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挤提风潮(2/2)
李宝珊向其他银行求援,他们或以种种理由婉拒,或以交董事局研究拖延。
“你们见死不救!见死不救!”李宝珊愤怒而绝望地吼叫,然后抱头涕泪。
商场如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同业可能会是朋友,更可能是敌人。
匯丰银行大班沈弼,曾直言不讳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我们是不会资助有损我们利益的竞爭对手的。”
在沈弼之前之后,持这种观点的银行家,何止匯丰一家?
李创兴受灾,其他银行隔岸观火,甚至幸灾乐祸,说李氏自作自受。
他们確有几分冷酷,但又不是空穴来风。
香江正府没有完备的银行法,更不会制定官方利率,香江民间的银行公会倒是制定了同业利率,要求各会员行共同遵守,避免恶性竞爭。
李创兴原本就是把银號的一套照搬进银行,对同业公会的条例置若罔闻,创立“高息小额存款”。
以匯丰、渣打为首的银行对李创兴十分不满,又无可奈何。现在李创兴遭到挤提,各银行难免不会袖手旁观。
挤提风潮沸扬了3日之后,警方处长针对李宝珊已潜逃的谣传,发表一项声明:“市面出现一项谣言,指有某知名银行家被警方侦查,且已被通知离境云云,查实此项谣言,
乃毫无根据。”
这项声明对减缓挤提起了一定的作用。只要李宝珊仍在香江,证明他尚能应付局面。
不过仍有许多小存户不放心,不將存款提进腰包,誓不罢休。
匯丰、渣打是银行公会常务会员行,还是兼容准中央银行权利与义务的大商业银行。
香江府为平息风波,责令两行务必做出行动上的支持。
两行发表联合声明支持李创兴银行,声称可透支3000万应付挤提。
挤提风潮慢慢平息,摇摇欲坠的李创兴免於“执笠(破產)”。
在吴广毅看来,但凡商业银行都会挪用储户的存款,以钱生钱。
贷款给他人,然后连本带息收回,这就是商业银行的最基本盈利之道。
但是李宝珊不同,他的挪用是先把银行的钱转到自己名下,然后用於自己的投机事业!
別的银行是间接投资,他是直接投资一一自己贷给自己,炒卖房地產。
从道理来说,反正都是贷款给人做生意,贷给別人有风险,收不回怎么办?贷给自已,起码还能风险控制。
但这种行为,在银行业是不允许的。
香江虽然没有立这样的法,但是欧美各国都有,而且所有银行都恪守类似的准则。
但这不是最致命的,最主要他擅自提高利率,吸引小额存款的时候太贪,惹眾怒了。
他的那些场面上的朋友,全是那些当面你好我好,真出事了当做没看见,心里还想著“活该”的人!
起码吴广毅看来,银行贷款额度在40%左右就差不多了,可以应付些未知的事件。但李宝珊胆大妄为到贷款80%,顾此失彼,在所难免。
1961年银行挤提风潮,暴露了香江府缺乏法制保障的积极不干预政策的弱点。
因没有法例制约,李创兴银行的经营即是合法。
若以国际间银行惯例衡量,该行的经营又极不规范:
首先,大量从事非银行业务:其次,所制定的利息远远超出同业公会的利率协议;再次,没有留以相应的流动资金应付日常营业。
不知李宝珊本人是否意识到这样做潜伏著巨大的危机。但他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不这样做,家庭財產就不可能在短期內惊人膨胀。
6月17日周六是端午节,钟声慈善社举办端午龙舟表演,就在坚尼地城过去一点“钟声泳棚”举行,张活海热情邀请文竹和广毅参加。
好吧,推辞不过就全家出动。没想到华人的民俗活动,还有鬼佬也来组队划龙舟,居然还划得不错。
没几天,圆玄学院的赵道长邀请他参加香江道教联合会成立仪式,他的沪道基金会也是36个会员单位之一。
这没的说,肯定得去!不过这联合会也只是有了个大框架,里面什么结构都没有,临时会址设在圆玄学院。
广毅也没兴趣做什么联合会负责工作,就做个会员了事,不过以后牌子上要有个图案了,属於宗教会员单位。
匯丰、渣打银行奉命拯救任何银行和公司,都是公事公办,讲究原则。
比如拯救李创兴银行,两家银行联合提供3000万资金,並发表支持的声明。
但是6月中下旬,挤提风波一过,匯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就立刻委託罗兵咸会计师行稽核廖创兴银行帐簿,要求李宝珊拍卖物业来抵债。
道理很简单,我借给你的钱,你必须儘快还清。割肉是你自己的事情,至少我已经拯救了你,而你还活著。
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之下,李宝珊只得在报刊上发表拍卖地块的公示,约定时间开始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