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秋日寄內(求月票)(1/2)
第241章 秋日寄內(求月票)
“学政马书翰已经传出话来,蜀州所有拥有功名之人都须参加,不到者革除功名,且永不允许参加科考。”
陈云帆看著陈逸正色道:
“先前你错过两次岁考,便是有金陵书院给你作保,你也已经从廩生降到附生。”
“这次你若错过,后果可想而知。”
见陈逸默不作声,他继续道:“再有,马书翰还上书朝堂提请圣上,改了六等黜陟法部分內容。”
“哦?改了什么?”
陈逸知道六等黜陟法,其实是类似“优良中差”或者“甲乙丙丁”的考评成绩。
分“一等”至“六等”,一等最高,六等最差。
其中一等、二等获得奖赏,三等相当於及格,不奖不罚。
而到了四等,就会受到责罚,一般都是由书院先生打手板。
五六等更不用说,轻者赶出书院,重者革除功名降为童生,重新来过。
陈云帆神色难得认真,道:“三等之下,酌情革除功名。”
“酌情?”
“是,除了学政的评价外,还会询问蜀州布政使司、书院先生以及长者建议,是为『酌情』。”
陈逸明白过来,等於是有了一定的操作空间啊。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所谓的衙门、先生等评价,关键还在於“人”。
这些人选得好,那么蜀州生员自然可以得到类似往年的结果。
若选得不好……那就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了。
驀地。
陈逸想到先前在贵云书院时,听到李怀古和岳明先生两人的那些话。
——那位蜀州学政马书翰邀请岳明先生担任本次岁考的副考官之事。
记得当时岳明先生曾说他和马书翰不和,马书翰邀请他担任副考怕是存心刁难。
陈逸想著,不动声色的问道:“马学政什么时候有了这决定?”
“他昨日来布政使司说的。”
“我看他那语气,显然是想为蜀州生员好好教授一番。”
“也不知他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知所谓。”
见陈云帆骂骂咧咧,陈逸心下瞭然,笑著问道:“两位布政使没有异议?”
他知道大魏朝中,一州学政的官职不高,顶多从四品。
比之刘洪、杨燁相去甚远。
但学政並非地方官,而是类似“钦差”官职,通常是由圣上钦点委派,考核一州读书人成绩。
这也造就学政一职的特殊性——他们可以直达天听。
想来刘洪和杨燁即便不满意马书翰的做法,怕也不会太直接的表露出来。
陈云帆喝了一口酒,不屑的说:“杨大人自然是不满的,他本就主持蜀州学事,怎可能任由姓马的胡来?”
“可架不住刘洪答应下来啊。”
陈逸微一挑眉:“刘大人支持?”
他心下合计。
算算时日,岳明先生应该已经找到杨燁將副考官一事给婉拒了。
难道马书翰奏请六等黜陟法修改一事,提前知会了刘洪?
可他同意的目的为何?
要知道蜀州生员岁考不过,对刘洪这位主政一方的大臣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除非是他们二人一起商议的。
陈云帆嗯了一声,放下酒杯,继续劝说道:“我猜姓马的没安什么好心。”
“这次你还是参加一下,以你的才学,通过岁考轻而易举。”
陈逸脸上露出些笑容,点头道:“兄长这话说的在理。”
先前他就已决定参加这次岁考,何况如今这种莫名其妙的境况?
