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副妾级!天后娘娘的野心!(2/2)
杨易若有所思的看著武三思的背影,笑道。
“看来天后娘娘的敲打,效果显著。”
“唔,我刚刚还想著要不要故意激他一下,然后等他生气再揍他一顿。”
上官婉儿哭笑不得。
这位杨家令的思维还真是异於常人。
她抿了抿唇。
“杨家令现在便隨婉儿入殿见天后娘娘吧.:::
杨易点了点头。
片刻后。
殿內。
一袭深青色凤袍的武皇后靠在椅背上,优雅而又端庄,丝毫看不出来刚刚训斥过人。
“微臣见过娘娘..
杨易拱了拱手。
武皇后凤眸微微眯起,眼角带著一丝笑意。
“你一大早跑到本宫这里来是有什么事?”
杨易迎著武皇后的目光,拱了拱手。
“微臣是来还书的。”
“哦?”武皇后凤眉挑起,若有所思,“本宫给你的书,你看完了?”
角落里的上官婉儿心头有些奇怪,杨家令看天后娘娘的书?
杨易感受到天后娘娘略带深意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他顿时感觉心头沉甸甸的。
他拱手道。
“回稟天后,微臣看完了。”
武皇后微微頷首,似不经意间道。
“可看出什么感悟来?”
杨易轮廓分明的脸庞颇为平静。
“微臣愚钝,这《大云经》並未看出什么感悟来。”
武皇后凤眉微微起,略有些失望。
不过还没等她有所反应,便又听到杨易的声音响起。
“微臣虽然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来,不过对其中“净光天女”的故事,颇有几分心得。
北武皇后闻言精神一振。
她狭长的眸子紧紧盯著杨易。
直到此刻,她已经明白过来。
自己看重的这位杨卿已经领悟了她的意思。
她心头莫名的有些紧张起来。
“说给本宫听听...:
》
杨易唇角含笑。
“微臣以为《大云经》中,净光天女以女身化转轮圣王,普渡眾生,此乃天命所归,
净光天女虽以女子之身,却也是使四海昇平、万民安乐,便是顺应天道。”
“若天命在德,自当不拘形跡;若人心所向,更需以苍生为念。”
武皇后闻言沉默下来。
含元殿內颇为寂静,唯有上官婉儿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她有些愣然的看著杨易。
杨易的这番话,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可谓是让她心里有些颤抖。
武皇后沉吟片刻,意味深长。
“本宫明白了。”
“你的心得,让本宫......很有启发。”
杨易將手中的《大云经》交给旁边的上官婉儿,微笑道。
“是娘娘聪慧。”
武皇后不置可否,旋即冷不丁道:“前些日子,金氏代表新罗答应了本宫提出的条件,割让的土地也回到了本宫手里,也算是告慰先帝当年出兵帮助新罗统一半岛,却遭新罗人出尔反尔、背信弃义的背叛。”
“如今我大唐坐拥百济故土和高句丽南部的土地,又拥有黄海航道的绝对控制权,还压制了吐蕃囂张的气焰。如今这大唐,堪称数十年来的鼎盛。”
“本宫以为,也该是时候去泰山封禪,告慰天下。杨卿以为本宫的想法如何?”
杨易闻言一愜,只觉眼皮狂跳。
他当然知道天后娘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这位天后娘娘还真是有些迫不及待。
常务副皇帝的位置呆的太久了,这就想当正皇级干部啦?
娘娘,您看,又急?
他也不知道天后是隨口一说,还是早有谋划,但他肯定,这样的想法一旦传出去,必然会招致朝中百官纷纷反对。
他沉默了一会儿,缓缓道:“微臣以为,娘娘此举有些操之过急。”
武皇后不置可否,只是笑道:“是操之过急,还是身份不合適?”
杨易轻笑道:“都不合適。”
武皇后眼晴眯起,沉默片刻,问道:“那依杨卿之见,本宫接下来做些什么才好?”
殿內安静下来。
上官婉儿抿了抿唇,低下头,充作雕塑。
天后娘娘这是在问策了。
不过跟以往的问策却是有些小小的不同,之前是天后为大唐弹精竭虑,而如今,却是隱隱有种图谋甚大的计划部署。
杨易不动声色。
“娘娘想要泰山封禪,以如今的功绩虽已足够,但仍会惹人非议。”
“微臣以为,还缺些时机,娘娘不妨再等一等。待到立下更大的功绩,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武皇后眼眸眯起:“更大的功绩?你是指...:..?”
杨易拱了拱手。
“我大唐如今控制辽东大半土地,又掌控黄海航道。”
“当下应进一步掌控海上航道,扩大我大唐的影响力。”
“海上贸易不同於陆地贸易,其中的风险与利润,远非陆地商业贸易可比。”
“何况在我大唐之外,还有广无垠的土地。若我大唐將影响力更上一层楼,让海外诸国尽皆臣服,那时,天后的功绩自然不言而喻。”
武皇后眼睛眯起,沉吟道:“你说的所谓海上航道,便是广州都督府那边的航线吧?
