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命运使然,两个“丞相”的“相遇”(2/2)
若不是王忠人在昌虑,曹操定会让许褚将王忠拖到跟前,然后质问王忠:你是不是傻?
一个能合理擒拿刘备回许都且震慑豫徐诸势力的理由,被王忠签字盖章的交割令搅合成了“误会”。
不仅如此,曹操还自丰县令口中得知:诸葛亮更是拿着王忠签字盖章的交割令向诸县征集武器和甲胄,一边征集还一边澄清“误会”。
更无耻的称:王中郎将都“赠”了武器和甲胄,你们不“赠”,王中郎将的脸往哪儿搁?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还是人情世故。
想到诸县相继“赠”武器和甲胄,曹操就感到一阵头疼和烦躁:一群傻子!
片刻后。
曹仁入内,先请曹操屏退丰县令等人,后将诸葛亮的书信呈上。
看到信中那句“袁绍暗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欲袭白马”,曹操不由骇然,喝问曹仁:
“子孝,此信为何人所送?”
曹仁凛声:“是刘备麾下军师中郎将,诸葛亮!”
又是诸葛亮!
曹操的凤瞳瞬间变得沉寂可怕。
俗话说:人生会有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偶然”,第二次是“必然”,第三次是“命运使然”。
曹操对诸葛亮由最初的好奇逐渐变成了忌惮。
败刘岱、王忠而不伤其性命。
一面令刘岱送信入许都,强调刘备是蒙冤北行,而非有负于曹操。
一面与王忠签订交割令,强调与王忠的冲突是误会,更为刘备筹得武器和甲胄。
如今。
诸葛亮又将“袁绍暗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欲袭白马”的情报密告曹操,再次强调了刘备未负曹操!
再想到车胄死后诸县皆传“车胄设宴谋害左将军,左将军上表请辞,欲回涿郡教学”,曹操不由怀疑这也是诸葛亮为刘备所谋。
“可知诸葛亮如今在何处?”
曹操的语气明显多了几分不善。
“我抵达小沛时,诸葛亮已经离开三日了。”
“原本诸葛亮是想让小沛令转交此信,结果小沛令连夜带着妻儿弃城而逃了。”
“又有贼曹薛亮,不愿跟着诸葛亮离开,遂替诸葛亮送信。”
“我还自薛亮口中得知:当日刘岱和王忠兵临小沛时,诸葛亮身边仅有两百能战之士,其余三百青壮皆是刚募新兵,连武器和甲胄都不齐全。”
“不曾想刘岱和王忠竟被关羽单刀匹马踹阵,双双被擒,麾下两千军卒亦被俘虏大半。”
曹仁徐徐将自薛亮口中得知的与诸葛亮有关的消息,如实向曹操汇报。
听到诸葛亮兵力寡薄时,曹操不由暗骂刘岱和王忠“废物”。
听到关羽单刀匹马踹阵且生擒刘岱和王忠时,曹操不由暗生羡慕,更暗叹:云长骁勇,孤甚慕之。
待得曹仁说完,曹操这才按下内心的羡慕,问及袁绍部署:“子孝以为,诸葛亮信中密告,有几分可信?”
见曹仁欲言又止,曹操又道:“无妨,有任何想法可以直言。”
曹仁斟酌了片刻,道:“按常理而言,袁绍的战略部署,远在小沛的诸葛亮是不可能得知的。”
“我更倾向于认为,诸葛亮应该是根据现有的情报,推断了袁绍接下来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
顿了顿。
曹仁再劝:“司空,此地不宜久留!假使诸葛亮推断准确,驻守在白马的刘延是挡不住颜良等人的。”
月初,求月票。【新书榜掉了,泪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