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大老婆替丈夫找女人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发扬!(1/2)
第154章 大老婆替丈夫找女人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发扬!
杨易有些听不下去了,便当即咳嗽了几声,让这两女逐渐离谱的话题停下。
长孙璃月和太平公主默契的停下探討的话题。
两人一个一脸无辜、一个故作疑惑,俏生生的脸庞纷纷看向杨易,仿佛在奇怪他为什么一直咳嗽一样。
杨易:“..—
他这会儿才算领教什么叫女人才是演戏的高手。
杨易和太平在赵国公府待了半个时辰之后,隨即便在长孙璃月依依不捨的目光中,告辞离开了。
马车上。
太平正襟危坐,时不时警一眼旁边坐著的杨易表情若有所思。
杨易被她看的有些懵逼,嘴角微微一勾。
“公主殿下为何自上车到现在一直看微臣..
太平轻咳一声。
“本宫是在想,长孙璃月说的好像也有道理,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疯女人虽然有点疯,但是好歹也是跟咱们相处了这么段时间,值得信任,而且还帮了咱们一个大忙。”
“倒也不是不能够把你分享给他,这样的话本宫不在的时候还有人能够替本宫勘察后院,以免其他的小狐狸精偷偷过来勾搭你。”
公主殿下说的一本正经。
杨易眼皮狂跳。
他有些无语,说的差点他妈都快信了。
太平隨即又认真道。
“最重要的是她短命啊。”
“说不定要不了几年她就死了..
电“本宫还不用担心有人跟本宫一直爭宠,还能够得到一个免费的管家,你说怎么样?”
杨易脸皮一抽。
好,好,好,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
见到杨易面无表情,太平了嘴,红艷艷的嘴唇似乎浮著某种亮晶晶的光泽。
公主殿下的唇瓣上是大唐特有的口脂,类似於后世的唇膏,用基础油脂和名贵的香料混合而成,为公主殿下增添了几分格外的魅力,以及一丝淡淡的香气。
“母后说了,男人是管不完的....
“所以本宫倒是觉得,要是你想要找女人,尽可跟本宫知会。”
“本宫亲自给你找些优质清白的小娘子,省得你去碰那些不乾不净的风骚女人。”
杨易挑了挑眉。
还有这种好事?
著实让他这个现代人大开眼界。
大唐还有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
怎么没传承下来?
他迟疑道:“这是传统、习俗?”
太平一愣,似是没想到杨易会来上这么一句。
她眨了眨眸子,认真道。
“你还真想啊?”
杨易沉吟道。
“人之常情。”
【叮!情绪值+100】
太平公主殿下脸色一黑。
男人果然都好色!
她没好气道。
“那本宫是不是还得给你找点年轻点的?”
“男人不都是喜欢年轻的?”
杨易义正言辞道:“轻熟的,成熟的,倒也不挑,身材要好。“
太平额头突突直跳,忍无可忍,一把扑过来,挥舞著粉拳。
“本宫挠死你!”
数日之后,皇帝的葬礼如期举行。
文武百官在列,皇帝李旦手拿祷文痛哭流涕。
所见之人无不感慨新皇对於先帝的感情。
长安城中也是素三日,以此来祭奠这位先帝。
又过了五六日。
含元殿內。
李旦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之上,穿著华丽的衣裳,看著殿內群臣群臣商討事宜。
他刚刚登基便遇上了一个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吐蕃使者葛布扎在大唐长安身亡。
这件事情因为大唐皇帝暴毙的原因暂时拖了下来。
现在吐蕃重新派人前来詰问,大唐当然不会惧怕吐蕃,但是这件事是大唐理亏在先。
如何处理好与吐蕃的外交关係,成了皇帝李旦继位之后的第一件棘手的事情。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情既然与前任太子李显有关,不如將韦氏族灭,以此来平息吐蕃的问责。”
薛元超沉吟片刻,拱手道。
旁边一个鬚髮皆白的壮硕老人轻咳一声。
“韦氏参与谋反,理应灭族。”
“不过吐蕃的目的应该不只於葛布扎,而是论钦陵。”
“先帝在时,曾经答应了吐蕃,如今是要继续履行之前的承诺,还是將论钦陵处决,陛下应该早做决断。”
说话之人正是两年前被派往驻守朝鲜半岛跟新罗建交的刘仁轨,正是皇帝李治驾崩,他被特命召回。
以他的年纪,大概率也是不会再派往朝鲜半岛。
百济、高句丽相继被大唐所灭,刘仁轨在平叛百济、倭国联军之战,立下了显赫的功劳。
即便是武皇后对待这位老將,也要慎重。
李旦就更不用多说,当下连忙道。
“刘卿说的是。”
旁边的武皇后淡淡一笑。
“论钦陵一事,本宫跟陛下其实已经商议出了结果....