可是本宫又能对这条航线做些什么?”
如今的大唐,已有成熟的海上贸易路线,从广州港口出发,经南海、印度洋,可抵达波斯湾各国。
自太宗皇帝起,这条丝绸之路便是大唐与海外诸国来往的重要贸易通道。
武皇后自然清楚这条海上贸易线为大唐带来了多少財富。
杨易沉声道。
“微臣说的的確是如它一般的航线,但是却並不是它。”
武皇后凤眉紧皱。
这就话可就意味深长了。
她有些惊疑不定。
“你的意思该不会是,让本宫再开闢一条航海路线?
杨易闻言笑道:“天后娘娘所言极是,微臣確有此意。”
“我大唐正值国力强盛之时,如今不该只將目光放在国內,更应放眼世界。”
他心里当然也有一些小小的私心,想著趁此时將大唐的航海业推向新的高峰,说不定后世之人就不用学外语了。
武皇后眉头紧皱,沉默片刻,摇头道:“广州的那条航线已存在多年,你可知开闢一条稳定的航线有多艰难?本宫可没这个本事。”
杨易微笑道:“娘娘只需应允此事,微臣自会为娘娘寻出一条合適的航线。”
武皇后一惊,眸子紧紧盯著杨易,顿时来了兴致:“你有何办法?难道你出过海?”
杨易轻咳一声:“微臣虽未出海,但对海外之事颇有些了解,这得益於微臣早年喜欢阅读海外商人带来的各类典籍,又喜欢结交海外朋友。如今微臣心中隱隱有一条路线,或许能为大唐开闢出一条稳定的海上贸易通道。”
武皇后闻言,双目骤然睁大,震惊地看著杨易,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她与杨易相识已久,深知这位杨家令从不说虚话,眼下既然说有通向海外的航线,十有八九有把握,而非是胡吹大气。
武皇后心中激动起来,若杨易真能提供这样一条稳定的路线,大唐开闢出第二条稳定的海上贸易线路后,必將取更多財富。
到那时,大唐的国力將更上一层楼,即便她身为女子又如何?
能成就如此盖世功绩,纵然是前人也未必能及。
武皇后越想越激动,深深看了杨易一眼,只觉这小子是大唐的福將,也是她的福星。
似乎自从发掘了这位大唐的栋樑之才,她在大唐的政绩便一路高涨,直至如今,她这位天后娘娘在民间的威望已是水涨船高,即便与先帝李治相比,也毫不逊色,这还是因为她是女子的缘故。
她很快平復心情,沉声道:“你所说的路线是什么?说与本宫听听。”
杨易微微一笑:“我大唐洛阳水运便利,可从洛阳出发,经大运河永济渠,匯入黄河,抵达莱州港,再从莱州港前往登州,经渤海海峡、庙岛群岛,抵达辽东半岛南端,接著沿新罗半岛西海岸南下,停靠江华湾。”
“在此地,可与新罗贸易,换取淡水和粮食作为补给。隨后从江华湾出发,渡海抵达倭国九州岛的博多港。博多港是倭国遣唐使主要的登陆之地,我大唐在此设有商馆。航海船队可在此与外商交易、补给,甚至招募倭国水手。”
武皇后微微頜首,杨易这条从洛阳起始的路线,確实颇为周全,也充分利用了国內各河流的水运优势。
不过这条路线也只是整合了大唐前往各地的既有航线罢了。
例如从洛阳经永济渠到莱州港,本就是大唐向北运输物资的重要通道,莱州港也是大唐北方的重要军港。
而经渤海海峡前往新罗,再到倭国,此前也有人走过,这条路线虽稳妥,但若是仅止於此,还算不上开闢新的海上贸易线路。
武皇后心中想著,却也没有失望,而是继续看向杨易。
杨易迎著武皇后的目光,继续道:“抵达倭国后,才是我大唐真正大展拳脚之处。可从倭国博多港北上至本州北部,再到北海道,隨后穿越宗谷海峡,抵达库页岛。”
“倭国本就是岛国,地理位置特殊,船队从库页岛出发后,可向东沿勘察加半岛航行,再经阿留申群岛,继续向东南方向行驶,最终將抵达传闻中的金山湾。”
武皇后被这些乱七八糟的地名听得头晕眼,直至最后听闻杨易的目的地,她才略微有些好奇。
“金山湾,这是何处?为何本宫从未听过?”
杨易嘴角带看一丝莫名的笑意。
“金山湾乃是位於大唐东北方的一处地域,微臣曾在一本稀罕的古籍中见过记载。”
“传闻此地与世隔绝,鲜有外人打扰,此地遍地黄金、矿藏资源丰富,所以得名金山.:.: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