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民主3號(2/2)
五九年上半年,香江沪道基金会捐赠的粮油食品,已经放进大境阁后院,这次连同上次的清单被广毅交到师父手里。老王老程都避嫌不管这事,让李谦副会长负责。
正规的公文信件,抬头、公私章都有的清单。虽说是广毅后补的,但手续还是很重要,免得到时候说不清楚。
现在吴广毅豪横了,两个师父都是领导,开一张去寧波的介绍信,一张口就拿到了。爽,生活就该这样。
十六铺客运码头售票处,吴广毅排队买票,这年头交通不便,是买到哪天的票就哪天走。
现在出一趟远门不容易,买票来一次码头,坐船来一次码头。不过还好,离家不远,广毅从小在黄浦江边上长大的。
寧波和沪海都是海边城市,最方便的交通方式就是坐船。“民主3號”行程12
个小时,傍晚上船,第二天早上就到了。
现在沪海、寧波两地交通运输只有一艘船,隔日往返,全靠“民主3號”撑市面。
“民主3號”客轮是抗日战爭时期,四川民生公司等私有企业共同投资,由倪轰建造的眾多商用民用船只中的一艘船。
早年称为“信泰號”,1945年改为“江泰號”,行驶於长江,与1948年沉没“江亚轮”是兄弟船。
1948年12月,长江口外海发生的江亚轮爆炸沉船惨案,共有2353人遇难。比当年震惊世界的铁达尼號海难还多死亡836人,死难人数居世界四大海难之首。
解放后三年没有船通航,直到52年“江泰號”开通沪海至寧波的航线,1954
年左右最终定名为“民主3號”。
“民主3號”长305英尺,高55英尺,船体分五层,载客量可达一千三百多人,是当时国內比较豪华、高级的客轮。
售票窗口旁边牌子上写著,现在去寧波的票价加上保险费:二等舱7元2角1
分,三等舱5元4角,四等舱4元6角9分,五等舱3元6角1分,五等散席3元。
“买一张去寧波二等舱票。”吴广毅说著,递上买票的介绍信和10元大票。
咱不差钱!
“县团级以上干部的证明拿过来!”售票处窗口传出一句让他感到冰冷的话“啊,没有。要不买三等舱吧。”回话要快,排队买票的人多,慢了会被骂,这是经验。
“刷”三等票、介绍信和找零被送出窗口。
下午4点,吴广毅隨著密集的人流涌进了“民主3號”船舱,一进去最先看到的是五等舱,里面密密麻麻全是上下床,但凡打隔放屁说梦话,几十个人同享共受。
顺著楼梯爬进上一层,这是四等舱。在门口张望了一下,每个房间是十六个床位,號称鸽子笼。这人也太多了,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普通人能上的楼层最高就是三等舱了,每个房间里有十二张床位分上下铺。
吴广毅一看票,是上铺,爬唄。
卖票的同志会轧苗头,一般把下面床位给年纪大的,上铺给年纪轻的,省得到时候乘客自己换床位要欠人情。
“三等舱以外的乘客不要在这里逗留啊,开船前要环境检查的。”
乘务员在门外叫著,三等舱的外边的走廊是不允许统舱乘客上来的。也对,人一多就杂乱,东西丟了算谁的,票上写著该在哪里就在哪里。
五等散席就是没有床位,上船后可以凭票加三角钱押金领到一张蓆子。
正常安排是大轮水下最底层,大空间,不甚明亮,通风不畅。几十人、几百人各自隨意在铁板地下铺一个蓆子。
如果你觉得呼吸不畅,当然你也可以自己找到棲身之处。只要下船前还蓆子退押金就好。
如果在甲板上睡,半夜里会被海风颳得瑟瑟发抖;如果在船舱里打地铺,不仅闷热还有甲板下机舱里隆隆作响的发动机声。
坐散席是蛮辛苦的一夜,但是省下来的几角钱可是一天的开销啊。
船上吃晚饭,是不需要叫喊的,到时间船上热闹一片,在船上第三层的餐厅开饭了,人山人海排队吃饭的人排到餐厅外面,有盖浇饭也有炒菜。
盖浇饭就是一碗米饭,上面蹈一勺大锅炒菜,汤汤水水比较下饭,简单,但能吃饱。
盖浇饭分一角和一角五分,有肉片盖浇饭、炒鸡丁盖浇饭、炒时蔬盖浇饭,
也有条件好些的就会点几个炒菜喝点啤酒。
吴广毅吃了一份炒肉片米饭,薄薄勾芡过的,味道不错。现在这世道,有的吃很好了,没办法挑剔。
在国內交通工具上,无论是坐船还是坐火车,有钱就能买到吃的,还不要粮票。
毕竟交通工具每天要穿越几个省,各地区的粮票收进来没办法统计。索性都不要粮票。后来,有人饿得受不了,坐短途火车买盖浇饭吃,一来一回能吃两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