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贫尼智性,你可以叫我娘(2/2)
这般此消彼长之下,赵姨娘和贾环,踩在他头上拉屎的那一天,只怕是为期不远了。
幸好老太太还在,赵姨娘和贾环还不敢怎么放肆。
但老太太已然有了春秋,谁也说不好哪天便会驾鹤西游,真到了那一天,放眼整个荣国府,只怕再没有他贾宝玉的立身之处了。
到那时节,难道他贾宝玉,也要像他娘一样,出家为僧,就此长伴青灯古佛,了此残生吗?
想到这里,贾宝玉心中好生烦躁,面上也不由得带出几分戾气来。
再说贾政,昨夜回府之后,便草草睡去。
今儿一大早,贾母便命人过来说,宝玉昨儿回来了,宝玉新纳的姨娘胡玉娘,也跟著一起回来了。
贾政心里明白,贾母传这话的意思是,今儿一大早,宝玉会带著新妇胡玉娘,来拜见他这位公公。
故而今儿一大早,贾政早早的便起了身,在赵姨娘的伺候下用罢早饭,便端端正正的坐在中堂里,等著宝玉和胡玉娘前来。
等了没一会,宝玉和胡玉娘便来了。
宝玉和胡玉娘,跪在贾政面前请安。
贾政看著宝玉,不由得眼含热泪,想说几句劝慰的话,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贾政是那种极为传统的家长,甚至是有些迁腐,他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一直以来都是严父慈母,棍棒之下出孝子。
故而贾政在面对贾宝玉之时,非打即骂,很少有过態度和善的时候。
今儿贾政想表现得慈爱一些,可他就是不会,一时间气氛便有些尷尬。
便在这时,贾政瞧见贾宝玉脸上那忿忿不平之色。
贾政一下子便火了,心说以你犯下的那般死罪,杀你三回都够了。
要不是老太太豁出一张老脸,跪在陛下面前苦苦哀求,要不是你姐姐也跟著一起哀求,陛下怎么会法外开恩,怎么会饶了你这条小命。
现如今,你害得荣国府门受辱,害得整个贾氏宗族因你而蒙羞,你还有什么好愤愤不平的?
想到这里,贾政冷哼了一声,那张鞋拔子脸,又像往常那般拉起老长。
贾政瞪了一眼宝玉,然后看向跪在宝玉身旁的胡玉娘。
身段相貌自不必说了,自然是极为出挑的。
细看其眉眼和顺,气质嫻雅,应该是读过一些书,知书达礼,温柔体贴,是个难得的齐全孩子。
总之配宝玉,那是绰绰有余了。
贾政没有说话,只是授了授頜下鬍鬚,点了点头。
赵姨娘见状,连忙捧过一盏茶来,递给胡玉娘。
胡玉娘双手接过茶盏,又双手捧著递到贾政面前。
“老爷,请用茶。”
新妇敬茶的规矩,歷来都是对正室而言的,胡玉娘只是宝玉房里的姨娘,依著规矩是没有资格给贾政敬茶的。
但贾宝玉情况特殊,往后有没有正室太太,都还不好说呢!
再加上胡玉娘肚子里的孩子,是贾宝玉唯一的骨肉,在母凭子贵之下,胡玉娘在贾宝玉房里,便算是半个正房太太,勉强有了给贾政敬茶的资格。
贾政人虽然迁腐,但也不是不知变通之人,看在肚子里孩子的份上,胡玉娘敬他的这盏茶,贾政也是会喝的。
故而贾政从胡玉娘手中接过茶盏,抿了一口之后,放在身旁小几上,然后看著宝玉和胡玉娘,极为难得的露出一丝笑容。
“既然你进了贾家的门,便是贾家的媳妇,往后相夫教子,孝敬公....,
贾政本来想说孝敬公婆,可他转念一想,胡玉娘的正牌婆婆,目前在水月庵出家,已是方外之人。
想到这里,贾政嘆了口气,便改口说道。
“往后相夫教子,孝敬老太太,和宝玉相敬如宾,好好过日子吧!
说罢,贾政看向宝玉,看著他脸上的愤愤之色,不由得火冒三丈,呵斥道。
“孽畜,还不快扶你媳妇起身,已经有了三个月身孕,能一直跪著吗?好个混帐东西,自己的媳妇,都不知道疼爱怜惜,要你还有什么用?”
