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武皇后:看来他的体力的確很好(2/2)
朴义熙说《大唐日报》还对他评价了?
金政明往下看去。
排第二的是白衣大食君主,第三是拂国的叫什么君士坦丁四世的。
至於他新罗,则是往下看了七八个,都没有看到。
旁边的朴义熙察觉到他的自光,忍不住提醒道“大王在背面。”
金政明手指一顿,面无表情的將报纸翻开一页,果然在背面最后一行找到了他,硬生生排到了三十。
总共就排列了近二十年来的三十个君主,结果他就是最后一个!
最关键的是最后的几个君主,全都是低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人选了,把他们放上去骂。
金政明看了一眼自己的评分只有四十二分,差点眼前一黑。
他心里的火气蹭的冒起来。
这踏马不是故意抹黑他么?
他怒气冲冲的看评价的依据。
什么民族矛盾激化、新罗遍地造反,对外贸易受损,对唐策略失误等等,甚至在文化、决策上击他。
最后还留了一句“困於明堂,三族锁难承檀君之祀。溺於权术,百济旧终为唐风裂冕。”的评价。
这踏马简直是把他往昏君上推啊!
金政明脸色涨红,脖子上的青筋暴起,愤怒的將手中的报纸撕裂,怒道。
“敌国污衊的把戏而已.
“难道你们也信?”
朴义熙等一眾官员面面相。
少顷。
朴义熙无奈摇头。
“大王,这並非是我们信不信的问题.....而是天下人都是这么觉得。”
“这《大唐日报》可谓是天下第一刊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若是故意污衊大王,便不足以服眾,这月旦评又怎么能继续办下去?”
“奈何......奈何这上面除了那评语是他们自己所出之外,全都是事实。”
其余的官员纷纷点头,显然他们也是这么想的,不然就不会在今日来上这么一齣戏码了。
朴义熙沉声道。
“如今我新罗国民人心惶惶,对朝廷信任不足,微臣恳请大王下罪己詔,以安抚人心....
金政明死死捏住手中的报纸,指节捏的发白,胸膛剧烈起伏如风箱,额头的青筋暴起,眸子死死的盯著这群大臣。
“混帐,寡人乃是一国之王,岂可下罪己詔?否则寡人顏面何存?”
“就凭这莫名其妙的月旦评,就能评判寡人的功过?”
朴义熙一时无语,旁边的官员忍不住道。
“大王,如今不是这月旦评,而是民意如此,这月旦评给您评了如此之低的分数,我新罗百姓却是没多少人叫屈,反倒是认了这评价,只是觉得颇为耻辱。”
此言一出,引得身后的眾多官员纷纷议论。
“是啊,大王,吾等也不想认这个月旦评,奈何天下人觉得评价公道。”
“如今大王名声累及新罗,我新罗臣民上下也是深感耻辱,还请大王为新罗考虑。”
“大王请下罪己詔!”
一眾大臣纷纷义正言辞,气的金政明暴跳如雷。
这群大臣至少也占了朝中一半的大臣,几乎半数朝堂到此,即便他是新罗的王,也要慎重,越是这般顾全大局,他越是气的要吐血。
妈的,他明明才是那个为了大一统新罗,弹精竭虑的君主,不敢说自比上古贤王,但是踏马的怎么也不能算是昏君!
这群臣子居然跑到这里来这么一出?
朴义熙看著金政明阴晴不定的脸色,嘴角微微一勾,旋即义正言辞道。
“大王,《大唐日报》畅销海內外诸国,即便是那远在极西之地的大食国,听说都有贵族高价购买《大唐日报》.::..:
1
“尤其是在这月旦评出现之后,短短是十数日,这《大唐日报》竞被卖到断货,那些买卖报纸的栗特商人,居然又凭藉这《大唐日报》赚了一笔。”
“最新的《大唐日报》如今在黑市中早已经卖到了一贯钱,如此可怕的影响力,《大唐日报》
绝不是靠胡而屹立不倒。”
“其信誉不敢说代表大唐,至少也能让人信任,若是月旦评评价的不对,那天下各国早已经一片沸腾。”
“而如今天下各国,如黑衣大食、真蜡、吐火罗等国均是排列末尾,甚至还被批评,然而根据那些国家商人带来的言论看,其本国人对《大唐日报》的月旦评都认为公正中肯。”
“甚至连之前跟大唐有过多年战爭的吐蕃,以及之前关係不善的倭国此次也都讚誉月旦评的犀利、公正,听说倭国的倭王还派遣使者专门前来感谢大唐的那位杨家令犀利点评其不足之处。”
“可见这月旦评掀起的声势只会越来越广,在天下人眼中也越来越有地位。”
“而微臣以为,此月旦评虽然给了大王只有四十二分的评分,我新罗名望遭受质疑击,但是未尝不可化解此等舆论攻势.....“
“只要下了罪己詔,承认自己的错误,旁人闻之,说不定还要讚誉大王胸有沟壑、大业可成。
旁边的官员们连连点头。
“是啊,大王,勾践尚可臥薪尝胆,您也未尝不可。”
“不错,区区四十二分是低了一些,但是只要大王表明態度,也不是不可逆转当前的舆论声势“请大王明察,为我新罗考虑。”
“是啊,大王,那真蜡君主的评分都比你高,现在不想办法,真是把名声都丟完了。』
眾人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热闹的好像是在菜市场,不过翻来翻去就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请大王认罪。
金政明脸色发黑,压抑著怒气,冷冷道。
“你们这么认这个评分干什么?”
“他会把人的付出给抹杀掉的,懂吗?”
“知不知道什么叫抹杀?”
“你们能这样讲吗?”
“寡人给你们打个比方。”
“我新罗为了统一,消灭百济、高句丽,费了多少代王的心血?”
