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洛水祭典 才子佳人(1/2)
第52章 洛水祭典 才子佳人
洛水显圣,天授神都。
自武则天以“圣母临人”之姿登极,洛水便不再是寻常河流。
垂拱四年,武承嗣献洛水白石,上刻“永昌帝业”之谶,洛水遂封“显圣”,立庙享祭,成为武周天命所归的象征,洛水祭典,自此为国之大事。
原本十月初一大宴之后,就是洛水祭典,诚邀各国使臣观礼。
不料大宴之上突发刺杀,武皇受伤,余孽潜逃,洛水祭典便只能推迟,直到阿史那燕等刺驾逆贼尽数落网,方才重启祭礼事宜。
这一次不再是原定的武承嗣主持监祭,而是换成了太平公主李令月,也算是表彰鸢卫在此次抓捕逆贼中的突出功劳。
李令月对此很重视。
权力这种东西,向来是你多一块,我就少一块。
只有办好了事情才能拿捏的住,否则就算武则天硬给,没本事办好,也只会落得马谡的结局——诸葛亮能破例“违众拔谡”第一次,但绝不会有第二次,马谡街亭丢了大脸之后,即便不死,也是终生无望再带兵。
午后,未时初。
正平坊公主府邸朱门洞开。
“太平公主驾至——”
三百铁甲禁军分列两行,玄甲映日,槊锋森然。
前导十二名宦官执金瓜、龙旗,旗面绣凤衔牡丹,暗喻公主“李武血脉,两朝贵胄”,随后八名宫婢捧香炉、拂尘,青烟缭绕间,一辆翟车缓缓驶出。
车辕饰金,帷幔垂纱,四匹白马拉辕,马额缀红缨,蹄声如雷。
太平公主正襟危坐,姿态端庄。
这一次她是盛装出行,头戴七宝钿金冠,冠上缀以明珠、瑟瑟、玛瑙,光华流转,映得眉目如画,额间一点翠羽钿,更添几分贵气,两鬓簪金凤衔珠步摇,随翟车行动珠玉轻颤,熠熠生辉。
身上一袭蹙金绣鸾纹锦袍,以蜀地最上等的云锦裁制,金线盘绣成鸾凤穿纹样,华彩夺目,腰间束九环蹀躞玉带,玉质温润,环佩叮当,肩披泥金帔帛,随风轻扬,如流霞映日,足踏凤头丝履,鞋尖缀明珠,似踏在云霞之上。
这般装束,非但显出公主之尊,更暗含武周皇室之奢靡风华。
路旁行人见之,无不退避两侧,俯首低眉,唯恐僭越天家威仪。
这便是太平公主出行的盛景,煌煌如云间明月,街巷寂然无声。
“……”
陆沉渊骑马跟在车架旁,频频侧目,心说没想到这小娘皮还有这气势!
这还是那个动不动面红耳赤的家伙吗?
吓我一跳!
“看什么?”李令月依旧保持着端庄的坐姿,目不斜视,却压低了声音问道。
陆沉渊笑着低声回道:“殿下这般风姿,倒叫卑职想起《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之句,只是……”
他故意顿了顿,见公主虽仍端坐,耳尖却已微微泛红,才继续道:“曹子建笔下洛神‘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却不及公主此刻‘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之万一。”
“……”
李令月闻言,面上不显,指尖却不自觉地绞紧衣袖,轻嗔道:“外面这么多人看着,别逗我笑……”
陆沉渊看她故作威严却掩不住笑意的模样,轻声吟道:“‘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古人诚不我欺。”
李令月耳尖更红,微微低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让你别说了……”
“好,不说不说。”
“……回去再说。”
“回去也不说。”
李令月闻言终于忍不住抬眼瞪他,却见陆沉渊笑得一脸得意。
“咳!”
元清霜实在看不下去了,赶紧以眼神制止:二位可以了啊,这大庭广众的稍微克制点,虽说全神都都知道你们俩那点儿事了,这毕竟是正式场合,注意影响!
李令月深吸一口气,赶紧岔开话题:“诺嘎那边可盯紧了?”
