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市井生活(1/2)
第122章 市井生活
灵桥路西边没有阿康饭店,只有一家施康记饭店。饭店四开间门面,三层楼砖木结构房子,在现在的濠河头算是很有气派的饭店了。
吴广毅站在门口看了看,生意兴隆。饭店一楼坐西朝东,大门用的是排门板。排门板就是可以每天早上卸下开门,晚上又能按编號装上去的杉木门板。
他进入饭店,迎面设有前台柜,装有大玻璃,下方开有长半圆形的买卖窗口,里面是盆装荤素凉菜,便於顾客选购。
自选菜看桌子上摆著一个纱丝编织的方形大食罩,內有几个白色的大盘盆盛的是烤鹅、白鸡、薰鱼、白切猪肉。品种不少,总量不多,卖完就没。
鹅肝、鸡盹、猪肝、猪肠等下水菜则混放在一个盘里,每个盘里都盛放得满满的。
柜檯边设有圆圆的木砧板,一把磨得宽阔又锋利的菜刀上满是油腻。顾客相中哪一块肉,厨师可一刀下去,保你称心如意。
鹅肉可在饭店吃,也可用油光纸包好带回家吃。现在的寧波像极了农村小镇,应该都是农民家里自己养的吧。
店堂里都放看十来张“八仙桌”,每张桌子四边各放一根长凳。吴广毅不习惯和很多人挤一张桌子,游走在店堂,想找个偏僻不喧闹的座位。
坐著吃饭的顾客,来自各行各业,有光著膀子的,也有披著衣服大声吆喝的,猜拳声浪此起彼伏,猜拳输者瞪大眼珠爭论不休,整个店堂就是在这样喧闹氛围中,人气十足。
顾客们吃得开心,聊得愉快;虽说是琐事杂谈,却增加了彼此的友情。
店堂一角,有一张屏风围绕著一小块地方,这地方好啊,类似於小包厢。
广毅赶紧挤过去,却听得里面传出鶯鶯燕燕的声响。原来是一群时髦小姐相约到此吃饭,饭店放一张圆桌和屏风,算是“女士优先”特殊招待了。
算了算了,不找地方了,隨便吃一点吧。这样想著,他找个桌位放下提包占著位置,挤到收银台前看看菜牌。
“同志,荷叶粉蒸肉、锅烧河鰻各来一份,四两米饭。”
“粮票呢?钞票不能抵的!哦,侨匯券可以。拿来吧。”
菜牌上面有两元以上价格昂贵的菜,也有一角钱一碗的油渣豆腐、烂糊肉丝。在广毅家,每年春节,李如总会煮一碗烂糊肉丝做馅包春卷吃。
“老三,来一盘“利市肉』!”
利市肉』是什么肉?广东话把红包叫利是,这里不知道是什么?广毅好奇地伸头张望,只见厨师拿了块猪头肉一顿猛切,原来就是猪头肉啊。
菜上桌了,寧波人喜欢稍微咸一点的口味,广毅饭多吃点,菜就吃得少点,
反正身上有盒子,可以打包带走。
“伙计,来盘生米。”
“好嘞。”
饭店靠门口的桌子上摆著两盆油炸食品油氽生米、油氽豆瓣。伙计拿一个盆子,用手抓一大把放进去。
啊呀呀,啊呀呀,吴广毅见不得这个。赶紧掩目侧过头去,嘴里念叨一下:“眼不见为净,眼不见为净。”
碗里的饭吃完,在碗底居然还有一个点刻上去的“康”字。吴广毅家里每个碗底都有个草书“善”字,那是他爸做的记號。
现在世道困难,遇上必须请客的事情,只能在家里做。找三五个相好的邻居借屋子摆桌子,借碗碟盛菜,刻好標记就不会认错谁家的碗碟了。
“伙计,现在市面上食用油那么难买,你们这是用什么油炸生和豆瓣啊?”
广毅出门前觉得好奇,问了一句。
“我们这里都是籽油炸东西啊。这油便宜,油坊里面都有。”
“啊!我靠!这该死的世道!现在卖籽油是国家允许的,可是粗炼籽油里面含酚,长期吃会损害生殖系统。算了,吃一顿无所谓,又不是天天吃。”
吴广毅虽然知道籽油不能吃,但是他两辈子都没吃过。要不是这次被人提醒,还真是想不起来,赶紧小本子写上,回香江让谭双佳做实验。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寧波回来后就去了肖家,反正给每个老婆家里人都吃饱吃好,是现阶段广毅的责任。
静安寺路俱乐部也给他们送去了两车货,刘经理感嘆现在来俱乐部的人已经少太多了,说不定哪天就会关闭。物质是永远缺少的,但奢侈品销量差了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