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我们是他们调情中的一环!我是个传统的女子!(1/2)
第138章 我们是他们调情中的一环!我是个传统的女子!
公主殿下说要跟他学武艺,杨易只当她是一时兴起,没想到这位公主殿下倒是挺能折腾,还真找来了练武的劲装穿在身上,倒是英姿讽爽。
杨易看了一眼太平手中的长剑,嘴角扯了扯。
他无奈一笑。
“公主殿下须得每日练上一个一个时辰,才能有所进步。”
太平眼晴一亮。
也就是说她每日都有至少一个时辰跟这廝单独相处嘍?
她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没问题。”
杨易有些狐疑的警了一眼一脸兴奋的公主殿下,有些怀疑公主殿下是不是把他说的一个时辰听成一烂香了。
接下来数日,这位公主殿下倒的確是让杨易颇为刮目相看,居然认真的跟著他练习武艺。
杨易心里宽慰之余,倒是颇有些感动。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堂堂公主殿下要什么没有,武艺对其而言不过是累赘罢了,顶天了算是锻链身体。
但是这位公主殿下却是为了跟他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却是坚持下来,倒也真是不可谓不用心了。
而这几日长安倒是风平浪静,对於刚刚在他们手中吃了大亏的太子殿下而言,倒是颇为难熬。
因为父皇又將他叫过去斥责了一顿。
李显严重怀疑东宫里有父皇的眼线,否则怎么能知道的如此之快,如此精准东宫。
崔融走进来的时候,太子太傅李贞正在苦口婆心的劝慰太子李显。
“太子殿下不应与公主殿下发生矛盾。”
“殿下是未来大唐的继承者,而镇国太平公主殿下也是为大唐立下赫赫功绩者。”
“太子殿下又贵为兄长,理当有胸襟包容公主殿下。”
“陛下並不喜欢看到自己的子女针锋相对。”
李显眉头微微紧,有些不满,但是李贞除了是他的太子太傅之外,更是他的亲叔叔。
他也不好反驳李贞,当下也只有微微点头。
见到崔融进来,李显反而是有些解脱的意味,当即道。
“崔学士,有何要事?”
崔融恭敬的向著太子李显、李贞行了一礼。
“殿下,陛下於含元殿召集群臣,请您现在过去。”
李显一愣,又有些苦恼起来。
他现在有些怕见父皇,父皇总是会训斥他,
他毕竟不是孩子了,而是堂堂的帝国储君,总是挨骂,那也没面子了。
不过父皇的召见,他当然不能不去。
“孤知道了。”
一灶香后。
含元殿。
李显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见到了诸多文武大臣。
不少人见到李显纷纷行礼。
来济沉吟道:“太子殿下可知道陛下为何忽然急召吾等?”
周围眾人纷纷將目光落在李显身上。
李显苦笑,旋即摇了摇头。
“孤也是与诸位一样,刚刚接到父皇的召见,这才赶过来。”
“父皇此次忽然召见,恐怕是临时起意。”
周围眾人微微頜首。
旁边的一个身著紫色武官袍服,头髮灰白,满脸沟壑的老人沉默不语。
在他身边,薛仁贵微微眉,他小声道。
“守约,是边境出了事?”
裴行俭苦笑:“薛公料事如神,的確如此,此事隱蔽,只有吾与陛下知晓.....”
“我也没想到陛下会如此郑重,莫非是准备用兵?”
薛仁贵眼皮一跳。
他虽然年纪比裴行俭大,在大唐的將领中也是资歷极深,但是毕竟大非川之战战败,让他沉寂多年,显然比不得裴行俭更受李治的看重。
不过从裴行俭口中得到的消息仍然是让他心里猛的一震。
两人虽然没有谈及某个国家,但是显然现在能够给大唐造成威胁的只有一个吐蕃。
但是大唐连年天灾,甚至爆发了天这样的疫病。
即便是在杨易巧妙的计策下將这些天灾完美的度过,不过想要跟吐蕃开战,
恐怕还是有些欠缺。
天灾要钱,打仗也要钱!
大唐现在还能支撑得起一场大规模的战爭吗?
薛仁贵正思虑间,旋即便听到一阵嘈杂之声,他抬头一看,正是皇帝李治来了。
李治身著明黄色龙袍,面色红润,身边跟著武皇后,大步走到龙椅边坐下,
儼然精神状况极佳。
不过这位皇帝陛下身上的龙袍颇厚,显然是里面加了厚厚的里衣。
不少大臣面面相。
这位皇帝陛下听闻在服食金丹,莫非的確是从中悟了些什么?
