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搬了一次家(2/2)
房管所的傢伙们认为吴荫善捡了个大漏,起鬨要请客。吴荫善只能让他们选择要东西还是要吃饭。
五五年的时候吴荫善就不再干装卸工,被调到沪钢三厂后勤部做採购了。
这在家门口这片都轰动了,一个大老粗,字都不认识几个,去做万人大厂后勤部的干部了。
谁都知道,后勤是个有油水的地方,里面全是干部编制。
哪怕吴荫善多次辩解是“以工代干”,还是工人的身份,也是值得很多人羡慕的。
移山装卸队是大集体企业,属於装卸队员集体所有,沪钢三厂是国企,属於全民所有,这社会阶层天然就高一级。
就是有一点不好,单位在黄浦江对面,上班要过江,每天要早出门半小时,晚上晚归半小时。
为啥会有馅饼掉吴荫善头上?郑辛上去了唄。
原来那个炼钢车间的后勤主任现在是沪钢三厂的后勤副主任,他自知能到这位置,全靠冬天的特供水果,特供蔬菜啊!
吴荫善这几年很滋润,没啥大事。他来之前人家工作都已经分配好,他就是来干拾遗补缺工作的。
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冬天的水果、蔬菜,领导的满意很重要。
城市里猪肉早就要肉票了,说是每人每月8两肉票。
8两肉有多少?来,请把你的左掌伸出来,就成年男性巴掌那么大,二三厘米宽的一片肉。
这8两肉,切小块,来个红烧,体型会缩水,哪怕是女孩子,一顿饭都能全乾完。
吴荫善现在有了合法的採购员身份,买东西都不去商店,直接去厂家。
去年冬天,通过对门的邻居保温瓶厂职工戴连军的介绍,直接跑沪海保温瓶厂供销科,用蔬菜换人家计划外生產的保温瓶。
搞了一百多个盖子顏色不一样的保温瓶放在了广毅空间里。
到时候按照烹飪的方式不同,把猪肉放进盖子顏色不一样的保温瓶。
刚回到家的广毅享受到了弟弟热烈的抱大腿式欢迎,和口水洗脸的待遇。
就知道这小东西想要什么,拿了两颗高粱飴放进口水兜,命令他晚饭后才可以吃。
老妈肚子大了,活动不方便,晚饭之类都是吴荫善父子两人操持。
现在做饭菜也简单,一荤两素,晚上做一顿,明天中午如和广诚蒸一下就能吃。
今晚伙食就是青椒鸡蛋和红烧茄子加蒜泥炒青菜。
饭后也没个电视、手机之类娱乐活动,不过还好现在全部都通电了,他们家也不缺这点电费钱,父子俩坐在灯下聊天。
广毅清理了下空间,里面有9扇整的,以及几十斤零散的猪肉。
半只猪的身体,去头去蹄就是1扇,毛重有90斤左右,和他爸商量怎么处理。
“阿爸,我这袖里乾坤是整出整进。就像放进去一锅粥,只能一锅粥的拿出来,没办法拿一碗粥出来。我这里的猪肉你觉得该怎么处理?”
吴荫善道:“你说说看,我听听你的意见。”
“阿爸,你现在越来越像领导了,自己不发表意见,先听人家的。”吴广毅道:
“关於肉食我是这么想的,现在市面供应不是很紧张,只是因为量少,而不是没有。
现在我们拿出来猪肉並不显眼,到了过几年市面上缺少肉食,你想拿出来做熟的时候容易被人闻到、看到。我觉得应该做熟以后放空间,想吃再拿出来直接吃。”
吴荫善沉吟片刻:“要不我们找个饭店,钱让人加班煮一下?”
“我觉得可以。留点新鲜的肉切小块存储,其他做熟,什么红烧,红卤,白切。
让厨师该怎么整就这么整,反正人家看到那么多绝不会认为是私人的东西。”
睡觉前,广毅不仅把自行车推回家里,三轮车也被推进堂屋。確认门反锁好,门框上插销也插上。
吴荫善从装卸队调走的时候,队里领导还问过,如果三轮车留在装卸队就给他点钱,譬如卖给队里。
如果要带走,车的货运牌照要还回来,因为三轮车货运户头是掛在装卸队的。
三轮车当然要带走,这可是“私家车”,卖了就买不到了。
他又不做拉客业务,最多只是家人用来拉点货。
我一个採购员用三轮车拉点东西,没货运牌照又怎么啦!