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太平:喂,这是三娘还是四娘?(2/2)
太平凤眉起,双手抱胸,冷冷地盯著笑盈盈的长孙璃月,冷笑一声。
“你又想忽悠本宫,上次骗本宫去提醒那热气球什么的,结果你自己跑到热气球上面去跟那廝双宿双飞了。你以为本宫现在信你?”
长孙璃月笑容一僵,也没想到公主殿下还记得这回事儿呢。
她心里嘀咕起来,隨即道:“既然如此,璃月也不在这里呆著了,反正我礼物也带到了,不如这样好了,我就先告辞了。”
说罢,她优雅地起身,就准备往门外走去。
“等等!”
公主殿下忽然开口。
长孙璃月优雅地转身,笑吟吟道。
“公主殿下有何吩附?”
太平凤眉竖起,冷冷地看著她:“你不会是想走出这个门去找那廝吧?”
长孙璃月歪著脑袋笑嘻嘻道:“公主殿下不必如此霸道吧,我在这府中如何,公主殿下尚有几分规矩,我这会儿要离开府邸,莫非公主殿下还要管教我不成?”
太平被壹得说不出话来,她刚刚的確是让长孙璃月戳中了心思。
虽然这长孙璃月是个疯女人,但是公主殿下还是勉为其难地要承认一下这疯女人有些脑子。
她迟迟不开宴,在这里生闷气,正是因为那傢伙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她现在严重怀疑这廝是不是把自己的生辰给忘了。
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但是被长孙璃月看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要是长孙璃月现在跑出去,
將自己这般状態说给杨易听来取笑,那她公主殿下今日可真是面子丟到姥姥家了。
何况要是真被长孙璃月找到了那嘶,她这个大妇在家里被冷落看,这个小狐狸精路上勾搭看自己的情郎,笑呵呵地回来,还不得把她给气炸了,这可是她的生辰,半点时间也不能被这狐狸精给占了!
所以她才会下意识地叫住长孙璃月,不过长孙璃月说的也对,她太平公主再如何霸道也不至於叫人家不能出门,管束人家不准出去干什么。
迎著长孙璃月略带戏謔的眸子,她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本宫正好坐得有些乏了,要去宫里见见母后,你跟本宫一起去。”
长孙璃月俏脸一垮,她可不想去见那位天后娘娘,一向自翊聪明的她在那位天后娘娘面前,仿佛自己的心思全被洞穿。
虽然她觉得自己的聪明不逊色於那位天后娘娘,但是几十年的沧桑经歷、沉浮的差距让她在世事洞明这门学问上面还是差天后娘娘一筹。
这种被人看穿好似没穿衣服一样的感觉,让一向精明的她並不好受,因此也儘量减少出现在那个天后娘娘面前。
不过长孙璃月又很快反应过来,这位公主殿下哪里是去含元殿找天后这么简单,分明是想去看看自己的那位情郎还在不在含元殿吧。
她刚刚可是听到红袖跟她说,这回杨家令从早上就去了含元殿,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洞察了公主殿下的心思,长孙璃月红润的唇角微微勾起一抹笑意,似笑非笑道:“好呀,正好我也许久没有进宫去拜见天后娘娘了。”
公主殿下想要去含元殿找寻情郎的踪跡,又不愿意她跑出去半路抢在公主殿下一步找到杨易去腻歪,自然是要把她带上的。
长孙璃月没有意见,红袖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便跟著公主殿下坐上马车,往含元殿走去。
公主府距离含元殿並不远,太平公主赶到含元殿其实也就了一灶香的时间。
含元殿內。
太平一脸惊地看著武皇后:“啊,他早就离开了吗?”
武皇后似笑非笑地將手中的奏章放下,无奈道:“至少走了得有一两个时辰了吧。不过他走了之后有没有去找什么三娘、四娘的,本宫就不知道了。”
旁边的上官婉儿嘴角一抽,忍不住低下头,差点被天后娘娘这番话逗得笑出声来。
太平也知道母后是在打趣自己,她气鼓鼓:“儿臣知道了。”
旁边的长孙璃月好奇得眼珠子咕嚕咕嚕直转。
三娘、四娘又是什么回事?
她心里好奇得像是有个爪子在挠。
武皇后笑吟吟道:“怎么了?他到现在没回去,你担心他了?”
