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儋州是个好地方!(二合一)(2/2)
说着,康王氏长长一叹。
她这么做,自然是要澄清一下,试图挽救自己本就不太好的名声。
盛华兰的几场哭诉,让她的名声飞快崩坏。
女儿与姐姐争斗起来,让本来已经发放了一些印子钱出去的王若弗心中彻底胆寒,连忙向女儿坦白了一切,发放的印子钱也都消去了借据,不敢再乱来。
不单印子钱的事没成,她的丈夫康海丰,也心生了休妻之意。
那老东西本就是好色之人,养了不少小妾,平日里她管的甚严,夫妻二人没少吵架。
这次,康海丰是真动了休妻的心思。
“不必了,康大娘子。”盛华兰连连摇头。
康王氏的赔礼没有半点诚意,她断然不可能答应。
“康大娘子一连四天都来江府烦扰。”
盛华兰一脸的委屈:“我实在不知道哪家的妇人,扛得起亲戚连着四天的烦扰。要是官人不开明,又叫我如何自处?”
“以往,我母亲是养在舅舅膝下,不受外祖母宠爱。甚至涉及姻缘婚事,也是康大娘子先挑。”
盛华兰一叹,望向一众官眷贵妇:“我父盛纮边疆为官,不见康大娘子走访亲友;华兰结亲,也不见康大娘子。我二人一辈子也没见过几次,康大娘子何必逮着我不放呢?”
一句话,又透露了不少信息。
“华兰告退。”言罢,盛华兰行了一礼。
几乎同一时间,好些贵妇官眷都面露了然之色。
从康王氏的举止而言,传言几乎都是实情。
而从盛华兰的谈吐、举止来看,所谓的外甥女与姨母,并不相熟。
这也不奇怪。
康王氏一向是待在汴京,亲戚之间没有走动,慢慢的亲缘也就淡了下去。
康王氏面色微变。
盛华兰这要是走了,她脸面何存?
她特意喊来的外甥女,连留都留不住,更别提澄清关系。
这不是坐实了吗?
“华兰。”康王氏连忙紧紧攥住外甥女的手,说道:“同气连枝啊!”
盛华兰冷冷望了康王氏一眼,淡淡说道:“华兰还有事情,还请康大娘子莫要阻拦。”
康王氏面色微沉,她着实没想到盛华兰这么不给脸面。
她好歹也是长辈啊!
“康大娘子,华兰妹妹有了身孕,还是莫要攥手太紧。”
章衡之妻赵筠心是个小家碧玉的性子,甚是心细。
一见康王氏紧紧攥着不让走,她连忙上前一步,扯开了两人。
她是混文人圈子的官眷,丈夫一族曾出过百官之首,丈夫也是肉眼看见的有前程,可不见得就怕了落魄的康王氏。
怎料,康王氏竟然撒起了泼。
“谁还没怀过身孕呀?”
草场上,苏轼。苏辙、章衡、曾布几人,不急不慢的玩着锤丸。
江昭方才送走了过来问候的吴大娘子与送酒水的齐衡,余光往长亭的方向一望,不免一惊。
“那是怎么了?”
此言一出,其余几人也齐齐望了过去。
只见盛华兰、王弗、魏玩、史清婉、赵筠心五位女眷,这会儿都站在长亭边,似有争吵之事。
“走吧,过去看看。”
江昭说了一声,大步往前赶去,几人也都连忙跟了上去。
长亭。
“华兰,你闯出来也不容易。作为姨母,我说要一起相互扶持,难道有什么问题吗?”康王氏一脸的不解,据理力争。
说着,她还望向了十几位官眷贵妇。
殊不知,这种做法让人暗自厌恶。
平时不走亲戚,一走亲戚就要求擢升提携,这谁受得住?
她一副长辈的姿态:“这个世道,都不容易。外甥女婿既是韩阁老的弟子,官居五品,那就更是该相互拉一把。我这么做,也是为了你好啊!”
盛华兰脸色一冷。
谁求人是这么求的?
康王氏不断的说着话。
这些日子,她一直去拜访盛华兰,谁曾想竟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她算是看了出来,还是得道德绑架。
作为盛氏女,她就不信盛华兰不在意盛家的名声。
盛华兰就要说话,一道温和的声音却传了过来。
“怎么了?”
江昭走近:“怎么有点吵起来的架势?”
江昭一来,好些官眷连忙点头示意,不失礼数。
这可是小阁老,韩阁老唯一的弟子!
“官人。”盛华兰轻叹一声,附在江昭耳边说了几句话。
江昭了然,大致清楚了是什么问题。
这些日子,康王氏的事情他也有些了解。
本来,他是有意以势压人,干脆贬了康海丰。
但妻子担心康王氏再来攀附,有意先搞臭康王氏的名声,切割一下关系。
如此,江昭也就任由着她。
“康大娘子,我妻子所言也不无道理。哪有姨母天天拜访外甥女的呢?”江昭淡淡说道。
不少官眷皆是点头。
与人为妻的女儿,娘家人天天拜访,这还了得?
江昭一来,康王氏气势一下子就弱了不少。
作为常年混迹顶级权贵圈的人物,江昭无声间透露的气势,就让人心中自主发慌。
康王氏连忙解释道:“外甥女婿有所不知,有道是同气连枝,将来她姨夫有了本事,对于长柏也是一种助力。我这也是为了华兰好。”
“同气连枝?”江昭抬了抬眼皮:“所言倒也有些道理。不过,康大人政绩平庸匮乏,实在是让江某无颜举荐。”
江昭平和承诺道:“以一贯论之,京官下地方可升一级,儋州乃是有为之地,不妨让康大人下去历练一二。要是有了政绩,江某定然亲自举荐!”
康王氏脸色大变。
其实,江昭说到“儋州”一词,她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不成想,竟然贬儋州?
哦不对,级别升上去了,成了七品!
“华兰,我是你姨母啊!”康王氏脸色大变。
盛华兰没有作声。
康王氏心头大慌,连忙攀咬道:“你爹盛纮宠妾灭妻,你盛氏门风不正!”
此言一出,江昭摇了摇头。
“人人皆道太师嫡女贤良,我看未必。”
言罢,夫妻二人,缓步走开。
章衡、苏轼、苏辙、曾布,以及四人的妻子,相随跟了上去。
“青竹蛇儿口!”
“黄蜂尾上针!”
“两般皆是可!”
“最毒妇人心!”
一首随口小诗,钉死了康王氏。
泥菩萨还有几分怨气呢!
康王氏天天叨扰,江昭又何尝不烦?
十几位官眷贵妇面色微变,相继走开,生怕受了波折。
这个时代,本就是男尊女卑。
要是谁被小阁老的这首诗沾上,怕是得名声恶臭。
什么是降维打击,这就是降维打击!
素来名扬天下的名士,一首随口小诗,就得让人名声骤损!
“儋州?”
“不,不要去儋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