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武皇后的「报復」,一个是柴刀,一群也是......(2/2)
难道要把原话说出来?
岂不是平白叫人误会?
虽然,他行得正坐得直,但是女人的心思难以捉摸,谁能知道这位公主殿下听完之后会是什么反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杨易略一沉吟。
“可能是天后娘娘觉得我仗打的好,所以才这么觉得吧。”
“毕竟打仗需要看整体。”
“呵,你觉得本宫会信你?”太平警了他一眼,轻哼一声。
杨易摊开手无奈道。
“公主殿下要是不信的话,儘管可以去问天后娘娘。”
他相信公主殿下不会因为这事去找天后娘娘验证,同样,即便是公主殿下真的去问了,天后也不会如实相告。
太平鼓了鼓腮帮子,气呼呼瞪了杨易一眼。
“不说就算。”
“哼。”
公主殿下扬起雪白的脖颈,迈著修长的双腿大步流星的走了,两条腿紧绷,
恨不得將地面踩出深深的脚印。
杨易一汗,公主殿下这是把地面当成他的脸来踩了。
武举举办的事宜很快便定下,户部拨来款项,杨易甚至將这笔钱拿来相当一部分作为武举的宣传。
比起文科举无人不知,武举相较而言就显得陌生。
不过在他看来,文科举跟武举性质上还是没有什么差別。
盛世大唐,文治武功,缺一不可。
自然要弄得声势大些,让民间百姓都参与其中,谁知道会不会选拔出什么有天赋的猛士。
数日后。
武举要在长安举办的消息渐渐席捲长安,乃至关中。
街头巷尾都在討论著举办武举的事儿。
不过,武举却没有那么快举行,杨易將武举定下的时间推迟了一个半月,目的是让那些身处关外、距离遥远的考生有时间赶过来。
武举不同於文科举,习武之人长时间路,身体负担很重,必须得有一定时间休息,否则参与武举就不公平。
毕竟身在关中的考生距离近、休息时间充裕,而那些来自极北或极南之地的考生长途跋涉赶来,必然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大量时间调养。
毕竟文科举的考生就算精神不振,休息个两三天也就差不多了。
但武科举考的就是身体素质与强健程度,如果不能將身体状態调整到最佳,
那可就平白浪费了一次武举的机会。
半个月之后,匯聚在长安城的人越来越多。
不少外地人闻讯赶来,都想见识见识第一届武举的情况,像这般看热闹的人不在少数,毕竟中原大地向来不缺爱看热闹的人,有史以来第一届武科举的头还是很大的。
有许多人衝著这个头而来,造成了长安城短时间內人流量暴涨。
此时的长安作为大唐的帝都,自然是积极响应前段时间朝廷颁布的废除坊市隔离的制度,早已让店铺在长安各处遍地开。
虽然大部分店铺都还在装修,但已经装修好的店铺,已经完全能尝到这波人流量的甜头。
兴化坊位於皇城之南朱雀门街西第一街街东,从北向南数是第三个坊。
坊內有不少平民住宅,还有一些寺院扎根在此处。
而此时確实多了许多店铺,诸如客栈、布庄,米麵粮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店铺也早已开设起来。
其中既有百姓自家开的店铺,也有长安富商在此开设的分店。
坊市隔离制度被废除已是既定事实,连朝廷凤阁內的宰相们都阻止不了,这些本土商人自然也就只能顺势而为。
他们嗅觉敏锐、资金雄厚,便立刻在一些坊间开设店铺,比如开客栈的,便在每一个坊之间开设分店,开布庄、首饰店的也是如此,这些商人捨得钱,装修的速度自然也快。
此时不少外地商人来到此处,顿时惊不已。
“我上次来这儿的时候,这里还什么都没有呢,没想到才短短半年,整条街上都开满了店铺。朝廷虽然废除了坊市隔离制度,但似乎也就关內才积极响应,
关外还没这么快。”
“谁说不是呢?我是从河南道来的,也就是前几天刚来这儿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坊市隔离制度被废除了。等到全国都全部废除隔离制度,恐怕要过几个月之后了。而长安却是早已经店铺遍地开,我大唐首都的確是天下最繁华的城市!”
“哎,我是岭南人,今年出来跑买卖,直到到了长安我才知道,天的接种早已经全部普及了,岭南那边还有大部分百姓至今还不知道天已经可以被预防了。以后我定然要努力赚钱,到关內定居生活,岭南道与此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別。”
其余的人也纷纷颇为感嘆,只有来到长安,才能明白自家城市与长安这座雄伟城池的差距,无论是制度上面,还是办事效率上面,差距都实在是太大了。
公主府內。
太平公主殿下抱著胸口,凤眉微,坐直身子,沉吟道:“本宫觉得第一届武举还是慎重为好,文科举以封闭的空间作为考场,武科举最好也是如此,以免发生意外不可控的事情。”
杨易若有所思,沉默片刻,开口道:“话虽如此,但是武科举跟文科举不同,文科举是为了防止作弊,所以要以封闭的考场,靠监考的官员不停地去巡视,而武科举就不一样了,考的都是真刀真枪的本事。”
“何况武將本来就是要上战场衝锋陷阵的,总不能因为百姓围观就紧张,如果是这般心理素质太差,日后上了战场如何衝锋陷阵?”
“我倒是觉得开放一部分场地,让百姓在远处围观,既有助於將武举的地位拔高,让百姓们愿意参加武举,也有助於锻链这些考生的心理素质。何况作为第一届武举选拔,总是要让这些百姓见识见识的。
太平闻言,微微点头,心里恍然。
如果从这样的角度考虑的话,让百姓到远处的场地围观考生参加武举,的確是有好处的。
她脑海里刚闪过这个念头,旁边的长孙璃月忽然脆生生地说道:“郎君所言极是,妾身也是这么想的。”
太平额头青筋直跳,暗自恼道:这个小蹄子,有你什么事儿!
长孙璃月仿佛是没看见公主殿下恼怒的眼神,笑吟吟道。
“除此之外,还能向百姓证明,武举选拔完全公正透明,这可是当著大傢伙儿眼皮底下选出来的,旁人也必然会对朝廷的考试选拔心悦诚服,增加朝廷的威信。”
“还能让围观的百姓感受武举的荣耀,从而使其有认同和自豪之感,日后参与其中也不是没有可能。”
杨易微微頜首。
长孙璃月看问题的角度还是一如既往的深入。
他警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公主殿下,轻咳一声。
“不过......殿下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人多了就容易乱,维持秩序必须要下足功夫。”
杨易心里嘀咕。
这才哪跟哪儿,以后后院不会起火吧?
他可不想被柴刀啊,那样也太冤了。
一个也是柴,两个也是柴,不如多来几个。
那句话怎么说来著,有內部矛盾的时候,就引i入外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