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武皇后:扶本宫起来,本宫给你看样东西!(2/2)
“你想要改变我大唐如今对苗疆的统治制度?”
大唐疆域辽阔,周边的少数民族眾多,各民族与大唐之间存在著较大的文化、经济、
政治差异,而大唐为了有效地管理这些少数民族,便建立了羈摩制度。
所谓羈摩制度,便是將这些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羈摩府、州、县。
这些羈摩机构一般由都护府、都督府统辖管理,而羈摩府州的官员则是由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担任,朝廷还会根据这些少数民族首领的势力和地位授予官职,如都督、刺史、
县令,蛋虎的黔中道行军总管便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这些少数民族头上的大唐官职与唐人的官职不同,苗人统领所得到的这些官职是可以世袭的。
而在政治与军事方面,大唐则承认羈摩府州的相对独立和自治权利,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
不过大唐也会在这些羈摩地区设立军事据点,通过军队进行间接或直接的有效统治,
既给予这些少数民族一定的自治权,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也能够让大唐名义上统治这些地区。
太宗皇帝对少数民族一向开放包容,所以羈摩制度在李世民当皇帝的时候,推广得极为广泛。
杨易点了点头,不等他说话,武皇后又意味深长道。
“这些制度是太宗皇帝生前定下的,想要改变可不容易。”
杨易笑了笑,天后娘娘说的这话暗藏玄机。
改的不容易,也就是说不是不可更改。
只要拿出让人信服的理由就行。
他心领神会,隨即笑道:“启稟娘娘,太宗皇帝英明神武,此羈摩制度让大唐极为顺利地统治了这些少数民族,以和平的方式让我大唐的唐人与这些少数民族共存,进行经济文化上的往来。”
“但是通过此次苗疆叛变,天后娘娘也应该看得出来,这些羈制度让这些苗疆人保持一定的自治,也就让这些苗人有了足够的独立的財政、行政、兵事权利。”
“他们对本地的苗人予取予求,却能堂而皇之將祸名栽赃到大唐身上,而那些被矇骗的苗人则是茫然无知,对一群从未见过的唐人,却有不共戴天的仇恨,岂非滑稽?”
“另外他们拥有了大量的財富,就会伴隨著更大的野心。”
“蛋豹跟吐蕃人交易兵器,他们有了財政,有了兵器,有了军队就想要造反,羈制度固然可以让大唐和平地统治这些少数民族地区,但是也同时让我大唐潜藏隱患。”
“如今我大唐强盛之时,这些少数民族当然安安分分,若是有朝一日我大唐国力渐衰,与他国爭斗力不从心之时,这些少数民族若是跳出来便能够给我大唐致命一击。”
“因此將羈摩制度改制乃势在必行。微臣恳请天后娘娘下令,取消大唐对苗人赐下官职的世袭制度,並且派遣有任期限制的大唐官员去苗疆治理,而苗疆任免官职的权利只能由朝廷所属。”
“废除苗疆的主合议制度以及他们祭司、主的职位,改而设置成我大唐的州、县等地方官府,这些官府由我大唐朝廷直接负责。”
“另外在苗疆推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徵收赋税等举措,与我大唐百姓別无二致。
3
“按土地徵收赋税,可以適当减少税收的额度,另外將苗疆等地大力开发,寻找合適的地方建立城池,並且引入我大唐的文化教育,让这些苗人从小就学习我大唐文化。”
“如此一来,积年累月之下,再过十年、二十年,苗疆的少数民族的主的影响力將会渐渐消亡,峒主对於手下的族人也会渐渐失去威望,改而换之的是我大唐的官员对苗人的约束力。”
“朝廷官府的威望將会日益增长,而那些主的割据势力將会彻底消亡,使我大唐对苗疆的控制將会进一步提高。”