太平著嘴:“母后,儿臣哪里是担心他嘛?主要是府里的菜都快凉了,他还没回来。再不回来儿臣就叫人一起吃了。要是直接吃完了,等他回来又免不得跟儿臣抱怨,为什么不等他。母后您別看他表面上在您面前深谋远虑、胸有成竹,在儿臣面前可是太能叨啦......”
武皇后抿嘴一笑,警了一眼角落里不说话的长孙璃月,隨即朝太平道:“行,你们再回去等等吧。照本宫看来,就算是遇到什么事情,也要不了多久。本宫还真不相信,每次他从本宫这里离开都能碰到这个娘子、那个娘子的。”
天后娘娘说的这话颇为自信,毕竟上次那个二娘的事,她心里有数,纯粹是巧合。
这一次她就不相信还能碰见,所以也算是安慰自己的女儿。
太平点了点头,也觉得自己今日似乎有些急躁了。
“母后,那儿臣就先告辞了。”
说罢,便带著长孙璃月往殿外走去。
片刻之后,三人走出含元殿,乘上马车往宫外走去。
马车之內,太平眉头紧皱:“你们说,他平白无故地消失了这么久,该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了吧?”
红袖摇了摇头:“公主殿下,放心吧,以杨家令的本事,怎么会在长安遇到危险呢?在长安,
谁敢动他?”
太平闻言点了点头,好像也的確是这个道理,隨即又忍不住埋怨起来:“那他怎么到现在还不回来?让本宫这般好等,该不会是在哪个狐狸精那里待著吧?”
红袖安慰道:“公主殿下,別担心了,杨家令哪来的那么多狐狸精呀?天后娘娘不也说了吗?
杨家令十有八九只是有事耽搁了。”
旁边的长孙璃月有些好奇的笑吟吟道:“刚刚天后说的三娘、四娘又是什么情况?”
太平闻言,轻哼一声:“不该你知道的,不要乱打听。”
长孙璃月挑了挑眉,撇撇嘴,也没继续问下去。
忽然,红袖动了动耳朵,忍不住说:“公主殿下,你有没有听到杨家令的声音?”
太平一愣,警了一眼红袖,没好气道:“你这丫头,胡说什么呢?这哪有他的声音?”
红袖凝眉沉思。
难道是她听错了?
可她真的隱隱约约听到些很像杨家令的声音。
她顾不上公主殿下的训斥,连忙撩开车帘看了一眼车窗外,顿时一愣,眼晴都直了。
她一脸惊:“殿下,我好像看到杨家令了。他身边好像还有一个小娘子。”
“什么?”
太平、长孙璃月纷纷然。
“喂,杨锅锅,你难道真的是那个什么杨家令?”
杨易无奈地朝崔灵笑了笑。
“你这个问题路上已经问了我七八十遍了。”
“没错,我就是那个剑眉星目、龙章凤姿、丰神异彩、面如冠玉、气宇轩昂、风度翩、英姿讽爽、器宇不凡、风流调党、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你还想要勾引的杨家令。”
蛋灵俏脸一红,咬牙切齿起来。
“你......你......
1
你最后一句可以不用说出来!!!
崔灵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杨易警了一眼她红透的俏脸,忍俊不禁:“你若是叫不习惯,依然可以叫我杨锅锅。”
蛋灵轻哼一声,腮帮子鼓起,
她在五溪九黎八十一寨也算是聪明绝顶、人人敬仰的圣女了,没想到到长安来居然被人给戏耍了。
崔灵忍不住道:“喂,杨锅锅,我刚刚说的那些话可不作数,你可別当真嘍。”
杨易似笑非笑的看著,面色平静,耳朵根却都红了的崔灵,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脸色稍微严肃了一些:“你刚刚在路上跟我说的是真的?五溪九黎八十一寨的苗疆人要叛乱?”