这大热天的,难道不怕中暑?
李治扫了一眼神色各异的眾人,淡淡道。
“朕今日急召诸位前来,诸位心里定然存疑。”
“不过事发突然,知道此事的除了朕之外也不超过三人。”
“黑齿常之来报,吐蕃大將论钦陵率二十万大军侵饶河源,欲为其弟赞婆报仇。”
“现在局势颇为紧张...
殿內一静,旋即犹如烧开的沸水渐渐沸腾起来。
眾人面面相。
吐蕃的军队又来犯边了?
只是这次却是不一样,足足二十万的军队,可见论钦陵的决心,绝不仅仅是骚扰这么简单。
十有八九,大唐和吐蕃还要爆发一次更大的战爭,一如当年的大非川之战。
殿內沉默了一会。
王孝杰拱了拱手,严肃道。
“陛下,如今吐蕃亡我大唐之心不死,屡次进犯,此番更是得寸进尺,竟率二十万大军挑我大唐,如此看来,我大唐须得驰援兵力,好好教训吐蕃,否则如何扬我大唐威严?”
其余等人也是纷纷进见諫。
不过站出来的都是些武官。
来济、郝处俊、薛元超等人则是没哎声。
好一会儿。
中书侍郎李义琰才拱了拱手。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当缓,应派人去与吐蕃沟通。”
“两国军国大事绝非儿戏,不是隨便说说而已。”
“打仗打的是钱,而我大唐近两年来,天灾不断,虽然托陛下洪福,都平稳度过,但是財政状况不容乐观,举国上下繫於一身,若是不开源节流,反而是去打仗,那会让我大唐的財政更加不堪重负。”
李治眉头微微起,偏著头看了一眼薛元超。
“户部的状况如何?”
薛元超恭敬拱手。
“回稟陛下...
,
“冬税还有一些,不过还要留著预备今年下半年,以防有急事所需。”
“而我大唐开闢的民间邮政赚取了一些利润,不过这些钱也动不得,因为要用到后续的修路上。”
“如今想要大军开拨,与吐蕃开战,恐怕有些不堪重负。”
李治明显对薛元超的回答不太满意。
他眉头起,语气凛冽。
“吐蕃这个老邻居,凯了大唐多年,先帝在的时候就胆大妄为....
“先帝不屑与其计较,反赐文臣公主和亲,那等宵小蛰伏多年,不思我大唐情谊,却又屡次攻打我大唐。”
“到如今,论钦陵更是领了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
“若是我大唐怯战,让周围诸国如何看待?让河源百姓如何看待?”
“朕以为,此战不仅要打,更是要重创论钦陵!”
李治的语气中透著坚决。
他之所以如此雄心壮志,正是因为吃了那些金丹之后,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恢復了年轻时候的精力,最近不仅不惧风寒,炎热,甚至连吃饭都少些了,有时候甚至不觉得饿,整个人亢奋不已,十分想要找些事情做做。
正好吐蕃要来侵犯,他正要拿吐蕃开刀,以宣泄躁动不安的精力。
大唐跟吐番的几次战爭中,论钦陵並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战败过。
唯一一次的挑唆突,被薛仁贵用杨易改进的给打了个猝不及防,仓促逃窜,但是实际上並未损失太多兵力。
这次,敌人更是率领了近二十万的大军,如果能够正面击败这位吐蕃军神级的人物,將会极大提升大唐的威力,以及他这位陛下的威信。
皇帝陛下的话落下之后,眾人面面相。
他们方方没想到皇帝居然如此决绝。
裴行俭、薛仁贵对视一眼,均是看出了对方眼中的焦虑。
他们当然也是支持出兵的,但是正如李义谈所言,这財政是个大问题。
若真是开战,不仅要击溃论钦陵,甚至要以最快的速度击溃!
但是论钦陵可不是那些草头將军,这是一位真正的名將,几次挫败大唐绝非偶然。
即便是他们这两个大唐老资格的老將军,也没有把握一定击溃论钦陵。
李治见到眾人没有反应,不由得微微皱眉,心里有些不耐起来。
当初他屡受风疾,这才將权力移交给武皇后替他秉持朝政,甚至还生出了自已死后武皇后垂帘听政,执掌大权,威胁李唐皇室的担心,更是担忧那位才能盖世的杨家令,为武皇后所用,那到时候,凭藉太子等人绝不可能斗得过武皇后加杨易的组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