“到那时,苗疆便是我大唐的苗府或是苗州,而不仅仅只是一处名义上的统治地区。”
“另外派遣我大唐官员去那边管理,可以杜绝苗人一家独大、排斥唐人的局面,將我大唐的制度带过去之后,苗疆的环境便趋於稳定,不会再存在那种刀耕火种、一言不合便杀人的野蛮环境,而一旦出现稳定的制度秩序,又將苗疆等地的矿业蓬勃发展,必然会吸引大量的人前往苗疆开荒拓土。”
“这些人涌入过去这十年、二十年,苗疆便焕然一新,成为像我大唐各个州、府、县一样的城市,而再也不是如今这般让人闻风丧胆的瘴气丛生,毒物遍地之地。”
“另外推动我大唐文化教育,便能够从小薰陶这些苗人,让他们忠诚於我大唐,从而避免再像今日苗人首领毫无证据的污衊大唐,振臂一呼便能够煽动苗人造反的事情发生。”
“这样的事情在苗疆可能出现,而在我大唐统治下的州、府却是完全不可能,这也正是因为制度不同..:::.这些苗人將我大唐对於他们的宽容当成了可以放纵的底气,所以才会做出这般不知所谓的狂妄之举,而羈摩改制则是彻底汉化苗疆,平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
杨易的话落下,殿內安静下来。
武皇后沉默,心里却是极为不平静,杨易的这些话简直是说到了她的心坎里。
这些羈摩制度统治下的少数民族地区,迟早有朝一日会给大唐造成麻烦。
如果按照杨易的说法,现在趁机將手伸到苗疆,將羈制度彻底改掉,让那些桀驁不驯的苗人乖乖的成为他大唐的百姓,对於朝廷而言,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
更不用说杨易后面所描述的那些將苗疆建成苗府、苗州的大饼,香得很。
她红艷艷的唇角微微勾起,似笑非笑。
“好,杨卿不愧是我大唐的肱股之臣。”
“这羈摩改制,的確是良策。”
杨易心里嘀咕。
大唐的羈摩制度后面诞生了土司这种本地土著的割据势力,其后明清又对向西南的土司施行“改土归流”,他这所谓的羈摩易制不过是將“改土归流”换个称呼罢了,也算是因果循环了。
他又拱了拱手。
“娘娘谬讚,不过想要在苗疆大刀阔斧的改革制度,还需要稳定民心。”
“如今苗疆的主几乎死绝,剩下既有威望,又根正苗红的,便是那位苗疆圣女。”
“微臣以为,可以朝廷名义赐此女官职、爵位,如其父赤虎一般,以此表明我大唐態度,稳定民心。”
武皇后若有所思,笑眯眯道。
“好,就依你所言。”
“那苗女的父亲忠诚於大唐,为大唐而死,乃是我大唐忠义之臣,可封为归安侯。”
“而那苗女也是颇有功劳,就赏个苗疆郡君的爵號,赐苗州別驾的官职,另外此女乃是忠义之后,又始终忠於大唐,钦赐其为『大唐苗疆护国圣女”,如何?”
杨易拱手。
“娘娘明鑑。”
武皇后白了他一眼。
“少跟本宫打马虎眼,你的目的不就是要让本宫给她撑腰么,以防她年纪太小,镊服不了那些苗疆的老骨头是不是..:
杨易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一震,这位天后娘娘的洞察力简直可怕,居然这都能猜出他的心思?
他拱拱手。
“微臣愚钝......並未有此意。”
武皇后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好,好,你没有,是本宫有。”
“別愣著了,来,扶本宫起来,本宫给你看样东西。”
杨易一证,虽然有些意外,却也没有犹豫,上前一步站在武皇后身边,伸手扶这位天后娘娘。
因为站在武皇后身边的原因,居高临下便可见一片白的深深沟壑。
杨易眼帘低垂,屏气凝神,感受著武皇后搭在其手臂上的纤细玉手,將其扶起来,
往旁边的博古架走去。
行走之间,杨易贴著这位天后娘娘,这位天后娘娘成熟美妇人身上的淡淡香味始终縈绕在鼻尖不散。
少顷。
武皇后在一处架子停下,她指了指一个刻有龙凤的紫黑色檀木盒子。
“拿给本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