元清霜道:“他回了千金公主府,继续炼药,之后就不好再盯了……”李昭棠毕竟也是公主,府里也有能人,总不能明目张胆的进府,元清霜补充道:“他进丹房之后再未出府,府外也加派了人手,看的很紧。”
“不要松懈。”
李令月已经从陆沉渊口中得知诺嘎可能所谋者大,可母亲已然同意他进机关城参与破解,她这边就不能跟她对着干,只能严防死守,静观其变。
说话间,车驾很快来到洛水河畔“告成坛”。
春官侍郎豆卢钦望(鲜卑族,本姓慕容)正督促最后一批工匠修整祭台台阶,见公主仪仗至,立即整理衣冠,率众工官趋步向前,在车驾三丈外站定,躬身行礼:“微臣豆卢钦望,率将作监属官并工匠人等,恭迎殿下。祭台诸事已备,伏请殿下查验。”
李令月扶着元清霜的手缓步走下翟车,足尖踏地时,凤头丝履上的明珠在阳光下泛起温润的光晕:“豆卢侍郎免礼。”
豆卢钦望直起身,仍保持恭敬姿态,侧身引路道:“殿下请随微臣移步,祭台主体已竣工,只待十日后吉时铺设祭品。”
李令月点头,随他前行,陆沉渊做侍从跟在她身后。
祭台以青石垒砌,台基四方,中央立九鼎,鼎身铸山川纹饰,象征武周疆域。
李令月抬手轻抚鼎耳,触之冰凉,问道:“此鼎铸成后,可曾试火?”
豆卢钦望答道:“回殿下,三日前已行‘燔燎之礼’,鼎内燃松柏,烟气直上,无滞无散,司天监言此乃吉兆。”
李令月目光微动,又问:“洛水水位近日可有异动?”
豆卢钦望略一沉吟:“自去岁冬至今,洛水清浅,然三日前忽涨三寸,水色澄碧,沿岸渔人皆言‘龙神吐息’。”
李令月唇角微扬,似笑非笑:“哦?倒是个好兆头。”
陆沉渊听的想笑,指定又是武家人的手笔,装神弄鬼,各种祥瑞。
李令月缓步走向祭台边缘,俯瞰洛水,时值十月深秋,洛水两岸层林尽染,漫山红枫如火,映得整条河道都浸在一片绯色之中。
秋风掠过,万千枫叶簌簌作响,如红浪翻涌,美不胜收。
李令月心里很想跟陆沉渊驾舟游玩,但也没忘了正事,她忽而侧首,问道:“祭典亚献者何人?礼部可曾拟定?”
豆卢钦望垂首:“按礼部议定,当由魏王执亚献。”
“……”
李令月指尖在袖中轻轻一蜷,面上却不露分毫,只淡淡道:“嗯,魏王稳重,倒也合适。何人终献?”
豆卢钦望依旧平静:“当由皇嗣执终献。”
李令月松一口气,看来这帮人到底还是想着李家。
初献由主祭担任,这没什么好说的,亚献者地位仅次于主祭,“武周”祭祀,母亲不会选择四哥,让武承嗣来突显武家地位,也是表彰他在助武登位中的贡献,这是必然。
至于终献,可以给武三思,也可以给肱骨大臣,诸如岑长倩、狄仁杰,甚至眼前这位主管祭祀的豆卢钦望都可以,但礼部拟定的人选为四哥,这便是尽可能平衡李武两家了。
李令月正色道:“侍郎辛苦。”
豆卢钦望眉头微动,似乎没想到李令月这么快反应过来,神色间颇为欣慰,也不枉他们这些老臣殚精竭虑了,随即整肃神情,郑重拱手道:“殿下言重。臣等不过尽本分而已。”
接下来李令月围绕祭祀步骤、诸般仪仗、禁军驻防等事,与豆卢钦望对答如流。
陆沉渊不由挑眉——这位公主殿下,还真有几分天家气度。
他闲来无事,干脆一心二用,默默修炼。
忙了将近一个时辰,李令月终于将诸事议定,确保万无一失,这才有闲暇时间,让仪仗回返公主府,她自己带着陆沉渊直奔停泊在不远处的画舫游船。
这是她的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