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太平:我只会心疼易郎~(2/2)
这老头点了点头,隨即也不多问,便大快朵颐起来,看得出来他对这些烤肉非常满意。
太平和长孙璃月对这老头视若无睹,倒是尉迟秀对他颇为感兴趣,一直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诸如“终南山里怎么吃饭?”、“碰见老虎能不能给个滑铲?”,“晚上在山里睡觉一觉醒来身边会不会多几条狼”之类。
这老头对尉迟秀这个可爱的小丫头也颇为有耐心,无论尉迟秀问出多么离谱的问题,
他都耐心回答。
片刻之后,烤肉、烤鱼吃完,这老头掸了掸衣袖便准备离开。
他朝著几人笑道:“终南山风景无限,不少隱士隱没其中,醉情山水。这里不止太乙池一处景色,你们沿著山路继续往上,还有更多风景。”
他刚准备离开,尉迟秀忽然出声道:“这位爷爷,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你该不会就是传说中的孙真人吧?”
这老头脸皮一抽,眼睛瞪大,摇摇头:“怎么可能?我可不是什么孙真人,我就是个平平无奇的山野村夫罢了。”
说罢,他有些慌乱地隨意拱拱手便离开了。
等这个老头离开,几人面面相。
这老头最后的模样有些古怪,
尉迟秀忍不住道:“他肯定就是孙思邈。”
长孙璃月和太平公主一愣,目光落在尉迟秀身上。
尉迟秀却丝毫没觉得自己的话有问题,她认真地看著杨易:“杨大哥,刚刚我问他是不是孙思邈的时候,他眼神有些慌乱,虽然很快平静下来,但隨即又紧张得不敢与我对视,还摸鼻子。”
“杨大哥,你教过我看人的微表情,这是人心虚说谎的表现,所以我敢肯定,他肯定就是传说中的那位孙真人!”
太平和长孙璃月闻言若有所思,杨易也有些惊讶地看著尉迟秀。
这小丫头变机灵了呀!
刚刚他也察觉到这老头儿有些不对劲,却没想到尉迟秀最后居然能想到故意试探,著实成长了不少。
就在这时,太平忽然忍不住道:“原来这般表情、动作就是人心虚说谎的表现,怪不得你这廝经常在本宫面前摸鼻子呢!哼,原来是你心虚了呀。”
杨易嘴角一抽,一脸懵地看著公主殿下。
公主殿下还真是角度清奇,总能给他一些意外“惊喜”。
大家都在好好討论著这老头是不是孙思邈呢,公主殿下倒好,直接开始翻旧帐了。
他轻咳一声:“殿下误会了,微臣这是个人的坏习惯,跟微表情没有任何关係。”
太平嘴角一翘:“每次问你跟別的狐狸精有没有关係的时候,你都是这样摸鼻子。
哼,本宫今日明白了,你是心虚了。”
杨易:“
旁边的尉迟秀缩了缩脖子,总感觉自己是不是惹祸了,突然“背刺”了杨大哥,她心里颇有负罪感。
长孙璃月冷不丁忽然道。
“如果是孙思邈,那他为何要接近我们?”
“传闻这位孙真人,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也就是先帝崩殆前,天后召见,否则这位消失了十多年孙真人,很多人都以为其不在人世了。”
“这.....:”尉迟秀闻言,一时有些解释不了,她挠了挠头,“或许,他真的就是来蹭饭?”
长孙璃月、太平闻言面面相。
杨易则是鬆了口气,给长孙璃月默默点个讚,这话题拐的好。
他轻咳一声。
“不管这位孙真人怎么想的,反正既然能够在山里碰见他一次,就能碰见第二次,咱们继续往山中走,今日不是来游玩的么?”
眾女下意识点点头。
另一边。
孙思邈一边走,一边嘀咕。
现在的小娃娃都这么聪明的么,差点就揭穿了他的身份。
不过这几人倒是有些意思。
莫非今日的卦象就应在这几人身上?
孙思邈想到前几日算的卦。
风天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
九二:“牵復,吉。”
他眉头不由得紧燮,犹豫了一会儿,拿起卜卦的用具,又重新卜了一卦。
孙思定晴一看,顿时一愣,表情微微变化。
卦象为火天大有卦,元亨。
九三:“公用亨於天子,小人弗克。”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风天小畜』变“火天大有』?”
