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香奈儿5號(2/2)
吴广毅和文竹开著摩托,一个先走,一个押车,指点著送进湾仔码头的仓库里。
卸货前,除了正常的人工以外,吴广毅还特地多给了仓库卸货工人每人2块钱的小费,希望他们轻拿轻放,分类摆放。
送货的刚走,仓库就被清空,阮文竹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在门口等著广毅把充满电的电池收好,就一块返回。
吴广毅看看时近中午,想著走路逛逛街,文竹也遂了他的意,广毅就收起摩托,两人走出了仓库区。
湾仔垃圾码头区域的人流量还是很高的,苦力工人特別多。在旁边的几条小马路上,卖吃食的小摊车也特別多,各地的口味都有,想吃什么都能找到。
阮文竹拉著广毅来到告士打道和柯布连道的街口,那里有个2平方米左右的小摊车,在街道两旁摆上几张桌椅招呼顾客。
小摊车所用的面和云吞都是即时纯手工製作,连包云吞所用的馅料都能让顾客看得一清二楚,即包即煮。
摊车左边是块搁板,上面瓶瓶罐罐里是各种馅料和调料,老板就在这边包云吞。
右边架起一只大锅,听说老板一大早就用猪骨和大地鱼、虾头、虾壳来熬汤,使路人老远就闻到那股云吞麵独有的阵阵飘香。
阮文竹似乎很熟悉这里,隨便找了位置一坐:“老细,两碗大蓉。”
“好嘞,坐一下,马上就好啊。”
吃碗云吞麵很便宜,斋(光)面两毫一碗,云吞麵大碗(大蓉)五毫,小碗(细蓉)三毫。
小摊车旁的每张桌都放有酸黄瓜和白萝卜粒、酱油和陈醋但就没有辣椒酱。
香江人大多都不喜欢吃辛辣的东西,可能是由於地区气候的缘故。如果有外省人需要,老板可以从车里取出来。
阮文竹絮叨地说著,这里是她精神上的避风港。以前住深水埗,心情鬱闷难受的时候就会过海来这里,奢侈的来碗大蓉,把肚子撑饱就什么困难都能扛下去。
吴广毅觉得身边的美女突然间好卑微,右手在桌下伸过去捏住绵软的小手,似乎这样就能给她温暖和支撑。
午饭后,顺著柯布连道走向皇后大道东,没走多少路就看见一大片绿地。
“那是修顿球场,很多没有工作的人都在那里等人来僱佣。”
阮文竹轻轻地对著广毅介绍,想来以前她也有过这样的经歷吧。
现在还没有电子霓虹招牌,两边的商店门口高高掛著的全是手工书写的油漆招牌。
来到路口等巴士车的时候,吴广毅忽然注意到对面住宅楼上的窗户似乎有些不同。
抬头望去,差不多四五层高的住宅楼,几乎每一层都有一间窗户被绿色油漆涂抹。
“文竹,那几家是不是在装修啊,怎么窗户都涂成了绿色的,香江有这个规矩吗?”吴广毅诧异道。
闻言,阮文竹抬头看了一眼对面的住宅楼,她也不懂啊:“拜託,我以前是住海对面深水埗的,这里是湾仔,香江岛的习惯我也不知道。”
同样等小巴的,一个油头粉面的年轻男子转过身来:“靚仔,绿油漆是凤巢啊,里面住的都是凤姐。”
他打量了一下吴广毅,继续说道:“不信你上去试试,说不定凤姐教你点知识,还会给你个红包呢。”
吴广毅朝门口一看,果然不少的唐楼门口招牌上都写著楼凤。
有的唐楼写著好几块一楼一凤,招牌上的房间號还不一样,难不成是一层楼一个凤,而不是一幢楼一个凤?
阮文竹一把拉住广毅的手臂,大声说道:“滚蛋,咸虫,不要带坏我弟弟。”
香江“一楼一凤”的“凤楼”,在50年代又称“绿窗妓寨”,是因为当时用这种方式卖淫的妓女为了昭示嫖客,多將临街的窗户漆成绿色。
这种凤楼当时多集中在湾仔的谢斐道一带,风月老手自然会沿径寻去,那里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城中凤楼,遍地开。”
看到吴广毅还在看著招牌,文竹立马说:“楼凤一般很丑,年纪又很大,有些凤姐的孩子都能比你大了,不要再想什么有的没的了。”
吴广毅心想,我也就是听到才有点好奇,就这种凤姐,白送都不要,我还担心得病治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