说到正事,董灵抑制住內心的羞耻,抿了抿唇。
“这件事情绝无虚假。我爹曾受封朝廷黔中道行军总管的职衔,忠於大唐。”
“可是我那个叔叔崔豹始终不愿意屈从於唐人的指挥。”
“再加上你们唐人在苗疆的官员,对我们苗疆的百姓横徵暴敛,不少人对官府颇有怨言。”
“前两年爆发天的时候,要不是你弄出来的牛痘快速地消除了天,说不定当时苗疆就要爆发大乱了。”
“现在我父亲被崔豹囚禁起来,崔豹已经联合了其他四姓的主,隨时都有可能反叛。”
杨易眼神微微一漂,如果崔灵所说不假的话,那对於朝廷而言的確是一个大麻烦。
苗疆十万大山內,三苗后人无数,其中五溪又是苗疆最为核心的地域。
根据崔灵的说法,五溪內的九黎八十一寨保留著寨合议制度,其中分为五大主,、覃、
向、彭、再五姓共治。
她的父亲崔虎,乃是苗疆的大酋长,灵自然也就是苗疆圣女。
高宗显庆四年,崔虎率领手下飞山蛮精锐,帮助了唐军平定了邕州僚人叛乱,获得了朝廷所赐的黔中道行军总管职衔,当然了,这个职位也就是个虚名罢了,並无实际权力。
饶是如此,五溪的实力也不容小。
根据蛋灵的说法,整个五溪便是苗疆的圣地,五大主就是苗疆的最高首领,其手下善用蛊术的苗人无数。
至於兵马......崔虎手下有万余藤甲精兵,掌控五溪。
其余四姓洞主手下也或多或少有几千精兵,
这些藤甲兵都极为擅长山野作战,在苗疆那块地方,如果他们造反的话,唐人在那等瘴气、毒物遍地的地方,还真不一定是这些苗人的对手。
若是苗疆造反了,那也就意味著大唐的西南陷落。
大唐此前虽然在这里设立了一定的机构管辖,但是基本上都是保持当地的相对自治,实际上这些苗人只听从五大主的指挥。
如果仅仅只是苗人叛乱,对於大唐的军事是重击的话,那这些五溪苗人手中掌握的辰砂,占据全国產量的九成,问题就更大了。
李治在的时候,道教鼎盛,皇室每年光炼丹砂就要用上千斤,更不用说其他地方。
当然,这辰砂也是孙思邈《千金方》里的一剂安神药方的药材之一。
苗疆的雷公山山木,也是宫廷製造樑柱的指定用材。
五溪的蜂巢,也几乎提供全国大部分的高纯度黄蜡,
至於苗疆十万大山里稀奇古怪、数不胜数的药材更是无数。
如果整个苗疆都造反,对於大唐而言必然是不可接受的。
否则他也不会亲自带灵到皇宫里来,这件事情必须要稟报天后。
杨易沉声道:“这件事情牵扯太大,你要与我亲自去皇宫里见天后。”
“当然,进皇宫之前,你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得收缴起来。”
崔灵捂著自己腰间的一些竹筒,这些可都是她的宝贝,一身的蛊术都在上面,要是通通交出来的话,那她可就半点防备的手段都没有了。
杨易看出她的迟疑,微笑道。
“想要救你的父亲,整个大唐只有一个人可以做到。”
“那个人就在皇宫里。”
“若是你不愿意,我也不勉强。”
崔灵犹豫了一会儿,咬了咬牙:“我就信你一回,但是你要答应我,要救出我的父亲。另外,
苗疆的百姓是无辜的,若是朝廷之后打算清算,还请杨家令帮忙说说话,他们也只是想要活下去而已...
杨易一愜,深深的看了崔灵一眼,直到此刻他才反应过来,为何崔灵不直接以苗疆圣女的身份进入长安,通过官府通稟天后,等待接见,而是偷偷摸摸地要寻找他这个声名在外的杨家令。
苗疆造反一旦做实,朝廷必然对苗疆进行血腥镇压。
而若是他这个以仁义声名在外,民间威望颇高的杨家令,若是能够从中周旋一二,那么朝廷或许不会对苗疆的百姓有更加凶残的清算。
这个小妖女,千方百计地潜入长安,不择手段要见他这位杨家令,不仅是为了救其父亲,恐怕也是为了苗疆千千万万的百姓。
因为崔灵很清楚,纵然苗疆造反,也绝不可能是正值鼎盛的大唐的对手。
而一旦爆发战爭,苗疆必然生灵涂炭。
这恐怕也是她刚刚当著他和刘玉的面,不假思索的说出哪怕他这位杨家令不帮忙也要勾引他的真实原因吧。
杨易脑海里不合时宜地闪过这个念头。
正当此时,不远处忽然响起了一阵脚步声,一个熟悉的咬牙切齿的声音响起:“喂,这是三娘还是四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