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替好姐妹监督!杨家令的风流债?(2/2)
而在这里则是更有一种贴合山水的自然质感。
崔灵听到杨易的话,倒是没想那么多,只是笑嘻嘻道:“这是当然啦,我们苗疆那可是出了名的风景好,山美,水美,人也美。”
杨易闻言,嘴角翘了翘:“山美,水美我是看到了,人美目前还没有。”
崔灵双手抱胸,腮帮子鼓起,气鼓鼓道:“这么一个大美人在你面前,你居然说没有看见?”
杨易撇了她一眼,笑道:“哦,大美人?大美人在哪儿呢?”
他故作疑惑的模样,看得蛋灵想要打人。
崔灵翻了个白眼,头一扭,不理杨易了,自顾自地看著远处的风光,阳光照耀下的水面波光粼粼,蓝天白云映照在绿水之上,好似一幅画,看得人心旷神怡。
杨易唇角抿起。
“之前总听你说《大唐日报》,莫非在苗疆之中,也有不少人喜欢看《大唐日报》吗?”
崔灵回过神来,看了一眼不远处甲板上站著的杨易,了嘴。
“那是当然了,《大唐日报》上有那么多有趣的东西,虽然许多繁琐的新闻我们都看不懂,但是那些有趣的故事倒是许多人都爱看。甚至寨子里的年轻人还会因为某个故事的结局而產生爭执,
甚至决斗呢。”
杨易若有所思,从崔灵身上,他深切的感受到了《大唐日报》如今辐射各地的影响力。
蛋灵忍不住嘆了口气,了嘴。
“就是可惜这些《大唐日报》总是要从那些路过的商人手中去买,这些商人有的时候带的还不是最新的......““
“我们总得等上许久才能看上一期新的报纸。来的商人也是越来越少,而且价格还很贵。我们在这里可是埋了好些个奸商的尸骨。”
杨易嘴角一抽。
也难怪那些商人会越来越少,你们这又是瘴气又是毒物,动不动杀两个人助助兴,这他妈的有人有胆子过来才怪呢。”
他心里誹谤,不动声色道。
“等苗疆的事情处理完,我让《大唐日报》在这开设一个分社,以后你们就不用等著路过的商人来给你们带报纸了。”
崔灵眼晴一亮,直勾勾地盯著杨易,黑白分明的眸子里闪过惊喜之色。
“杨锅锅,真的吗?”
杨易笑眯眯道。
“当然是真的。”
蛋灵挥了挥手,小脸上露出诚恳之色。
“杨锅锅,你真是个好人。
“等此事结束之后,我一定要请你们到我们寨子里吃好吃的!”
杨易眼皮一跳。
这又是好人卡,又是立flag,总感觉有些不妙。
他轻咳一声。
“以后这种话少说。”
“啊?”崔灵眨了眨涂抹著紫色眼影的大眼睛,“为什么啊?”
杨易认真道。
“你记住少说就是了。”
“这里面水太深,你把握不住。”
崔灵双手抱胸,嘟著嘴。
“又卖关子,哼。”
“不理你了。”
“额,烤鸡好了,你吃不吃?”杨易了一眼远处示意的尉迟轩逸。
“吃!”崔灵立刻举手。
两日后。
辰州。
城墙约莫两三丈,比起长安的雄伟城墙差了许多,但是斑驳的墙面带著岁月的沧桑,墙底的黯淡血跡,让人不敢有丝毫的小。
城中青石板路上,颇为热闹,既有拉著骆驼车的栗特使者,也有扛著豹皮、虎皮的苗人。
两边街道的店铺五八门,既有唐人开设的绸缎庄,也有苗人设的药堂,上面用苗语、汉话同时书写著各种各样的毒物药材。
街道两边有不少老姬坐在路边席地铺著蕉叶,面前摆放著瓶瓶罐罐,罐子里装著雷公山的野蜂蜜,还有不少破旧的瓦罐里塞满了辰砂,旁边標註著镇宅驱邪。
行走的的路人也有不少將银项圈套在脖子上,浑身贴满银饰,腰间別著牛皮刀鞘,偶尔有一些年轻的少女路过,脖子处、手臂处绘製著青色纹身,让人望而生畏。
一辆宽华丽的马车从马车上驶过,车轮滚滚,碾压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其速度不慢,马夫一边驭马甩著鞭子,一边吆喝著让前人让路。
道路上的行人纷纷让开,有脾气暴躁的,口吐芬芳。
马车內。
“娘子,您先別急,这个时辰,恐怕杨家令他们还没到呢。”
一个青色儒裙的丫鬟连忙道。
在她面前,一个身著朱红泥金对襟儒,鹅黄金石榴裙的少女正襟危坐。
少女眸中闪过期待、焦急,似乎对丫鬟的话视而不见,她肌肤白腻,乌黑油亮的髮髻缩成惊鸿警。
头上插著一支金粟釵,釵头悬步摇缀东珠,额前缀著朱红色鈿,犹如精美的瓷器上点缀的一点硃砂。
少女嘀咕道。
“早知道黔中道这么无聊,我就不跟爹跑过来了....