他倒想看一看马书翰……或者刘洪这位布政使想做些什么。
陈云帆瞥了他一眼,哼哼道:“从小你就跟一头犟驴似的,难得你这么听劝。”
不过他也知道,若不是近五年意外,陈逸估摸著早就高中出仕,没可能落到今日田地。
归根到底,他还是要询问母亲崔鈺才能清楚內中缘由。
吃吃喝喝,说笑一番。
大多数时候都是陈云帆在说,诸如布政使司衙门公务繁忙,他这位参政可算倒了大霉。
“萧东辰这一死,衙门內参政就剩我一个,原有的公务要处理不说,他那边的也要我兼顾。”
“若不是李怀古帮衬,我怕是一点空閒都没。”
见他提及萧东辰,陈逸自是清楚缘由也知道他死不足惜,可萧婉儿终归神色有些不自然。
一旁的崔清梧见状岔开话题,笑道:“云帆哥哥这么辛苦,也是收穫颇丰。”
陈云帆闻言挑了挑眉,接著便略带得意朝陈逸说道:
“清梧说的没错,为兄做了那么多事,年末功绩考评至少也得是个甲。”
陈逸知道他又炫耀起来了,暗自笑了笑,面上却也恭维几句。
“兄长刚刚高中就被圣上器重,封为蜀州布政使司参政,以后仕途应也是一帆风顺。”
哪知陈云帆面上笑容消散几分,撇嘴道:“那位可没这么好心。”
“哦?还有缘由?”
“眼下还看不出来,但以我在京都府的见闻,那位雄才大略,所行之事从不会无的放矢。”
“他將我与李怀古发配来蜀州,估摸著以后还有其他安排。”
陈逸自也有这猜测,原本还曾猜测陈云帆来蜀州是为了接任杨燁成为右布政使。
如今见陈云帆说得这么直白,他心里反倒又有些疑惑。
或许那位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在蜀州这张棋盘上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这时,崔清梧起再次身为两人倒满酒水,笑著说道:
“今日算是家宴,还是不说衙门中的事了吧?你说呢,婉儿姐姐?”
萧婉儿看了看陈逸,见他面带笑容,便也点了点头。
崔清梧將他们神色看在眼里,脸上笑容不免灿烂几分。
这两人……有些不对劲呀……
未时过半,酒足饭饱。
陈逸和萧婉儿等人方才起身离开。
崔清梧和陈云帆跟著来到店外相送。
崔清梧取代春莹给陈云帆撑著伞道:“婉儿姐,过两日酒楼生意平稳,我再前去萧府拜访你。”
萧婉儿轻轻頷首,微笑说隨时恭候。
反观陈云帆和陈逸兄弟俩就没那么客套了,只隨意的说笑打趣几句。
可陈云帆见是陈逸仍是没事人般,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逸弟如今名声在外,书道圆满,又是贵云书院的教习,以后难免会惹来旁人妒忌。”
“有时间,你得多多修炼武道,免得被一些不长眼的人打上门。”
“兄长才是要小心些,你这状元郎风头无两,且还没成家,没准哪天就被人掳走成婚了。”
没等陈云帆开口,旁边听到两人对话的崔清梧登时开口道:“谁敢?!”
陈云帆瞪了眼陈逸,无声说哪壶不开提哪壶,转而摆手道:“逸弟戏言,不能当真。”
接著他看向萧婉儿:“婉儿姑娘,以后可得让我逸弟多多修炼武道才行。”
不过显然,他这话的效果约等於没有。
萧婉儿只是温和笑著,美眸落在陈逸身上,並不去回应。
见状,陈云帆悻悻然闭上嘴,暗自嘀咕几句,摆手打发陈逸离开。
等著吧,早晚打得你低头喊兄长厉害。
陈逸可不知道陈云帆心里的想法,互道再会,便带著萧婉儿回返萧家。
隱约中,他还能听到陈云帆和崔清梧的对话。
诸如你別担心,逸弟真的只是戏言,我的实力你还不清楚之类的。
大抵是先前陈逸说得那些话起了作用,使得崔清梧有些担心。
说说笑笑间,陈逸几人身影各自散开,消失在雨幕之中。
可在不远处的裁缝铺子里,却有一位穿著小廝麻布衣裳的中年人打量著他们。
他看了片刻,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鸞凤,雏鸟,陈大公子……
这几人来了蜀州后,倒是都与先前变了模样。
想了想,他朝身后的掌柜招手道:“联络鸞凤,今晚子时来此一会。”
“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