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天后娘娘的走狗?把你当驴使!(1/2)
第281章 天后娘娘的走狗?把你当驴使!
红袖一进门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面。
公主殿下起脚尖,闭上眸子,嘴唇的老高,杨家令也闭著眼晴低头吻向公主殿下如果不是必要的话,红袖真不想要打扰公主殿下和杨家令。
不过,她也只能是轻咳一声。
公主殿下和杨易立刻分开。
太平恼羞成怒的警了一眼门口处颇为胆战心惊的红袖。
一想到自己刚刚的模样被红袖看见,她就有种要晕过去的衝动。
“你这丫头,有什么事?”太平面无表情。
坏了,有杀气!
红袖缩了缩脑袋。
她小声道。
“孙真人来了,就在厅堂內坐著...
“还有那位鸿臚寺派人送来了那位新罗金太后临走前的一封信,说是交给杨家令。”
太平一愣,凤眸眨了眨,看向杨易。
“我怎么说来著,盯著你的老女人可太多了,哼!”
杨易:“
》
他也不知道金氏走之前为什么要给他写一封信,不过算算时间,金氏也早该离开了。
他接过红袖递过来的书信,当著公主殿下的面將其拆开,以示自己毫不心虚。
他朝公主殿下笑道:“公主殿下也看看?”
公主殿下轻哼一声:“本宫对別的女人不感兴趣。”
杨易闻言笑笑,也没有多说,而是將这一封信摊开。
公主殿下虽然嘴上说不感兴趣,但是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还是斜警过来,偷偷地看著信上的內容。
杨易瞧了瞧,却也没拆穿她,仔细看了一眼金太后写给他的信。
这封信倒是写得颇为正经,並没有骚里骚气的內容,无非就是感谢他在长安这段时间的款待,还邀请他常来新罗。
信的內容不多,颇为简短。
杨易放下信,朝公主殿下笑了笑:“公主殿下可曾满意了?都只是一些寻常的內容而已。”
太平翻了个白眼,轻哼一声:“別想套本宫的话,本宫可是什么也没看。”
“去吧,別让孙真人久等。”
杨易旋即被太平推出了房间。
他微微一笑,其实他早就料到,金氏在这种让人传递的信件里,根本不可能说一些骚里骚气的话。
不过言语之中暗示还挺明显的,让他去新罗玩,说要好好款待,用什么款待,这倒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片刻之后,杨易来到厅堂之內,孙思邈一副山野村夫的打扮,正笑眯眯地在那喝茶。
杨易隨即拱手道:“孙真人::::
》
孙思邈见到杨易,抚了抚鬍鬚:“杨家令,老道来的可还是时候?”
杨易总觉得这位孙真人有些话里有话的意思,大概也是听说了今日之事。
他认真道:“还请孙真人放心,航海一事,势在必行,孙真人只需要负责编撰航海医典和训练海上医官即可。”
孙思邈微笑不语,跟聪明人说话就是轻鬆。
杨易隨即掏出一壶造型奇特、上面刻著各种古怪纹的酒壶,递给孙思邈:“孙真人,这便是那一位苗疆的巫医让我交给你的酒。”
孙思邈接过酒,颇为豪放地拔开酒塞子往嘴里倒,咕嚕咕嚕几声,这位年逾百岁的老道士將酒灌入喉咙之中,转眼间,半瓶酒水转眼即逝。
少顷,他停下手中的动作,不由得感慨道:“这老毒物这些年的手艺倒是没落下,越来越好了。”
他张了张嘴,放下酒壶,朝杨易道:“上次你让我编的航海医典,我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你要不要看看?”
杨易一愣,没想到这药王速度如此之快。
杨易笑道:“孙真人当真是老当益壮,能观看真人的著作是晚辈的荣幸。”
孙思笑呵呵地將自己编纂的航海医典掏出来给杨易。
杨易仔细打开看了几眼,眉头微微挑起。
这位孙真人不愧是赫赫有名的药王,短短几日就將这航海医典编了个大概的轮廓。
其中包括航海中常见的坏血病、痢疾、脚气病、疟疾、登革热等疾病全都列入其中,
即便是门外汉也能够根据这航海医典做出相应的措施。
当然,有的病症是治不了的,但是这本医典也详细阐释了如何预防,以及得了之后如何减轻的措施。
杨易看了片刻,將这本医典放下,心悦诚服。
“孙真人这本航海医典可谓是千古以来第一本海上医典,日后这些从事航海的人都得尊您为祖师爷了。”
孙思邈笑呵呵道:“医者本就是救死扶伤,能帮到人就行。”
杨易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会儿,缓缓道:“孙真人若是编纂一本囊括大唐海外药物的医学巨著,其实晚辈倒是能提一点建议。”
孙思邈闻言一证,这想法当初还是杨易提出来的,不然他也不会被吸引。
当下,他有些好奇地看著杨易:“哦?老道洗耳恭听。”
杨易回忆著自己前世曾经在当中医的爷爷手下,从小被教导的《本草纲目》內容,缓缓道。
“海外药材与我大唐很有可能有大量不同之处,种类繁多,数量之盛,若是想要將其记载到一本典籍里,乃是极为繁琐的工程。”
“孙真人若是想编写一本分门別类、详细记载的药学巨著,晚辈以为,可以採用“以部为纲、分部別类”的分类方法。”
孙思邈闻言,白的眉毛挑起,沧桑的眸子紧紧盯著杨易。
“以部为纲、分部別类?”
“还请杨家令细细道来。”
杨易思索道。
“简单来说,可以將药物分为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服器部、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这十六种分类方式......”
“每一部之下又分若干类,如草部下面分山草、芳草、草、毒草、蔓草等类.....
“水部分天水类、地水类.
“金石部有金、玉、石、卤石四类。”
孙思邈目光炯炯的盯著杨易,心里犹如翻江倒海一般。
这位杨家令的分类方式,让他豁然开朗。
这真的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
怎么什么都懂?
杨易继续道。
“而类之下再分种,將每一种药物的名称、產地、形態、气味、主治病症等內容全部记载上。”
“如此一来,分门別类的极为清楚,后世之人查看此药物典籍也是极为方便。”
他一口气说完,却见孙思邈没了声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