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施乐股份上市(2/2)
“我想你是疯了,双向六车道!起码6亿-7亿的港元!就香江这么点车,收过路费的话,几十年你都收不回本!”
卡勒姆摇著头,嘟嘧著,灌了一口红酒。
“卡勒姆先生,我计算过,建造费用最多6亿港元,按香江汽车增长量来算,30年收费差不多可以保本了。”
卡勒姆思考了一下,“我觉得你还是算多了,30年都不一定保本。”
“卡勒姆先生,只要造隧道,我就找你们贷款!用费用还贷,直到还清!怎么样,够朋友吧!我的基金那么多,都在你们银行操作,可以做担保!”
卡勒姆的脑子里飞快地转动,商业上面的事情他没问题,和香江府上层之间的沟通,
他就没有地头蛇匯丰那么便利,要不要把他们拖进来一起合作呢?
“我记得你在香江还没有开展商业地產?”
“是啊,原本就建几幢工业大厦给自己厂子用。但老话说『钱不露白』,我就是造工厦的时候直接打钱200万刀,被登记总署惦记上,又多建了几幢工厦租给人家用。”
说到这里,影帝演技上线,总要表露出委屈的样子。
“哈哈哈哈!”难得看见吴广毅吃,卡勒姆今晚第一次笑开怀。
“米股行情还能做几年,我也没想著在香江做商业地產。至於建隧道只是做善事,还没想著从里面赚钱呢。
“毅哥,刚才有个电话,讲英文,叔叔让我听。说是米国公司的戴维斯找你,待会儿还会再打一次。”
吴广毅一回家,坐在客厅沙发上的大林就跟他说了米国来电的事情。
广毅也不等戴维斯再次打来,就直接拨了过去。
毕竟下属晚上打电话给老板,总是要紧的事情。普通事情都是下属下班,老板上班时才匯报的。
“叮铃铃~”
“喂,是老板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哈罗依德施乐公司要上市了!”
电话里传来自由火炬经理戴维斯激动的声音,那感觉仿佛就要破音了。
吴广毅心里波澜不惊,这本就是个早知道的消息。但也不能冷却下属的一番热情,只能安排影帝上线,语气激动地说:
“哦,是吗,真的太好了,从第一次入手到现在1年多时间,终於等到好消息了。”
“是啊,老板。他们改名字了,把哈罗伊德这个词去掉,直接就叫施乐公司。把原有的股份,每股拆分成5股。定在7月11日上市!”
“立春基金早先吃了13万股的施乐股份,终於可以光明正大地上市交易了。”
“是的,老板,现在是1个月的股票上市路演期,不能买卖。他们公司上市以后,我们该怎么操作,你指示一下。”
“戴维斯,我比较看好施乐的基本面,至少半年內不会拋。”
“帐户里面不是把贷款还清了么,上市几天以后,待施乐股价基本平稳之后就贷款大笔买进吧。”
“好的,老板,如你所愿。”
吴广毅知道,今年夏天,在很大程度上与现在美苏两国太空军备竞赛有关的电子繁荣期將要破灭,明年秋天就要开始出现新的概念股泡沫。
概念股是指在特定时期具有某种特別內涵的股票。
而这种內涵通常与该时期的特点相適应,成为投资者选股和炒作的题材,使得具有该內涵的股票成为股市热点。
就本质而言,概念股是对股票所在行业可能的经营业绩增长的提前炒作,
而施乐公司就是最好的概念股票。
它的概念是利用静电复印技术大规模生產一种新型的复印机,这种复印机將会在复印机歷史上,甚至是办公自动化歷史中產生革命性的作用。
凭著静电复印机这个真实、可信、革命性发明的故事,施乐公司的股票吸引了相当多的业绩优良的基金经理。
风起秋毫之末,在还没有人注意的时候,吴广毅已经深深埋在里面了。为了不引起证监会的注意,他最多一支基金只吃4.5%。
其实,米股里面施乐还真不是涨幅最大的,只能说是合適的,因为体量比较大,適合重仓。
60年代末之前,航空公司的股份才是涨幅最大。
以前吴广毅学习“杯柄理论”时就知道,西北航空公司的股票从62年10月的6.5元一直涨到66年6月的123元,没回过头。
这3年多的时间涨了18倍,其间有多次的“杯柄”图形出现,是最好的教学图形,所以他把股份名学和股价记得很清楚。
唯一的遗憾就是体量太小,只有施乐的三分之一。毕竟股价是从个位数开始涨的,不適合几千万大资金重仓操作。
否则,原本想搭顺风车的变成庄家,真当米国证监局吃素的?在人家金融市场一直抽水,不怕找你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