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105第二艘委托者(第四更38k)(1/2)
第104章 105-第二艘委托者(第四更3.8k)
(上一章标题搞错了,写这个的时候给昏头了,已改!)
雷恩紧紧抓住指挥椅的扶手,不动声色地调整着部署。
他让“白手舰队”这支精锐力量加速向前,超过了作为舰队核心的旗舰“击退号”本身。
他的目的是将“击退号”置于整个舰队相对靠后的中央位置,而不是最前线。
“……已经,锁定目标了!”高德尔的声音带着一丝电子化的兴奋感响起,“预测模型正在传输!”
雷恩立刻将目光投向主战术星图。
星图上,两条闪烁着刺眼红光的弧形预测线清晰标注出来,指示着共和国那艘“委托者级”星际无畏舰最可能的跃迁落点。
问题在于,有两条预测线。
它们分别指向共和国三个主力编队之间正在不断扩大的空隙。
现在回想起来,共和国的意图十分明显。
共和国很可能就是想要引诱邦联舰队全力冲向这些空隙,然后让“委托者级”星际无畏舰直接跃迁到他们头顶,复制萨尔瓦拉战役中歼灭邦联战斗中队的战术。
那么核心问题来了。
无畏舰到底会从哪个空隙跃迁出来?
雷恩手指飞快地在控制台上操作,调出共和国各分舰队的详细数据进行分析。
中央是“长枪舰队”,右侧是“钢铁利刃舰队”,左侧则是“白色胸甲舰队”。
在经历了森塔雷斯战役和开战初期的打击后,“长枪舰队”损失惨重,根据引擎信号判断,只剩下大约三百艘具备完整战斗力的战舰。
“钢铁利刃舰队”还有九百艘,“白色胸甲舰队”则剩下七百艘左右。
如此看来,“钢铁利刃舰队”在之前的“小行星炮弹”攻击中受损相对较轻。
雷恩脑中灵光一闪,想通了对方的盘算。
“所有单位注意,”
他声音沉稳地开口,高德尔立刻开始录音并广播。
雷恩的声音传了出去。
“距离与敌主力接触还剩不到十三分钟,立即执行第十七号机动方案!”
“我要看到完美的‘改良三号战斗指令’,‘白手舰队’作为战术顶点,严格按照演习方案执行!”
庞大的邦联舰队如同一台被唤醒的战争机器,开始缓慢而坚定地移动。
后排舰船向左侧大范围机动,暂时脱离了共和国舰队的直接观测范围。
在十分钟的时间里,原本的“九头蛇阵”迅速演变成了经典的斜线阵列。
这个阵型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集中力量,直接穿透共和国舰队防线上的薄弱点,将“钢铁利刃舰队”与其他共和国的编队彻底切割开来!
在邦联军团的右侧,正对着共和国“白色胸甲舰队”的方向,联合防御舰队和纳多林战斗中队严阵以待,准备迎接一场残酷的厮杀。
就在雷恩眨眼的瞬间,战斗已经骤然爆发!
舰载自动瞄准系统瞬间锁定目标,猛烈开火。
双方舰队正以每秒近六万公里的惊人相对速度高速接近、交错!
“击退号”的舰体剧烈震动起来。
尽管“击退号”身处舰队相对密集的中央区域,护盾仍然承受了零星的炮火打击。
共和国的涡轮激光炮惊慌失措地轰鸣着。
当邦联舰队像一把尖刀般刺入共和国两个编队之间的楔形区域时,绝大多数共和国炮火都落在了邦联舰队的尾部后方。
邦联这突如其来的迅猛冲锋,连他们自己都感到一丝意外,更别提共和国了。
对方的火控计算机正在疯狂地重新计算瞄准参数。
相比之下,邦联舰队几乎弹无虚发。
敌人的战舰近在咫尺,邦联密集发射的导弹雨点般砸向早已被削弱的共和国护盾,致命的粒子束和离子束弹幕精准地摧毁着那些来不及将护盾能量集中到正前方的共和国战舰。
面对邦联的冲击,共和国舰队非但没有减速,反而再次加速!
从表面上看去,他们是想要强行冲破邦联的阵线,然后实施包抄。
但邦联采用的是斜线阵列,原本五层纵深的队形此时已经加强到了近十层。
共和国舰队很快意识到,贸然深入这样的阵型无异于自杀。
随着几艘鲁莽冲在最前的歼星舰被邦联集火,化作太空中绚烂却致命的火球,邦联依靠数量优势开始将突入的共和国舰队硬生生推了回去。
“白手舰队”成功突入了“钢铁利刃舰队”与“长枪舰队”之间的空隙。
战舰怒吼着,向左右两侧同时倾泻出密集的炮火,作战计划如同高效的生产线般被严格执行。
与此同时,“索尔舰队”和“克莱姆舰队”也与“长枪舰队”的主力前锋展开了猛烈交火。
在最后一刻,他们佯装转向规避,紧接着连续发射了两波致命的质子鱼雷齐射!
而在更远的后方,经过紧急补充的邦联机器人轻型攻击机群,如同一片令人心悸的金属乌云,正蓄势待发,准备扑向猎物。
……
在战场的另一侧,变化细微得几乎难以在宏观星图上察觉。
联合防御舰队和纳多林特遣部队正与“白色胸甲舰队”展开一场惊险的猫抓老鼠的游戏。
数量处于劣势的他们,凭借其提奥尼斯战舰相对更优的机动性,时而发起迅猛的冲锋,抓住机会猛烈开火,时而迅速迂回撤退。
他们的战术目标很明确,就是引诱被激怒的“白色胸甲舰队”做出错误决策,使得编队更加混乱,将其一步步引入90号“圆柱体”推进编队以及那颗蓄势待发的“维多利亚·路易丝号”小行星的致命射程之内。
他们承担着最危险的任务,因为他们需要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忠诚与价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