“到如今,寡人称王,一统百济、高句丽、新罗,他们负责打基础,然后我新罗灭完百济、高句丽一结算......“
“哎呀,功劳都是寡人的,灭百济、高句丽都是寡人的功绩,新罗的先王们不是完善秩序,就是搞经济,搞文化,最后还不是要靠寡人弯成统一大业?”
“我新罗数代贤王都是坐获其成?”
“他们对我新罗一统天下的贡献尚不及寡人?他们连评分都没有!”
“寡人重构官职、行政体系,改革新罗从军事国到大一统帝国,完全是寡人一人的功劳,能这样算吗?啊?”
“你们倒是说说我新罗数代贤王是不是坐获其成?”
眾臣闻言,面面相,没有人敢说话。
他们敢来喷金政明,也是背后有人撑腰,但是要是喷了新罗前几代王,那可真是死罪。
“不是看他具体做什么吗?”金政明越说越恼火“法兴王佛教立国、领土扩张。”
“真兴王改革军制,推行『骨品制』”
“善德女王联唐抗倭,改革幣制。”
“真德女王改革官职体系,组建『郎道”。”
“武烈王、文武王兴教育、强士兵。”
“还搁这评分?”
“一帮蠢材!”
殿外眾人脸色难看。
他们是来直諫金政明的,怎么被金政明喷的说不出话来了?
便在此时,旁边的朴义熙拱手一礼,心里冷笑,面上却是皱眉。
“大王,先王们的功绩,无人否定。”
“倒是大王不必如此激烈。”
“大王,人君者,应该广开言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如今新罗局势陷入困境,未来晦涩难明,大王怎么不多找找自己的问题,而是责怪这月旦评,与我们这些新罗忠臣置气?”
金政明忍无可忍,大怒。
“怎么不找找自己的问题?”
“你在大唐面前跟条狗一样跪著,也怪自己的脊樑不够硬,好不好?”
“当年,唐罗同盟,你们这群废物知道大唐想要控制高句丽、百济土地,嚇的差点尿裤子,也怪自己没卵子,好不好?”
“檀君祭祀被辱,你们这群读书读到狗身上的蠢材,也怪自已辩经辩不过大唐笔桿子,好不好?”
“讹诈帮到处碰瓷,你们这群贪腐官员视而不见,收受贿赂,官官相护,以至於这件事被《大唐日报》爆出来寡人才知道,还要帮你们擦屁股,弥补新罗人的声誉,也怪自己跟条蛀虫一样在我新罗敲骨吸髓,好不好?”
“为什么你们这群软脚步虾一听到大唐就硬不起来了呢?”
“为什么你们自翊新罗重臣,为新罗赴汤蹈火,不自己去把杨易除掉呢?”
“为什么你辛辛苦苦寒窗十几年,立志要让新罗崛起,最后辛苦几十年立下的功劳都不如人家杨易隨便一个点子呢?”
“为什么人家《大唐日报》能这么火爆,寡人让你们弄的《新罗日报》只能放家里擦屁股呢?”
“为什么你们绞尽脑汁想的计策,自翊帝国智囊,却想不出活字印刷术,消灭天的法子呢?
“全部找自己问题,好不好?”
“为什么你们只能跑到寡人面前撒泼,而人家杨易能点评天下英雄呢?”
“找下自己的问题好不好?”
“为什么你们是新罗的真骨贵族,手握重权,却连那些叛乱的百济遗民都打不过呢?”
“找下自己的问题好不好?”
“你妈了个**,一帮蠢货!”
“什么都找自己问题!”
“招惹大唐找自己问题!”
“你踏马的,新罗刚刚统一百济、高句丽,又缺钱,又缺时间。民族认同感低,怎么找自己问题啊?”
“你们告诉寡人,寡人能怎么办?”
“新罗刚刚统一,需要钱来让新罗稳定繁荣发展,又需要一个『抗唐英雄”来加强民族凝聚力...
”1
“我们的商业贸易依赖和倭国的海上贸易,必须要控制黄海航道削弱大唐在辽东影响力....
2
“一帮蛀虫到处兼併土地,百姓对官府的矛盾都激化的要造反,不踏马借边境衝突转移国內的贵族和百姓的土地兼併矛盾,你们告诉寡人,该怎么办?”
“那寡人只能招惹大唐,占他大唐救封的契丹松漠都督府辖地,来影响黄海航道!”
“只能编造唐罗同盟,是他大唐被我新罗干翻了,才借兵给我新罗灭百济、高句丽,来掩饰是我新罗跟狗一样去求大唐的耻辱歷史。”
“只能宣称我新罗是无上仙圣檀君的血脉,身份高贵,不尊大唐的劳什子天可汗,因为他们不配,来增加我们那可怜的民族自尊心,抑制日益激化的民族矛盾。”
“寡人能怎么办?”
“现在大唐埋个百济古碑讥讽我新罗先祖,弄个《新罗王室秘史》来讽刺我新罗王室,再把我新罗的讹诈丑闻弄得天下皆知。”
“然后寡人在这里夙兴夜寐,辗转反侧,弹精竭虑,就差踏马的一夜白头。”
“就你们踏马这般废物贵族,被大唐压力,一个个废物的要死,就寡人一个人面对大唐!”
“他妈的,他们有杨易,还有《大唐日报》,寡人一个人单挑他们一群,各种手段用尽!”
“干到最后,踏马的蹦出来这么一句话怎么不找找自己的问题,你告诉我,怎么贏?”
“被人家玩到死,算计到死!”
“寡人寧可战死,也绝不能被他们点评两句,就跟条狗一样去舔他们的臭脚,去下罪己詔说就是寡人的问题,跟个窝囊废一样,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