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太平(1/2)
第221章 太平
一边的上官婉儿见到老道士便秘一般的表情心里著笑。
武二娘则是笑吟吟的看著两人,也不说话。
老道土脸色有些恋闷,涨红了脸,脖子上的青筋条条崩出,忍不住道。
“上次的事情是个意外,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卦签结果有偏差,不能算学艺不精......前后签文不一.......命数天定的事,能算学艺不精吗?”接下来便是晦涩难懂的话,什么“乾三连坤六断”,什么“大衍之数五十”之类的,引得旁边的上官婉儿止不住的偷笑,就连武二娘也是嘴角泛起了一丝笑意。
杨易:“..
”
这老道士还挺不服的。
少顷。
老道士颇有怨念道。
“这样吧,这位小娘子今日的签,老道我免费送了。”
“今日务必让小郎君知晓老道的本事。”
杨易一乐。
这老道士自尊还挺强。
不是,你丫的一骗子,要什么业务自尊心?
老道士看起来年纪不小,动作却是乾脆利落,一把从后面木篓子里拿出一筒木籤。
他將这筒木籤放在武二娘面前,郑重其事,仙风道骨般的脸上露出一丝严肃“还请这位娘子摇这签筒,老道自会为这签文解签。”
武二娘挑了挑凤眉,洁白如玉的手指捏住这足有碗口粗的签筒微微摇晃。
哗啦啦。
里面的木籤微微晃动。
啪嗒。
一根木籤掉落在地。
杨易还没有看清,便见那老道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將那木籤握在手里。
杨易:“?”
这就是单身几十年的手速?
老道士拿著签文仔细看了看,脸色渐渐古怪起来。
旁边的两女注意到老道士的神色,武二娘倒是神色平静,嘴角始终著一抹笑意,虽作少女装束,但是深邃的双眸却是有种看透人心的洞察力。
上官婉儿眉。
“道长为何不说话?”
老道士轻咳一声,摊开手,一根木籤静静的摊在掌心,上面用娟秀的小字写著一首诗。
“月满空庭桂影斜,”
“露凝铜雀掩琵琶。”
“西园旧燕衔泥去,”
“独对菱数鬢华。”
老道士缓缓念诵完,意味深长道。
“此签暗藏阴阳消长之机,求籤者当观天时、察人事。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虽见红轮西坠之盛景,也须知阴长阳潜之理。”
上官婉儿脸色凝重,以她的聪慧当然看得出来这个签文是下籤,何况最后一句“独对菱数鬢华。”岂非暗示孤独终老,无人侍奉的结局?
连她都能看的出来这签文的意思,这位会看不出来?
她下意识的警向武二娘。
武二娘神色平静,眼眸满是笑意,似乎丝毫不在乎这签文。
“哦?还有呢?”
老道士琢磨了一会儿,又道。
“小娘子请看这签文中的天象,这桂树影子,茂盛时才显斜长,然则月满则亏,小娘子命格贵不可言,不过也要当心寒露侵衣。”
杨易挑了挑眉,心头有些疑惑。
总感觉这老道士有点东西。
这首签文似乎还真的暗合歷史上那位武皇的最后结局?
不过上次给长孙璃月批命是什么情况?
该不会是巧合了吧?
上官婉儿朝武二娘道。
“娘子,这街头算卦之言未必能信,说不定也是胡说八道,杨...:..郎君不是说了么,这道士学艺不精。”
老道士:“?”
不要老是拿之前的事情在这嘰里呱啦的行不?
武二娘则是笑吟吟的看向杨易。
“你怎么看?”
杨易双手摊开。
“反正不要钱,二娘不如再摇一次。”
“上次也是摇了两次,第二次为上籤。”
说著,他就要將签筒拿起给武二娘再摇一次。
这次老道士学聪明了,眼疾手快的將这签筒抱起,一脸警惕的看著杨易。
杨易:“?”
“道长不是说今晚的卦金全免?”杨易皱眉,“难道只能让摇一次?道长该不会是玩不起了吧?”
老道士单著的手授了授鬍鬚,轻笑道。
“老道说的当然有效,不过摇签筒的是这位娘子,还请郎君不要乱碰。”
杨易:“?”