孙思嘀咕起来,表情略微古怪。
这是典型的“贤者逢时”之象的大有卦。
不过他老头子都一百岁了,还遇贵人?
一行人继续往山中行了半日,天空中忽然隱有小雨浙沥,山中云雾繚绕,在丝丝细雨覆盖之下,倒有了几分水墨山河的韵味。
杨易带著几人跑到山林之中躲雨,这般天气,又到密集的树林之中,基本都很难辨別方向,匆匆找了个洞窟,便全都缩在里面,侍卫则是守在洞口。
太平眉头皱起。
“这好好的天说变就变.....
“刚刚还有太阳来著。”
她头髮略湿,乌黑分明的眸子带著一丝不满,石榴色长裙將她衬托的犹如火焰般精灵般娇艷。
洞穴里有些阴冷,太平警了一眼杨易,又看了一眼旁边的红袖、尉迟秀、长孙璃月几人,犹豫了一会儿,最后似乎下了决心一般,往杨易怀中靠了靠。
“呼,你这廝还是暖和!”
太平感受著杨易滚烫温暖的胸口,顿时舒服的眼睛眯起来,一下子就忘了立於人前的羞郝。
杨易一愣,旋即看著公主殿下脖颈处汗毛竖起,也是莞尔。
这丫头被雨淋的有些冷了。
他旋即伸出手將公主殿下搂住。
太平舒服的靠在杨易怀里,看的尉迟秀和长孙璃月颇为羡慕。
这就是正宫娘娘的待遇,她们这些小三、小四,现在只能眼巴巴的看著。
长孙璃月和尉迟秀对视一眼,均看出对方眼中的无奈。
总不能在这个时候跟公主殿下说要一起躺杨大哥(郎君)怀里,指不定公主殿下又要大发雷霆。
便在这时,外面的侍卫突然传来一阵惊呼声。
几人还没反应过来,一名侍卫便匆匆忙忙跑进来:“公主殿下、杨家令、几位娘子,
外面出现了一头熊!”
熊?
山洞內眾人面面相,一脸懵逼。
杨易嘴角一抽。
这大唐生態也太好了,山里的野生动物还真是不少。
他心里暗自吐槽几句,隨即沉声道:“不要慌!”
说罢大步向前走去。
待走到洞口,便看到侍卫们紧张地举著兵器,对准一头黑熊。
这头黑熊高约六尺,肩宽体壮,光是其粗大的熊掌便足有人的大半个脑袋大,怪不得侍卫们如此紧张。
若是这一巴掌下去,脑袋恐怕都得被拍得粉碎。
黑熊朝著眾人吼叫,瞪圆了眼睛,似乎在威。
杨易却没觉得这头黑熊有多凶残。
这是一种微妙的直觉,仿佛这头黑熊与那些纯野生的黑熊有些区別。
不过,这得益於他身为武者的超强感知。
而对於其他侍卫而言,他们看不出太多,能在面对怒吼的黑熊时不腿软,就已经算是颇为英勇了。
杨易將这头黑熊与自己曾经交手过的老虎对比,发现这头黑熊的体型还没有那只老虎强壮,只是一头普通成年黑熊的尺寸罢了。
他慢悠悠地缓步向前,那头黑熊只是不停发出低吼声警告,却並未发动攻击。
不知是不是错觉,杨易从这头黑熊脸上竟看出一丝色厉內茬的感觉。
隨著他不断靠近,黑熊忽然紧张起来,似乎从他身上察觉到了杀气,下意识地后退。
退无可退之时,黑熊出尖锐的獠牙,发出一声怒吼,响彻山林。
与此同时,终南山的某一处角落里,一间茅草屋內,孙思邈听到这一声隱隱约约的怒吼,先是一愣。
“咦,好像是熊吼声?”
“难道是黑蛋?”
“黑蛋好端端的叫什么?”
孙思邈嘀咕了几句,又低下头开始弄药材。
忽然,他似想起什么一般,猛地一拍脑袋,脸色大变。
“坏了,该不会是他们遇上熊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