“论钦陵是决计不会放回去。”
“若是吐蕃要战,那我大唐便奉陪到底。”
朝堂一静,所有人都被武皇后强硬的態度弄得心里一惊。
不过联想到杨易跟武皇后的关係,当下也是释然。
武皇后站台女婿,似乎也是无可厚非。
眾人没有反对,很快论钦陵一事便有了决定。
这时,裴炎上前拱了拱手。
“陛下,娘娘......
,
“倭国上派人前来祝贺新皇登基,意欲与我大唐建交。”
“倭国的使者於昨日抵达长安。”
朝堂上眾人一愣,面面相。
便是连太平也是有些惊。
倭国他们当然是不陌生的,老邻居了。
不过五年前,大唐灭百济,助新罗一统朝鲜半岛之后,新罗与大唐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战爭。
跟新罗关係密切的倭国自此之后,便跟大唐断绝,如此也有数年,没想到如今居然能够听到这倭国使者前来长安的消息。
李旦还没有说话,武皇后淡淡道。
“先晾著吧。”
“我大唐岂是说断交就断交,说建交就建交的?”
眾人微微頜首,这次朝会遂结束。
入冬,长安。
城內已经渐渐热闹起来。
一部分是因为过年,另一部分则是因为来年开春的恩科。
此时交通不便,大唐的水泥路正在修筑,但是也是从关中开始,很难很快惠到整个大唐。
偏远地区的考生还是要提前抵达长安,以免开春的时候赶不及恩科。
毕竟总不能到恩科之前还在赶路,总要留一些时间用来复习,以及恢復状態如此长安城內还未至年关,就已经热闹起来。
“长安当不愧是我大唐帝都,此繁华之景,州难以相比!”一个身著长袍的青年人爽朗一笑,浑然不在乎旁边的用看土鱉的目光看他们的百姓,“难怪父亲时常说一定要来一趟长安,此生若是不来长安,乃是人生极憾。”
“元之兄,你还是小点声吧,人家都看著我们呢!”张说苦笑,他心里不由得嘀咕,这一群人里面姚崇年纪最大,但是却是最不靠谱的,都没他成熟稳重!
姚崇浑然不在意,依然笑嘻嘻道。
“说之,我大唐一向不禁言论,何况,我又没说什么不好的。”
“他们看著就看著吧。”
“说不定是好奇我们呢。”
“季真,说之,广平,听闻长安东、西二市是大唐最大的集市,还能看到许多胡商从海外带来的新鲜玩意儿,咱们一起去见识,见识?”
张说满头大汗,连忙道。
“元之兄,咱们初到长安,还是找个地方落脚吧,我还有好些书没看完呢,
那东、西二市,之后可以再去看看。”
“季真,广平兄,你们说呢?”
姚崇夹著张说的脖子,对这个路上遇到的小老弟,笑嘻嘻道。
“落脚什么时候都能落脚,你急什么?”
“现在快年关了,长安的宵禁也延长了,不会那么早宵禁的,你还担心找不到落脚的地方吗?”
旁边两人面露微笑。
被称之为季真的是一个个子高挑,脸上掛著笑意,眉宇间带著些许不羈意味的年轻人。
“我觉得元之兄说得有理,来到长安不去逛逛东、西市,实在是太可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