怎么的?
他碰一下还能改写命运?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
“命数若有那么好改,那就不会有逆天这个说法了,道长果然是学艺不精。”
老道土眼皮跳了跳,忍不住要骂人的衝动。
他当然知道命数乃天定,但是问题是面前这小子有些邪乎,他老道修道八十载,就没见过这么离谱的。
他面无表情,扯著鬍鬚。
“反正你不能碰。”
杨易:“
e
他朝武二娘道。
“便请二娘自便吧。”
“这签文什么的,也只是某时某刻的命数,自当知命不惧,日日自新。”
“好。”武二娘似乎极为信任杨易,乾脆拿起签筒再摇晃了一次,哗啦啦的木籤晃动起来,很快便有一支木籤掉落在地。
啪嗒。
老道士连忙探头过去一看,顿时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牡丹让尽春风力,明月偏照太液池。”
“金轮西沉珠箔卷,青史半卷付双鲤。”
上平签!
老道士眉头紧,有些然。
一般而言,这种南辕北辙的的签文很少会出现在同一个人手中,除非有外力干涉,更关键的是,这签文后半段的意思,他看不懂。
又是牡丹,又是春风的,又是明月的,显然是吉兆,但是这后面的“金轮西沉珠箔卷,青史半卷付双鲤”是何意?
杨易偏头看了一眼,笑道。
“上籤!”
“前后签文截然相反,我就说这老头学艺不精。”
“二娘,我们走吧。”
武二娘笑吟吟的扫了一眼这签文,旋即点了点头,跟著杨易离开,上官婉儿紧跟武二娘。
老道士一脸懵逼。
他挠了挠头皮。
“老道真学艺不精?”
街道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栗特商人拉著骆驼车往城外走去,街道处的酒肆、茶馆,到现在却是颇为热闹,夜晚吃宵夜的不在少数。
“红袖,这张记的熏猪肘的確是味道不俗,我们带一个回去给那廝尝尝。”
太平笑眯眯道。
红袖捧著一个油纸包。
“好啊,殿下。”
“那奴婢这就去跟那店家再买一个。”
太平隨口道。
“行......你去吧,本宫在这等著。”
“这廝去了皇宫到现在也没回来,也不知道母后跟他嘀嘀咕咕商量什么呢......”
“但是母后应该会留他吃饭,等到他回来也不一定会吃。不过让他尝尝味儿,省得带时候埋怨本宫吃独食。”
红袖掩著嘴儿轻笑。
公主殿下和杨家令还真是冤家。
她旋即往店铺里去了。
太平百无聊赖的看著街道上的百家之景,这番热闹的景象,她心里还是颇为骄傲的。
毕竟,在可是她的未婚夫一手缔造的。
忽然,她隱隱约约听得一声熟悉的声音。
“二娘!”
太平一愣,下意识的循声看去。
只见远处的人群中,一个熟悉的侧影,不是杨易又是谁?
太平脸色一喜,刚准备走过去,忽然脸色一僵,只见一抹青绿色的高挑身影从阴影处走出,后面还跟著一个清丽的身影。
街道上虽然掛满了灯笼,但是灯影幢幢,离得太远也是看不清楚对方的长相。
只觉得那个被称为二娘的女子似乎有些眼熟。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二娘的身姿高挑,举手投足间优雅贵气,极尽女子妍態,光是一抹背影也足以让人遐想。
即便是自负大唐绝顶美人的太平公主殿下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叫二娘的在形体仪態上丝毫不逊色她,甚至在女人的风情上更甚一筹,想必这般有风韵的女子,
容貌也必然是国色天香。
好啊!
这廝不是说入宫去见母后吗?
怎么陪著狐狸精在长安城內逛街?
这是入的哪个宫?
红袖刚从店家那边打包了一份熏猪肘出来,便听得公主殿下一声怒斥。
“红袖,你快来,我看到那廝了!”
“那廝身边还有两个小婊砸!”
红袖:“?”
有瓜?!
她眼晴一亮,旋即快步回到公主殿下,兴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