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太平异样的情绪,公主殿下底气居然源自一个八品下的家令!(2/2)
“妈的,那咱们大老远跑过来是干甚来了?”
“现在走岂不是白跑一趟?”
?
眾人沉默下来。
他们是关中的一些粮商,听说了洛阳能够赚大钱后,便立刻调度粮食租船过来。
但是来到杭州才发现这跟自己想像中的压根不一样。
杭州不缺粮,只缺低价的粮食。
本地的粮商早已经形成了一股垄断的势力,將粮价拱卫的固若金汤。
同样的高价,没有人会选择买他们这些外地的粮商粮食,因为他们连一家铺子都没有。
而如果低价卖的话,却是不成的,因为官府和本地粮商联手抬高了价格,低於市场价格,是不让卖的。
局势,似乎陷入了死局。
就在眾人陷入纠结的时候,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一人冲了进来,抓起桌上的茶杯猛灌,喝了一大口水之后,他气喘吁吁道。
“官府开仓放粮了,粮食的价格开始跌了。”
“什么?”眾人闻言一愣,顿时目瞪口呆。
他们来到杭州可是没有卖出什么粮食,如果现在粮价一路跌下去,那他们岂不是更没有机会了?
眾人心里不由得有些发愁起来要知道,外地赶过来的粮商中也不是人人都家財万贯,也有许多人是看中了这一份暴利,所以才冒险跑过来。
若是一分钱没赚就灰溜溜的跑回去,那他们可是要亏损掉租船费用和停泊费,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又过了两日。
官府的持续开仓放粮,让许多的外地粮商和本地粮商都没有底气了。
他们谁也不知道官府的粮食还有多少,看目前的势头,似乎还能发放很久。
又过了一日,有小道消息流传起来,说是公主从朝廷带来了大量的粮食,足以发放持续到杭州灾情结束。
这消息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但是听起来有鼻子有眼,让许多外地粮商心里一凉。
要是官府一直发放免费的粮食賑灾下去,那他们跑过来岂不是白忙一趟?
不少外地粮商已经开始打了退堂鼓。
反正继续待下去也卖不出去,还不如离开。
杭州衙门。
太平一袭大红色凤仙裙,乌黑柔顺的长髮盘起高耸的髮髻,露出珠圆玉润的俏脸。
“我们的粮食还能发放几天?”
杨易微微一笑。
“最多十天,恐怕八九天都难。”
太平嘀咕。
“那现在是时候召那些外地粮商来见本宫了?”
杨易咧嘴一笑,雪白的牙齿闪烁著洁白的色泽,像是要开始捕食的猛虎。
“公主殿下的表演可以开始了。”
“哼,你这般法子,说起来是一回事,真正到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稍有差错,
就是满盘皆输。”太平捏了捏手指,感觉掌心里一阵虚汗,她不动声色警了一眼杨易。
她在父皇、母后面前凭藉著对这廝的信任,口若悬河。
但是到真正自己实操,却还是免不了担心忧虑。
一旦事情与他们计划的稍有差池,那就完蛋了。
她这位公主到时候可就要人人唾骂,別提超越平阳昭公主了,甚至没有资格再拒绝父皇的赐婚了。
好在,有这廝在,她心里便有充足的底气。
想到此,太平心里不免有些好笑,自己堂堂的大唐公主,二圣最宠爱的公主殿下,最后可以依仗的底气,居然是一个八品下的公主家令。
她心里滋生出某种异样的情绪。
杨易並不知晓公主殿下心中的“小九九”,只是微笑道。
“风浪越大,鱼越贵。”
“公主殿下此番布局杭州,纵然惊险,但是一旦功成,杭州此地便会永远留下公主殿下的功绩。”
“日后谁敢小看公主殿下?”
“便是二圣也要以公主殿下为傲。”
太平狠狠的点了点头,挥了挥粉拳。
为了超越那位传奇公主,为了自己有底气站在父皇、母后面前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这杭州数十万百姓,她是要担在自己肩上的。
半日后。
“什么?公主殿下召见外地粮商?”