“还好,杨家令来了,要是能够跟杨家令一起回长安就好了。”
旁边的丫忍不住道。
“娘子,老爷他要在黔中道当观察使至少要呆个好几年,说不定要在这里长住,您怎么能跟杨家令跑回长安?”
少女撇撇嘴。
“有什么不能的?”
“我就说去长安看看大哥,二哥,三哥,难道我爹还能拦著我?”
丫鬟苦笑:“可是,老爷、夫人他们都已经给您在这边张罗婚事了,跟黔中道的一些大家族的郎君都招呼了一遍,您要是跑了,岂不是把黔中道的世家门阀都得罪了。”
少女微微眉,似乎有些纠结。
“那也不行......
,
“哎,我明明都已经跟爹娘说过了不想成婚,爹、娘却总是偏偏催我。”
“当初爹明明答应我不催我的..:::
旁边的丫鬟欲言又止,心说娘子那两年前和两年后那能是一样吗?
半个时辰后。
辰州,码头。
有不少船只停泊。
沅水是黔中道东部的主要航道,横贯黔中,而辰州作为黔中道的核心州郡,沅水的水路每天都有无数船只往来。
马车在靠路边停下。
少女和丫鬟站在码头边上,拨弄著衣角,嘀咕道。
“按照太平姐姐的信,杨家令他们大概也就是今天到啊,怎么还不见人影?”
丫鬟忍不住道。
“小娘子,不如我们还是在马车里等著吧,这里人多眼杂,不太安全。”
辰州是黔中道最繁华的州郡,每日在城中来往的外地商人,数不胜数。
少女摇了摇头。
“那不行,站在这里,杨家令才能看得见我,若是坐在马车里,万一人太多,我没看见他怎么办?”
丫鬟歪著头,有些不解。
“公主殿下不是说了杨家令会亲自来府邸上拜访么,就算是小娘子错过了杨家令,杨家令又不会丟......
少女瞪了她一眼。
“你懂什么。”
“辰州有得是漂亮的苗女,公主殿下在长安,杨家令一人来此,我这个好姐妹当然是要帮著公主殿下稍微看著些....
,
“辰州多是粗鲁汉子,杨家令这等郎君,那些个热情大胆的苗女还不把他吞进肚子里?”
“要是杨家令在这里招惹了太多的风流债,那日后我怎么好意思见太平姐姐?”
丫鬟哑然。
这么说来,小娘子说的话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可是不知为何,她总感觉小娘子的用意似乎不止於此。
便在两人说话的时候,远处的码头忽然嘈杂起来,周围的人群一阵骚动。
少女和丫鬟循声看去,便看到一艘宛如小山般的船舶缓缓靠近岸边。
丫鬟一愣。
“这么大......难道是某个名门望族的船?还是哪个商会的货船?”
少女了眉。
“不太像,这船舶的风格,倒是有些像是从长安来的.....
便在此时,船舱打开,一个身著深青色袍服的年轻男人走了出来,其人身材顾长,宽肩窄腰,
头髮用玉头束起,腰束九环玉带,面容硬朗,五官轮廓深刻。
少女一愣,有些惊喜。
“是杨家令!”
旁边的丫鬟也反应过来。
这位杨家令,跟著自家小娘子去公主府的时候,她可是悄悄的看过许多眼,晚上还时常做梦梦见。
这估摸著得有半年多没有见过面了,还是这般英俊,看的人双腿发软。
少女提著裙,刚想上去打招呼,只见那位杨家令身后忽然蹦蹦跳跳走出一个漂亮的苗人女子,她的笑容僵在脸上。
旁边的丫鬟也愣住,喃喃道。
“小娘子,那个女人是....
少女不等她说完,便径直绷著小脸,迈著大长腿瞪瞪瞪的往杨易走过去。
“哎,小娘子等等我。”
旁边的丫鬟这才反应过来。
另一边。
“喷,辰州的码头似乎颇为繁华。”杨易目光扫过眾多船只,颇有些感慨。
旁边的l灵笑嘻嘻道。
“这是当然啦。”
“辰州可是黔中道的核心州郡,这里还有五溪的苗人,资源很多,商人逐利,当然也是会往这里跑啊。“
杨易微微頜首。
辰州还是比他想像中的要繁华一些,
忽然。
一个熟悉的粉糯糯声音在耳边响起“杨家令......“
杨易一愣,眸子微微低垂,目光放在面前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的少女,顿时一。
“尉迟小娘子?”
面前的少女个子不高,面颊白皙柔嫩,带著丝丝红晕,似酒醉微。
其著鹅黄金石榴裙,外罩银泥云纹半臂,腰缠碟带,脚蹬红罗袜蹋丝履。
柔柔弱弱的看起来就像是大號的瓷娃娃,粉雕玉琢,糯糯的极为可爱。
不是鄂国公千金尉迟秀又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