贾宝玉心里一慌,连忙扶起胡玉娘,送至贾政下首安坐。
而贾宝玉,则像往常一样,垂手侍立在贾政面前,等著父亲的训斥。
结果没想到,贾政並没有再训斥宝玉,而是看著他,嘆息了一声。
“今儿天气不错,日头也挺大的,应该不会太冷,你带著玉娘去水月庵,让你娘也看看吧!”
贾宝玉一愣,抬起头来,难以置信的看著贾政。
“啊!?”
看著贾宝玉的呆滯模样,贾政不由得火冒三丈。
“啊什么啊?你娘虽然出家了,但她还是你娘,你娶妻生子这么大的事情,能不去告知你娘吗?
好个没人伦的混帐东西,真是白疼了你,还不快些滚出去,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
贾宝玉唬了一跳,连忙带著胡玉娘,躬身退了出去。
出了贾政的上房,贾宝玉便瞧见日常跟著贾政的几个小廝,还有贾母房里的几个丫鬟婆子,已经在那里等著他和胡玉娘了。
贾宝玉心里明白,让他带著胡玉娘去水月庵给他娘瞧瞧,是老太太和他父亲商量好的事情。
而他的那些小廝,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死在了绍兴,往后他要是出门,便得由他父亲的这些小廝们陪著了。
想到这里,贾宝玉心里好生彆扭,往后再让小廝们带他出门胡闹,只怕是再也不能够了。
至少他父亲的这些小廝们,可不会像他的那些小廝们,那样毫无底线的惯著他了。
这些小廝们簇拥著贾宝玉,那些丫鬟僕妇们簇拥著胡玉娘,出了垂拱门,来至二门之內,一人上了一顶软轿。
接著又过来几名健壮僕役,抬起软轿来至大门外,贾宝玉和胡玉娘下了软轿,登上一辆马车,便出了北门,径直往郊外的水月庵而去。
这水月庵,又名馒头庵,只因庙里馒头做得极好,故而有了馒头庵这个浑號。
又因这水月庵,与贾氏家庙铁槛寺离得极近,寧荣两府但有丧事,停灵在铁槛寺之时,两府之中的主子们,常將水月庵作为下处,为事毕宴退之所。
故而水月庵中的姑子们,与寧荣两府之人,歷来都是极为熟稔的。
约莫过了大半个时辰,贾宝玉一行人便到了水月庵。
老姑子静虚见宝玉来了,事出意外,竟像天上掉下个活龙来一般,忙带著徒弟智善,
智能出来迎接。
彼此见礼之后,静虚知道宝玉是来看他娘的,故而不敢怠慢,连忙在前引领,领著贾宝玉和胡玉娘,来至一座禪堂之外。
贾宝玉携了胡玉娘的手,迈步踏入禪堂,只见一位头戴僧帽,身穿僧袍的中年尼姑,
正跪坐在水月观音坐像前,默默念经不迭。
贾宝玉细瞧其眉眼,不是他娘又是谁?
一时间,贾宝玉想起他娘被贬为姨娘时的酸楚,又想起他娘被勒令出家之时的绝望。
接著,贾宝玉又想起他被处以宫刑的屈辱和痛楚种种情绪叠加在一起,贾宝玉不由得悲从心起,『扑通”一声跪倒在他娘面前,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太太...
中年姑子缓缓睁开双眼,扭过头看著贾宝玉,那双黯淡无光的眼睛,瞬间便有了几抹亮色。
她嘆息一声,脱下自己头上的僧帽。
让宝玉看她那没有一丝头髮,光溜溜的脑袋,还有脑袋上用香烛烫的几个戒疤。
隨后,她双手合十,阿弥陀佛道。
“贫尼智性,乃是出家之人,与荣国府再无瓜葛,不再是你们家的太太,也不再是你们家的姨娘,太太这个称呼,往后莫要再提起了。”
说著,智性双手合十,又连称了好几声阿弥陀佛。
隨后,她这才走过来,一把抱住贾宝玉,双目含泪道。
“贫尼虽是出家之人,但你始终是我儿子,往后便像普通百姓人家一样,你还是叫我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