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月黑风高夜,杀倭报国时(1/2)
第110章 月黑风高夜,杀倭报国时
徐知府引著林十三、孙越、沈惟敬来到了沧州知府衙门后衙。
后衙內,一眾官员、士绅已等候林传奉多时了。
大明是“皇权不下县,士绅管四方”。
一个县的官、吏就那么多。真正在底下管著老百姓的,往往是林十三眼前这些士绅。
他们或是当地世宗大族的族长,或有秀才、举人功名在身。都是在本乡本土放个屁能蹦出个大坑来的人物。
眾人入席。林十三和孙越被徐知府让到了上座。
因沈惟敬此番南下是以林十三跟班小廝的身份,故他站在林十三身旁伺候。
这倒让林十三有些不好意思了。大家同为总旗,哪好我坐著你站著,我吃著你看著?一会几还要分女人,分给我不分给你岂不尷尬?
於是林十三道:“徐知府,我这跟班小廝隨我在运河上漂了三日,著实辛苦。可否给他一个座?”
徐知府頜首,命人添了座,
酒宴开始前,徐知府首先向林十三“献宝”
林十三是皇家传奉官,途径任何地方,地方官自然都要通过他给皇帝献上罕见的好宝贝。
万一皇帝喜欢地方官所献宝贝,龙顏大悦。那升官发財还不是手拿把钻的事?
瞧瞧人家殷正茂,几年前就是靠著给嘉靖帝送金龟,直接从兵科给事中高升了广西按察副使。
徐知府道:“皇上敬天爱民,我们这些当臣子平日里尽心公事,报达君恩。”
“此番林传奉来咱沧州。我们沧州人总算有个机会通过您好好孝敬皇上。”
“来啊,带上来。”
一名府衙差役將一个鸟笼子提了上来。鸟笼子上罩著笼布。
徐知府笑道:“林传奉是鉴鸟的行家。您替我们看看这鸟如何?”
差役揭开了笼布。只见鸟笼中是一只画眉。
林十三大眼一瞧,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这是.......將王级的画眉?世所罕见,可遇不可求啊!”
说完林十三快步走到鸟笼边:“诸位请看,这画眉鸟头型粗而大、方而平。
这是难得一见的蛤头。此乃將王相之一。“
“再看它的眉形。鸟眼圈的白色沿著上缘接成了一道窄纹,一直延到了头枕侧。此谓之,清眉纹。此乃將王相之二。
?
“它的眼晴如蓝宝石一般晶莹剔透,此乃將王相之三。”
“鸟腿如牛筋、脚粗指短,此乃將王相之四。“
“有此四相,此鸟的鸟鸣若清脆嘹亮,便是世所罕见的將王级画眉。”
林十三正说著话,画眉仿佛能听懂人言一般叫了几声。
眾人屏息凝神,林十三侧耳倾听,隨后他道:“叫声宛转悠扬,余音绕樑。
这便是將王级画眉啊!以前我只在书中见过。
m,
徐知府夸讚道:“哎呀,要不说林传奉是行家嘛。”
林十三问:“產地是云贵还是陕西?”
徐知府答:“云贵。”
林十三猜测道:“你们將它买回沧州,至少得用四千两银子。”
徐知府道:“了五千两。因当时有个浙江鸟贩抬价,我们多了一千两。”
林十三道:“好,好,好。你们一番苦心,我想皇爷见到它一定会龙顏大悦徐知府听了这话,嘴咧得像个蛤:“啊,那就借林传奉吉言。“
林十三道:“我此番南行还有差事要办。路上带这么一只宝鸟不方便,怕委屈了它。”
“我看不如先养在你们府衙,等我回程时再来取,如何?”
徐知府当即应允:“是。我们一定尽心伺候著宝鸟。等著林传奉归程时来取。”
献完活宝画眉,徐知府又开始献死宝。
对於皇家传奉官来说,宝分“死活”。活宝是能动的,死宝是不能动的。
沧州沧州,沧海之州。这里本就靠海。徐知府献上了一串珍珠。这串珍珠產自东海之中。
只见这串珍珠每一粒都大小相同,圆润光滑,洁白无瑕。更为难得的是,珍珠上竟用微雕手艺,雕出了一整段的八仙过海故事。
林十三看著这串珍珠,称讚道:“真是罕见的宝物啊。跟画眉一样,回程时我再来沧州取。”
献完了给皇帝的活宝、死宝。该给林传奉献“人宝”了。
徐知府拍了拍手,一眾僕人侍女开始上菜。菜品水陆八珍,样样珍自不必说。
徐知府笑道:“有美酒佳肴,又怎能无佳人助兴?来啊,让摘星班上来。”
沧州既是大明的武术之乡,又是大明的杂耍之乡。
十几个妙龄女子快步走进了后衙饭厅的小歌乐台上。这些女子个个柔若无骨。诸般柔术之技看得眾人连连叫好。
徐知府涎笑道:“林传奉有所不知。山西有大同婆姨,杭州有西湖船娘,山东有泰山姑子,扬州有扬州瘦马。我们沧州则有水柔杂戏女。”
“杂耍班子走南闯北。其中女子自然,啊.......哈哈哈。“
林十三頜首:“啊,还有这样一番讲究。“
徐知府道:“一会儿安歇前,请林传奉挑几个带回房去。另外孙小旗和那个小兄弟也一人挑一个。”
林十三心道:混跡官场最忌不合群。我此番南下是为了抗倭大业。若刚上岸就得罪了一个知府,那此次南行可谓是开局不利。
故,为了一路顺畅,为了抗倭大业。我就吃点亏,恭敬不如从命吧。
想到此,林十三嘿嘿一笑:“那我就不客气啦!”
孙越亦是美滋滋的,他道:“徐知府对我们真是照应啊。”
徐知府道:“应该的。”
孙越已经有些急不可耐:“徐知府,我吃饭快,已吃饱了。我这人有个毛病,一吃多了就犯困。”
说完他打了个哈欠。
林十三心中暗骂: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丟人败兴的玩意儿。
徐知府道:“啊,孙小旗快挑一个女子,服侍您下去休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