客栈里的外地粮商全都震惊的目瞪口呆。
他们其中有不少人都已经准备离开了,没想到这位公主殿下忽然要召见他们。
这可是大唐的公主,身份何等尊崇?
不少粮商犹豫了一会,还是决定推迟离开,至少要先见见这位公主殿下。
翌日。
收到消息的的外地粮商们纷纷抵达了杭州衙门里,见到了那位太平公主。
只见这位公主殿下一袭华贵的大红色石榴长裙,优雅高贵的坐在椅子上,只是淡淡的看了他们一眼,便道。
“诸位远道而来,若是就这么离开了,只怕亏损颇大。”
“朝廷賑济百姓,愿以高价从诸位手中收购粮食,诸位的粮食就不必再钱运回去了。”
“卖给本宫,诸位便可小赚一笔。”
几乎將衙门內挤的满满一堂的眾多粮商们闻言顿时然,旋即面露狂喜。
他们有不少人都准备离开了,没想到公主殿下给了他们这么大一个惊喜。
居然愿意收购他们的粮食!
只要粮食全部出手,那他们不仅可以赚一笔钱,还能省去再运回去的运输费用。
这可是稳赚不赔啊!
当下一个颇为年迈的粮商大看胆子道。
“不知道公主殿下以何等价格收购我们的粮食?”
其余等人的目光纷纷落在太平身上。
太平笑而不语。
旁边的杨易上前一步,吸引眾人的目光,嘴角著一抹笑意。
“杭州爆发灾情前,乃是六文钱到十文钱。”
“据本官了解吴中一地,这十年间,最高不过十文钱一斗,最低的两三钱一斗。”
“本宫不会让诸位亏本,便以十文钱的高价,收购诸位的粮食,诸位以为如何?”
数百个粮商顿时沉默下来。
堂內气氛略微有些僵硬,
太平也不在意,只是低著头轻轻的抿著杭州本地的茶,精致耳垂吊著的紫金色耳坠微微晃动。
这些外地粮商们面面相靚,心里颇为不甘。
目前杭州的粮价虽然经过官府开仓放粮,已经从两三百文暴跌到两百文以下,但是跟十文钱一斗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这杨易开出十文钱一斗的“高价”,著实让他们颇为难顶。
眾人沉默良久。
杨易微微一笑,又道。
“公主殿下怜诸位外地运粮前来賑灾不易,所以才打算收购诸位的粮食不愿诸位白跑。”
“不过殿下打算收购的粮食数量也非常有限,诸位若是迟了,到时候公主殿下不收了,那也怪不得公主殿下了。”
这话犹如一柄长剑悬在脑门上,顿时让不少人心里紧张起来。
他们刚刚还在计较十文钱一斗卖给朝廷,赚的太少,有些不甘心。
但是现在闻言,便也觉得顾不上这些了。
若是真如杨易所言,太平公主只收购一部分粮食,那他们要是因为犹豫,导致这满船的粮食卖不出去,又只能灰溜溜的运回去,还得再搭上一笔运输费。
这怎么算都是不划算的!
当下,便有一人站出来,咬牙道。
“杨家令,草民愿意將船上的粮食全都卖给朝廷.....
1
杨易点了点头,似笑非笑的扫了一眼堂內的眾人,又说了一句让眾人膛目结舌的话。
“每日朝廷只限收二十人,余者翌日再说。”
“今日名额只剩下十九人。”
这话一出,眾人顿时坐不住了。
当下又有一批人站出来,看要卖粮食。
杨易挥了挥手,让旁边已经看呆了的杭州衙门背吏带过去依次登记,满了今日限额的,便排到明日。
剩下来的一些不甘心的粮商也不免动摇起来。
他们现在才反应过来,是他们需要官府收购他们的粮食,而官府却不一定要他们所有人的粮食。
又过了三日。
走了一些外地粮商,这些人家大业大,不在乎损失这点运输费,只是不愿意受气,乾脆咬牙带著粮食离开了。
剩下的粮商则是將粮食全部都卖给官府,以十文钱一斗的价格,扣除运输,停泊的费用,他们依然是小赚的。
至於受制於官府的那点面子,他们不在乎。
面子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