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元岭置业(2/2)
他在门外而望里,一盏长明灯掛在中央,掩映著数十方的昏沉,有点神秘,却很神圣。
广毅回过头来问道:“凌生,这元岭山很高吗?现在居然分成了上下两部分?”
“哈哈哈”凌伯基闻言大笑,也就广毅这般外来人才会问出这种幼稚问题。
“元岭,是烟墩山至飞鹅岭中的一个小丘。它是在狮子山和飞鹅山交接处,
偏东的一个小山,高有两百多米,由山下徒步登山约十分钟即可至顶。”
旁边的徐希直插了一句话。
“我上去过,没什么看头。山顶就只有一略呈圆形的大盘石,风雨所侵,乌黑成体。石顶竖一水泥小柱,是官方设立的標高柱。就这些了,再无好看的风景。”
村里確实有不少土地可以出售,村民有的搬走了、有的故去了,由於农机不发达,劳动力有限,人均土地需求不高。慢慢地村里,乡里积赞了一大批无主的农地。
1907年,因国官方完成了对香江全境的土地测量,宣布除新界部分农业用地归当地农民,所有並称之为“农地”外,其余土地称之为“官地”。
因为官方规划原因,香江新界农地不可兴建楼宇。同时因为交通不便,导致元岭农地价格极为低廉,比如现在农地价格约为0.95元港纸/吹。
吴广毅的要求不高,一是儘量靠近公路,交通方便;二是单独面积儘量要大块平整,这样適合机械耕作。广毅就这样拿著地图边走边看。
1937年。官方刊宪將原属新界的鲤鱼门、茶果岭、观塘、牛头角、牛池湾、
九龙城、九龙塘、深水埗、荔枝角这些地区,面积逾四十平方公里,划作市区发展,统称“新九龙”,以区別原有的“旧九龙”。
元岭这一块也属於新九龙的区域,而且离赤松黄大仙庙不远。广毅后世电视剧里也是常有且闻黄大仙庙,將来也是块好地方。反正价格便宜,先占住脚再说。
凌理事长答应了儘量帮助,协调著村民换土地,广毅直接在地图上看大块的土地就选择。结果对照记录算了一下,上下元岭一共划拉了13英亩的农田。
凌伯基一个劲地鼓动著广毅多买点,广毅还觉得纳闷,为啥地图上看著不小了,算下来面积却不多呢,难不成地图比例尺有问题?脑子里闪念,猛地拍了一下大腿。
“啊呀,我习惯了大陆的计算单位。五叔,这一英亩就是6亩地,现在有78亩地了,不少啦,要不我们慢慢来,也得让我们先站稳脚跟再发展嘛。”
1英亩=4840平方码=43560平吹*0.95元/吹=41382元港纸。这13英亩就是53.80
万港纸,对农村来说是很大一笔钱了。
“没事啊,没事,老话都说『饭要一口一口吃”,没关係,我们合作愉快的话,以后再继续买。”
凌伯基有这么一大笔收入也是很高兴,凌氏亲族年底分猪肉的时候,这就是他立下的大功劳。
广毅转动了下头,看到站在旁边的文竹和不远处的红凌。
“文竹,红凌,今天买地费用折合美刀约10万。基金会帐户有42万美刀,接下来还要建员工宿舍,农机,工人工资这些杂七杂八的都要钱。”
“嗯,我记下了。”红凌拿著笔记本埋头写著。
“巫炎在基金会有负责具体工作吗?我想让他负责这个种植农场,反正他以前也是下过乡的。总不能叫你们几个女的来干这活。”
“好的。”阮文竹闻言转过头,看著不远处的巫炎。“巫炎,你来一下。”
巫炎三步並作两步过来,在几人面前站定。
“巫炎,我想让你负责这个项目。”
听到有独立的工作需要他来执行,巫炎立马站直身子。
“老板,保证完成任务。”
“就担任医学实验室种植基地主任吧,筹备期间八折工资240,正式运行就是300。后续还有奖金。”
巫炎只觉得热血沸腾,这工资可是比现在翻了一番,不由自主的脸上就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谢谢老板。”
吴广毅看了看文竹:“文竹,採购三辆轿车,你,黄兴霖,巫炎各一部。费用基金会报销,车辆外形和空间最好大气一点,在顛簸的山路上也能行驶的那种。”
巫炎在旁边听得热血沸腾,级別上去啦,这就要配车啦?!两个拳头捏得紧紧的,脸涨得通红。
“办公室再买几部小摩托共用,分配给红凌和谭双佳一部,整天坐公共小巴,掌握不了时间。”
“好的,我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