。
也因此,他们也更清楚真正的皇帝是怎样骇人。
偶尔一些小事也就罢了,事关赋税,怎能不交?
“别急。”司马光胸有成竹,罢了罢手:“纳不上税,一旦江昭有意上奏朝廷,我便主动站出来,承担税收之责。”
“主官收不上来,副官却收的上来,自会有人传扬此事。”
不是不缴税,而是迟缴税。
如此一来,一旦舆论成形,则大事可成。
刘平了然,抚须点头。
还真别说,的确能显得江昭无能平庸。
“大人,具体得多少人不缴赋税?”刘平又问道。
作为陕西光州人,司马光自然算是半个地头蛇。
不过,地头蛇这种东西,影响力几乎都是局限于一郡之地。
路一级关系太杂,莫说是司马光,便是内阁大学士,也未必能彻彻底底的影响一路之地。
要让一路的人不交税,未免不现实。
“要是算是你二人,合计三州的大族!”司马光给出了答案。
这是他的极限。
光州是他的故乡,无需多言。
他有把握说服光州的大族助力。
妻子出自陕西州郡大族,他也有把握说服一州助力。
余下的一州,则是落在了刘平与陈辛的身上。
两人起码可以决定他们本族不上赋税,两族勉强可合计一州。
陕西路二十四州,三州之地的大族不缴税,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刘平、陈辛二人相视一眼,齐齐点头。
干就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